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在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放开房产限购政策。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而且,原来的政策是购房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要有5年,新片区缩短到3年。
自开封放松限购被迫“一日游”之后,一线城市上海居然又放出限购松绑的消息。
对此,有人表示:上海自贸区的限购都放松了!前海、横琴、南沙……还会远吗?
上海自贸区为何放松限购?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自贸区这次限购令松动,是为了配合7月27日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限购令降级的目的是为了给这个新区引进人才开绿灯,让更多海归、高学历人才到这个新区工作、生活。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新片区人才政策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到上海偏远区域发展,并非单独的房地产政策,虽然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主要是为了发展区域经济。临港属于偏远郊区,库存较多,该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
自贸区新片区到底在哪?
总体方案指出,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自贸区范围
临港买房人急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上海自贸区限购政策的放开,楼市自今天开始已开始呈现回暖。
新政的出台直接导致区域内二手房房东心理预期提高,目前区域内二手房房东基本都停止挂牌了。加上片区在售新房房源不多,区域或将马上迎来一波供不应求的行情。而买房人,也变得果断起来。
2
南京、青岛、珠海部分区域限购取消
今年以来,济南、南京、青岛、珠海、上海、杭州等部分区域纷纷取消限购,加上刚刚松绑的上海自贸区,至全国至少已有七大城市部分区域限购松绑。这对于楼市而言释放着什么信号?
01
南京部分区域限购放松外地人购房不再需个税或社保
6月4日,记者从南京市高淳区不动产中心了解到,从当天起,外地人在高淳区买房,只要持有南京市居住证,或者携带用工单位的劳务合同和营业执照,即可开具购房证明。
而在此前,南京的限购政策颇为严格。根据南京市于2017年3月15日出台的《进一步调整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外地人在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范围内只能新购1套住房,同时,外地人在申请开具购房证明时,要提供过去3年内在南京累计满2年的个税或社保证明,且不允许通过补缴的方式获得购房资格。
据悉,这一政策的调整仅限于在高淳区购房,外地人在南京市其他区域购房的话,还得按原有的限购条件办理。
对于高淳区限购政策的调整,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并不意味着南京楼市调控的放松,由于高淳区位于南京市远郊位置,此次限购适当放松,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引进人才战略有关,而高淳也确实需要这些差异化的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入驻,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02
青岛限购放宽首套房限购取消!
5月,网上微博大V爆料:青岛西海岸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了《关于促进房地产领域投资提速增效意见的汇报》。
其中,提出通过适度增加土地供应、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放宽预售许可条件、放宽限购政策、放宽人才公寓销售限制、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允许产业用地分割转让产权等八项举措促进西海岸新区房地产领域投资提速增效。
具体如下
其中,关于适度增加土地供应、放宽预售许可条件、放宽限购政策表述如下:
1、适度增加土地供应
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增加房地产土地供应,保持房地产开发总量合理增长,满足新区市场需求增长对新供开发用地,明确拿地开工时限,加快分批次开发进度、限定宗地开发完成时限。对完成供地未开发项目逐项调度,督促尽快开工。对逾期未开工项目依法收回用地。
2、放宽预售许可条件
将“商层三分之一、多层主体封顶”的预售条件,调整为完成投资25%以上即可申请办理预售许可,并可提取30%的预售监管资金,用于支付本项目的人工费和材料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3、放宽限购政策
结合“双招双引”工作,研究放宽落户条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对全市引进的人才取消在新区首套房限购。在部分区域,如董家口循环经济区,交通商务区、藏马山旅游度假区、王台新旧动能转换区等,取消首套商品房限购政策,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
”
4月30日,青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我市取消住房公积金二次贷申贷间隔期限限制》。
明确提出:自2019年6月1日起,取消我市住房公积金二次申贷须首次公积金贷款结清满两年的期限限制。职工结清首次公积金贷款后,即可申请二次公积金贷款,更好地满足职工购房贷款需求。
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当地住房市场的交易行为。
03
济南成为公开承认“取消限价”的第一个大城市
一则“2019年2月济南全面放开限价限签”的消息在朋友圈传播:
但随后,当地记者在采访济南市建委后得知,政府限价政策确实取消,但限购政策仍在施行。
至此,济南成为公开承认“取消限价”的第一个大城市!
