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九银十”即将过半、下半年最长假期即将到来之际,央行发布的包括降首付、降存量房贷等一系列楼市大礼包,成为推动市场复苏的关键一步。央行降首付、降存量房贷等一揽子楼市利好政策发布后首个周末,北京多个新盘咨询量与预约到访量双双攀升,展现出购房者对市场的积极态度,部分购房者现场表示“政策落地就签单”。
咨询量增长一倍
对于此次咨询量的继续攀升,颐和公馆销售经理李静用一笔账做了最直观的解释: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由原先的25%下调至15%,意味着降低了购房门槛。以一套总价300万元的房产为例,首付比例下调前,购房者需一次性支付75万元作为首付款,政策实施后,这一数字锐减至45万元,直接为购房者节省了高达30万元的启动资金。使得更多购房者可以实现在京买房。不止如此,政策中还包含对于存量房贷款利率也下调了0.5个百分点左右,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等一系列“组合拳”,可以有效激发消费活力,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全面复苏。
刚需房市场率先活跃
熟悉房地产营销节奏的都清楚,咨询量是一切成交的基础,只有大基数的咨询量转化为可观的带看量,最终才能形成成规模的成交量。
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新房市场迅速升温,改善型与刚需型户型咨询量均呈现上扬态势。然而,在两者的较量中,刚需户型凭借其总价亲民、受众广泛的优势,成为了此轮政策调整的最大受益者,这一观点在销售经理群体中达成了广泛共识。
对于主打高端改善的元玺楼盘,也迎来了小户型房源咨询量的激增。李淼分析指出,小户型因总价低、首付门槛降低及利率优惠等因素,吸引了大量资金相对紧张的刚需客户。相比之下,187平方米、196平方米大户型改善房源的咨询量则相对稳定,因为这部分购房者往往资金较为充裕,在购房时会采用全款或是首付70%左右来购房,对首付比例的调整敏感度不高。
在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期间,玖玥府售楼处迎来了一对“90后”夫妻的咨询。据翟晓虎介绍,政策发布后,这对夫妻来到玖玥府售楼处咨询79平方米的刚需户型,因为考虑到未来子女长大和父母岁数增加,想要一起在北京居住的需要,现有住房已经无法满足一家五口人的居住条件。借着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的契机,小两口计划拿出各自的积蓄,再加上双方父母的支持再添置一套房产供父母居住。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二套房首付比例的调整精准对接了刚需群体的实际需求,有效降低了置业门槛,促进了多样化购房需求的释放。相比之下,改善型购房者因经济基础较为坚实,往往能通过多种渠道筹集首付款,对首付比例调整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因此,从政策效果来看,此次调整对刚需群体购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政策落地就签单”
“政策落地之前,购房者是不会购房签订合同的。”李静表示,政策发布当日下午,便接到了多位老客户的来电,其中,一对35岁的夫妻尤为引人注目,他们自“517政策”后便频繁光顾售楼中心,却因市场不确定性及自身经济压力而犹豫不决。此次新政的出台,也让他们看到了购房的希望,主动与置业顾问取得联系,但在咨询后得知政策还未正式落地后,当即表示等政策落地再签单。
据李淼介绍,客户可先锁定房源,待政策正式实施后按新政策执行,以此减轻购房者的后顾之忧。然而,她也坦言,这种策略虽能暂时缓解客户焦虑,但终究无法替代政策实打实落地所带来的安心感与成交量的实质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央行一揽子新政发布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