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老师对剧本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关于创意技术与影像制作产业,他提到创意技术的根基包含的是人类的共性与差异,而影像是人类在20世纪开发出来的最强交流工具,可以最大限度的活用人类的特色。支撑影像内容制作的技术分为创作性技术和关联技术,而剧本创作则属于创作性技术中的一种。
剧本知识的演变
从希德·菲尔德第一次提出剧本图形化开始,到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再到金子满的《剧本写作黄金则》,剧本的创作方式都在趋向方法论,剧本的创作方法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着剧本的理论越来越成熟,加上人工智能的出现,剧本写作即将迎来人工智能的辅助,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剧本的基本构造
现在世界最流行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三幕构成来进行,背景世界、主线故事、角色、辅助故事、阶段、催化事件、提示物等都被归纳到剧本的构造之中。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可以在三幕分界处设置情节点,在主线故事的开端和结尾应包含辅助故事,辅助故事是让观众加深对主线故事的理解,丰富创作灵感;而有趣的内容可以是催化事件,也可以是个物品,这个物品并不是多余的,而是用于辅助主线内容;提示物包含各种各样的东西,动作、情节、物品,会让观众产生期待,因此在人物设计时应该把提示物考虑进去,如海贼王“我要成为海贼王!”或标志性动作、特定情景下会出现的场景等。
企划制作与剧本的设定
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前应进行企划的制作,包括制作目的、制作理念、类型(风格)、周期、预算、播放渠道与运营、内容的概要、角色概要等,因为企划的制作所要包含的内容众多,因此需要尽可能地简洁。
关于短情节的塑造,王禹老师以哈姆雷特为例阐释了短情节设定的必要:如哈姆雷特为什么和亡灵相会了?哈姆雷特是谁?亡灵是谁?哈姆雷特为什么装疯?背后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样的事情让他卷入了战争?等等。由此说明了短情节的设定是为了抓住整体、提高想象力的作用,而中等情节则是在短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其目的是为了写剧本前的资料收集。
课程第二天,王禹老师给同学们讲授了角色的基础知识。
建立角色有两种方法,理性的方法(作家性很强)和感性的方法(作品性很强)。中国的影像内容产业是传统的感性作为主导(日本、韩国和中国很像),好莱坞迪士尼的内容产业的传统是理性作为主导。
从世界的影像内容制作来看,与世界共通的部分是音乐、美术、音响、编辑和特效,与世界不同的部分是每个地区的制作方法、经济与经营模式,而剩下的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就是剧本和角色创作。剧本和角色是影像内容产业的基础,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共通规则。
什么是角色?从创作的角度,角色是带有性格的演员或者物体和模型,而从观看者的角度来说,是能够故事喜爱上的物体、模型或者演员。
角色的塑造具有三大元素:外观、设定和故事。外观不仅是人或生活,已经拓展到了物品,想象出来的角色也能登场了。机能的特色可以传达各式各样的信息、印象,操作容易,用途也是多样的。内面的特色带有传达信息和故事的机能,并且带有可以让观看的人植入感情的机能。综合来说我们需要给角色设定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特色,形成观众对角色的印象。
在介绍了斯坦尼和李·斯特拉斯伯格的表演体系之后,王禹老师介绍了金子满导师的角色黄金法则,及角色需要具备话题性和刺激性。话题性可以从动作、语言、服装、头型、动作等来设计,刺激性(多来于感官刺激)可以从动作、语言、服装、妆容、观点、行为和习惯等来设计。一般让人容易记住的特点包括习惯动作、口头禅、喜好的服装、特别的头型、根深蒂固的观点等。紧接着,王老师介绍了登场角色的7个基本种类,主人公、协助者、敌对者、牺牲者、依赖者、援助者和对抗着。为了丰富角色,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基础设定、社会设定、外观设定、性格设定和行动设定。
主人公的设定需要撰写主人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故事,在各式各样的设定中,要互相匹配和协调统一,具体来说生活设定最好和基本设定有关,只有如此角色设定才能符合逻辑并且贴近故事。王老师最终提及七种角色并非全都需要具备,设置如此多角色都是为了辅助短视频有更多的创意,进而解决创意瓶颈。
Insight洞察
存在于真实生活的洞察,自然的行为习惯和反应,时时刻刻内心发生的情绪,例如内心的声音、从你的视角看到的、人们会说出口的话等。
Wearestoryteller讲故事的能力
主角的性格是什么,背景是什么,意识形态是什么?
例子:“肯德基莫吉托女孩”,将产品人格化。
我是谁——人物的个性,人物会说的话是贯穿产品的核心。
Lego模组来说故事
任何故事在成形之前,由一个洞察发现的POV(PointofView)就是故事中的基础模组Concept(概念)-Idea(点子)-Material(素材)。
例子:“肯德基四国柚子冰淇淋,周冬雨”
洞察1:日本柚子与中国柚子的区别
洞察2:味道酸,但是很清新,疗愈感
材料:周冬雨(如何利用周冬雨讲好这个故事)
洞察3:区别于其他肯德基冰淇淋,很清淡,很清爽
Idea:雨水、阳光——光合作用(消费者听不懂)——自我的清新能力,独特——清新力
例子:“启初安瓶”
POV:新手孕妈会担心肚子越大圈子越小,会担心临产的时候是最丑的时候
素材:产品露出(客户的硬条件),音乐
-Concept概念
属于“你”独有的世界观,选择了什么概念,也是为故事本身提供证明、提供解答。
选择了什么样的concept,就决定了你会做一个怎样的片子(抒情/文艺/科幻)。
-Idea点子
让无趣变得有趣,不是直线思考的问题,是跳跃飞跃式的思考。好的idea会决定“故事“是否能被深深记住、是否能被简单传播。
-Material素材
决定故事的艺术形式,出其不意,通常能帮助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好的故事一定要有冲突核心
王禹老师继续给大家带来短视频剧集故事的创作方法。
短视频剧本的创作从大的框架到剧集的写作叫做双重写作方法——如果大的故事框架在计划内做完,并计划继续延展故事进行制作的话,那么就把这个大的故事框架放在更大的故事框架中,即所谓的“三层写作方法”。但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应将故事框架用三幕构成来进行。短视频具有时效性、内容灵活性,也需要长远性,因此在进行短视频剧本创作时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
短视频剧集的剧本的结构可以采用中国传统的“起承转结”,小的剧本创意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大的故事主题为原则,还必须要遵循角色的要素,其中两方面的内容设定是必须要做的,一个是角色的话题性,一个是角色的刺激性。同时在短视频剧集创作中,设计情节之前,话题性和刺激性调查和设定也是必须要进行的,短剧集的创作植入话题时,可以从让人容易记住的特点的调查和设定方面入手,比如:最萌身高差、爱情与物质等等。
在讲解完短视频剧本的知识后,王禹老师以三个抖音短视频为例,展示简洁清晰的起承转合,虽然有的短视频中可能没有音响与音乐,但是它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老师还与学员们探讨了视频博主掉粉的问题,在老师提到的案例中,某视频博主的每个剧集都是独立的,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没有连续性(比如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人生轨迹),博主在找话题时进行创意创作时容易遇到瓶颈,于是走向炒冷饭的怪圈,因此短视频剧本的创作在考虑长远性时应当注意构建好故事背景和世界观以及整体的故事框架。
最后一节课上,王禹老师为每一个学员在过去一周创作的剧本作业的进行了点评,为学员们剧本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员们也一起探讨了各自剧本的情节内容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为同学的剧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