济南调控放松的背后,不是大涨,反而是市场的冷淡。
其实早在去年后半年,济南楼市就已经有遇冷的信号,9月份的土地大量流拍,以及第四季度大量的营销CALL客,注定了济南在2018年末和整个国内大部分楼市齐步进入低谷。
据亿翰智库数据统计:2019年前2月济南楼盘销售业绩TOP10,6盘入市,去化遇冷不足5成,在这个阶段进行调控的放松,市场并不会引起报复性上涨。
04
石家庄宣布全面放开落户实现"零门槛”落户
3月18日,石家庄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我市城镇落户限制的实施意见》,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在石家庄市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群众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
消息一出,引发多方讨论。因为,此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今后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以向当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了,是真正意义上的“零门槛”落户!
而在此前,石家庄出台楼市限购政策明确要求: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申请购买首套住房时,须提供近2年内连续缴纳12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
此次放开落户,也从侧面预示着该条限购政策已破!
05
突发!珠海限购放宽!港澳人士可购2套!楼市变脸?
5月24日,网络疯传一张珠海楼市购房新政的图片,显示珠海限购政策将迎来大调整。是谣传还是事实对此,编辑致电珠海市住建局房产科进行咨询,获得肯定答复。
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属实,珠海大桥西东各允许港澳客购买一套商品房,总共两套。但该工作人员强调:仅限一手住宅。
前后政策对比
根据之前的政策:非本市户籍(非人才)限购1套新房,需5年社保或个税证明。非本市户籍(人才)限购1套新房,珠海市人才证明+1月/3月/1年社保证明(根据人才类型而定)
而放开限购后:非本市户籍(非人才)限购1套新房,西区、高新区不需要社保,香洲区(不含洪湾一体化区域)需要3年社保,横琴需要5年社保。
非本市户籍(人才)限购1套新房,高端人才、外籍人才无社保要求可全市购买。重点发展企业或招商引资项目自认人才,珠海大桥以西、高新区无需社保,横琴新区和香洲区则只需1年社保。
港澳居民限购1套新房,全市无社保要求。
06
杭州落户门槛再降,限购名存实亡
5月30日,杭州很大程度上放松了落户限制,实际上也大大降低了杭州购房的门槛。
从公布的文件可以看出,落户杭州只需满足3个条件:
1.在杭工作,社保缴纳一个月以上且已到账
2.年龄35周岁(不含)以下
3.全日制大专学历
此次新政出台意味着杭州楼市此前的“限购”政策名存实亡。
据了解,目前杭州执行的仍是自2017年3月起实施的“限购”政策,即在杭州十区(临安区除外)购房,都需具备杭州户籍或社保满2年,且单身人士限购1套,已婚家庭限购2套。
随着调控放松的城市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担心楼市调控政策会不会转向,房价会不会重回涨势?
3
730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重磅信号
下半年房价上涨彻底没戏?
7月30日,备受瞩目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了。关于房地产的表述最大的亮点是“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同时本次会议也传递了三个明确信号:
1、中央应对短期经济压力,不将放松房地产调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
2、住房制度将坚持住房的一个定位、探索完善市场和保障两个体系,回归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3、房地产长效机制重在“管理”,地方政府将有更大的决策权和更丰富的工具箱,承担地方主体责任,中央通过完善市场的监测预警和考核评价机制,将“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政策目标落到实处。
2018年10月31日,未提及房地产市场;
2018年12月13日,未提及房地产市场;
2019年4月19日,“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2019年7月30日,“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本次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重申“房住不炒”原则,可以看出中央对稳定房价的决心!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楼市调控不可能放松了,开发商卖房压力将加大。
THEEND
目前来看,全国楼市走向严大于松。房地产调控已经不再是当初的一刀切,而是落到当地“因地制宜”。虽然,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城市开始限购松绑,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体的楼市走向,“房住不炒”依旧是主旨,房价大涨依旧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