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亿房企到千亿造假恒大地产何去何从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历时7个月,随着一纸罚单公布,恒大地产涉嫌信息披露违规一案“靴子落地”。

3月18日晚,恒大地产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下称《事先告知书》)。公告显示,因公司多份年报涉嫌财务造假、债券涉嫌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拟决定对恒大地产处以41.75亿元的罚款,并决定对该公司时任董事长许家印、中国恒大集团时任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夏海钧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996年至2021年,恒大超速发展,在房地产市场划出了一道陡峭的上扬弧线;2021年至2022年,又以净亏损超8000亿元的账单,留下一地鸡毛。进入2023年,从集团总负债逾2.4万亿元,到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恒大更是屡登热搜榜。

恒大的陨落,犹如一块投入水中的坚硬石头,激起巨大的水花影响着整个地产行业。

两年虚增5600亿元收入被重罚

《事先告知书》显示,经证监会查明,恒大地产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财务造假,导致2019年、2020年各虚增收入2139.89亿元、3501.57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0.14%、78.54%;对应虚增利润分别为407.22亿元、512.89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3.31%和86.88%。

由此可见,恒大地产在2019年和2020年合计虚增收入5641.16亿元、虚增利润920.11亿元。而对照2020年龙头房企的业绩来看,碧桂园、绿地控股、万科及保利地产分别实现营收4628.56亿元、4561亿元、4191.12亿元及2432亿元。

据统计,恒大地产引用上述数据共发行了“20恒大02”“20恒大03”“20恒大04”“20恒大05”及“21恒大01”五只公司债,这五只公司债总计发行规模共208亿元。

在《事先告知书》中,证监会点名的对财务造假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有7人,包括恒大地产实控人许家印及另外6名时任高管夏海钧、潘大荣、潘翰翎、柯鹏、甄立涛、钱程。其中许家印和夏海钧被认为“手段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均被给予警告和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分别被处罚款4700万元和1500万元,其余高管罚款在20万元到900万元不等。

财务造假此前已有端倪

“实际上,恒大地产的巨额财务造假,之前公司在进行年报会计差错更正时就已暴露,这次处罚终于来了。”一名房企财务人员向记者表示。

2017年,恒大更是斩获全年销售金额373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54.9%的亮眼表现,并在此后连续多年稳坐“中国地产一哥”的宝座。而许家印也曾以2900亿元的身家,成为中国首富。

作为典型的“三高(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房企,伴随销售规模大幅扩容的是,其负债规模也由2009年的499亿港元迅速扩张至2020年的19507亿港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9.55%。

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元旦,随着“三道红线”政策正式落地,以及疫情冲击下房地产市场的承压下行,房企“借新还旧”高杠杆的激进扩张模式彻底行不通了。如今,在主流第三方机构公布的百强房企销售榜单上,千亿房企榜单上,恒大已难觅踪影。

2023年7月17日深夜,中国恒大一连补发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和2022年年报三份定期报告,将其断崖式下滑的业绩表现公之于众,引发市场一片轰动。

据统计,2021年和2022年中国恒大净亏损合计超800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逾2.4万亿元,而其手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43.34亿元。这意味着,过去两年,中国恒大创下了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远超同期其他所有房企亏损之和。

“在中国恒大发布的2021年业绩公告中,列明了因其自身进行了‘会计处理变更’导致以前年度收入调减高达6643亿元。”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向记者解释称,也就是说,中国恒大2018年至2020年累计收入约为1.45万亿元,而此次的金额调整占到了三年累计收入的45%之多。

“恒大地产的这一系列财务造假行为,也引发业界对恒大其他业务板块的财务真实性和运营现状的担忧。”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目前虽尚无确切信息表明恒大的其他业务板块也存在类似违法违规问题,但随着恒大地产巨额财务造假被证实,必然会引发业界的担忧。

领到41.75亿元“罚单”的恒大地产,是否具备支付能力成为当前业界讨论的焦点。

目前,除了深陷巨额债务泥淖外,中国恒大仍因清盘令处于停牌状态,而恒大系企业及许家印还陷入各类司法纠纷。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显示,3月18日,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向中国恒大集团发出限制消费令。限制消费令显示,因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对中国恒大集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中国恒大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许家印不得实施所列出的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据统计,中国恒大集团目前存在1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85亿元。此外,恒大地产存在数百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达数百亿,中国恒大集团也存在上百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百亿元。

目前,在中国恒大集团官网上,“恒大”被解释为:“古往今来连绵不绝,曰恒;天地万物增益发展,曰大。”然而,在企业合法合规发展之路上,究竟如何兼顾“恒”与“大”,这是企业掌门人不可忽视的一道命题。

THE END
1.黄奇帆:中国房地产,该往何处去?这两年,因为经济形势的下滑,房地产市场越来越不好过。未来,房地产究竟该何去何从? 今天这篇文章,黄奇帆针对房地产市场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和认知,我们先精选了7条观点: 1.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如果房地产业崩盘,就会出现大量居民资产和银行坏账,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czMDM2MA==&mid=2650649829&idx=1&sn=40c9b8ec3abc7db5d49332d080aa469a&chksm=bf20047b0c392e1e58a03cb143a244b8a788fc15d7b88a70cbd7c8deb46e462b21304b3baec2&scene=27
2.中国房地产将何去何从中国房地产将何去何从 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而稳定的增长。从改革开放之初到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持续繁荣的态势,房价不断上涨,成交量不断攀升。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需求的增加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各种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一方面,房价已经超过了大http://www.chandiao.net/dc/20151.html
3.房地产市场的困境与出路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充分暴露了传统的房地产业务模式的严重内在缺陷,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形成了明显拖累和重大挑战。如何尽快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并逐步构建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房地产业务新模式,无疑是当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https://ipivot.hubeidaily.net/cms/zdcj/59/59sjqy/sy/zdzk/302198.shtml
4.房地产:政策调控渐行渐近中国何去何从房地产:政策调控渐行渐近中国何去何从 中信证券 王德勇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负效应逐渐显现。房价大幅上涨抑制了其他消费、“泡沫”争论直接引发对金融体系安全的担忧、财富效应拉大了贫富差距、多数人买不起房造成社会不安定、行业不能实现优胜劣汰,零散无序的格局迟迟得不到改善。房地产行业牵涉了https://finance.sina.cn/sa/2007-03-23/detail-ikftssap0969972.d.html
5.经济学家:中国房地产问题被夸大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何去何从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房地产市场的未来何去何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中国政府需要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保持定力,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应该鼓励房地产企业创新发展,推动行业向着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应对房地产市场挑战的同时,中国也需要加大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力度。数字经济https://zhishi.fang.com/xf/qg_1119810.html
6.中国房地产未来何去何从?这个变化你一定要看懂#中国房地产走向中国房地产未来何去何从?这个变化你一定要看懂#中国房地产走向预测 #房地产市场 47 3 20 16 举报发布时间:2024-12-06 19:03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方东 以前说的是通胀,现在说十年一周期,有几个人能熬十年啊 5天前·海南 0 分享 回复 上海韩哥看房(环沪) [赞][赞][赞] 21小时前·https://www.douyin.com/video/7445252866291289402
7.2014:中国楼市将何去何从?——赵晓:中国房地产远远没到崩盘的地步2014:中国楼市将何去何从?——赵晓:中国房地产远远没到崩盘的地步 赵诗雨,陈熙 Published2014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楼市,在马年春节之后,却陷入房价缩最震荡的窘境--从媒体不断爆出“鬼城”新闻,到“楼市崩溃论”迅速发酵,看空情绪正在快速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2014%EF%BC%9A%E4%B8%AD%E5%9B%BD%E6%A5%BC%E5%B8%82%E5%B0%86%E4%BD%95%E5%8E%BB%E4%BD%95%E4%BB%8E%EF%BC%9F%E2%80%94%E2%80%94%E8%B5%B5%E6%99%93%EF%BC%9A%E4%B8%AD%E5%9B%BD%E6%88%BF%E5%9C%B0%E4%BA%A7%E8%BF%9C%E8%BF%9C%E6%B2%A1%E5%88%B0%E5%B4%A9%E7%9B%98%E7%9A%84%E5%9C%B0%E6%AD%A5-%E8%B5%B5%E8%AF%97%E9%9B%A8-%E9%99%88%E7%86%99/5b0446651f511b6fb8279250f346f16e3ef952b8
8.中国房地产已进入危机?投资者出路在哪?海外市场那么大,国内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美国“2017年最佳投资地点”显示,马来西亚以亲商环境成功击退中国在内的近80个国家,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投资地点。据悉,近4年来,马来西亚的房地产每年都有10-15%的涨幅,其首都吉隆坡2017年房价增幅预计15%左右。 https://xm.loupan.com/html/news/201709/2879031.html
9.中国楼市何去何从CNTV新闻台楼市专题 房地产 中国楼市 拐点 楼市拐点 房价 调控 中国楼市何去何从http://news.cntv.cn/special/jjls/shouye/
10.黄奇帆:中国房地产,该往何处去?原创 黄奇帆 笔记侠 2024-04-29 21:30 北京 1670人听过 ? ? 内容来源:本文 这两年,因为经济形势的下滑,房地产市场越来越不好过。未来,房地产究竟该何去何从? 今天这篇文章,黄奇帆针对房地产市场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和认知,我们先精选了7条观点: 1.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如果房地产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1068045&efid=xOkF06nJGMRyZMKWxT5Q0A
11.中国房地产如何破局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在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破局的背景下,本论坛分享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破局方法以及房地产发展策略。通过探讨中国楼市的转型方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挑战。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7141930-1.html
12.21世纪新时代的中国房地产向何处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49个字为新时代房地产何去何从奠定了战略方向和政策基调。 文|钟伟 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过去20年经历了长足发展,自1998年启动住房改革以来,中国商品房市场从无到有,20年间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11/15/c788269.html
13.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国家不断实施各种政策来进行调控的今天,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也并不是很明晰。然而,一些房地产企业基于旧有经验,依然投入大笔资金,追求资产增长,而不顾过高的负债,轻视资金回笼,仅仅看重短期收益,而不看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作出的投资决策必定不够科学合理。企业为保证资金资产安全、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4393664.nh.html
14.明明:双重挤出效应下消费何去何从?理财频道论购房:双重挤出效应下消费该何去何从? 从消费的内部结构看,房地产对社零消费的收入效应有所弱化,替代效应或占据主导地位。2013年以后,房地产销售和房价上升对消费的拉动有所弱化,房价上涨给有房者带来的财富效应趋弱,已无法补偿价格上涨对无房者产生的挤出效应;房价下行过程中,挤出效应减弱反而无法弥补财富的缩水效https://money.hexun.com/2019-05-22/19727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