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日本的薪资水平都抱有迷思。
老牌发达国家,文明程度和社会福利都不错,想必工资也很高。
之前我妈的一个朋友跟她说,她家的儿子也在日本工作,二十多岁一年轻轻松松挣100万人民币(约1600万日元),问我挣多少钱?问这种问题,不就是挑明了要撕逼?那我今天就来文明理性的撕一撕!
不同年龄,行业,职位,收入也有差别。大致如下所示。(日元乘以6再把小数点往前移两位,就能得到大致的人民币金额了。)
按年龄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职业内容
平均分布图
日本企业每年会发两次奖金,总共约为2-5个月的工资,工资加奖金等于年收入,税收大概是工资的20%。
以平均工资为例,25.5×0.8÷12=1.7,2018年日本的人均可支配月收约为1.7万元。
从上面的柱状分布图来看,大多数的人都是挤在前三个区间,收入未满500万。加上第一张图明显可以看出,工作年数越长工资越高,男性收入大于女性的倾向。
或者,我妈那个朋友想说的不是100万人民币,而是100万日元?毕竟如果留学生努力打工的话,一年挣到100万日元也不是不可能。
平均月收1.7万,说低不低,说高也高不到哪去。so,那么发达国家到底发达在哪?
我觉得是最低生活标准和社会公平性。
我时常跟朋友说,在东京,坐办公室里的白领拿的薪水也不一定比保洁阿姨多多少。就算高中文凭毕业的人去便利打工,也能保证一定的收入。
东京便利店普通时薪是1000日元,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20天来计算的话,1000×8×20=16万日元,大约1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即便你高中毕业什么技能都不会,去便利店当小时工,至少能过上普通水平的生活。如果吃住再节约一点的话,每个月可能还能存一两千块。
从上面的柱状分布图也能看出,大多数的人的工资都在前三个区间,大家都是半斤八两,高收入的人占比不大。
在成熟的社会体制下,钻空子发横财的机会也很少,除了创业发家的富人以外,大多数的人都是一个不会太有钱,但也差不到哪去的状态。
反观国内,我有一些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好朋友,这几年他们挣得也不少,月入2w,3w,5w的人都有,给我一种在国能比在日本挣得更多的感觉。
但搜索了一下2018年全国平均可以支配收入,2352元?哈?我是不是看错了?
中国和日本是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国两极分化严重,资源集中,大城市里的有钱人确实很多,但农村的穷人也是一大堆,人口基数又大,就算北京和东京的差距没有很大,但是一平均到全国,数字还是有点吓人。
所以看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社会是否公平,不是看最高收入有多高,而是看最低收入有多高。
当然,社会过于稳定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如果努力和不努力生活都差不多的话,为什么还要拼命上名校,拼命工作?
所以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大多都对未来不抱过多期望,与其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不如发展自己的兴趣。
而中生代却面对着子女教育,看护老人,气氛紧张的工作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欲望等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
在日本生活的成本到底是多高?
以东京为例
住宿
餐费
大多数写字楼附近的午餐1000日元是均价,以早餐300,晚餐1000来算,每天的餐费是2300日元。一个月2300×30=69000日元
交通
东京的交通很贵,所以如果是正式的员工,公司都会报销通勤的交通费。周末出游不打车的情况下,以3000计算。
生活杂物
家庭用品,洗发水,护肤品等等,大约7000。
合计169000日元,约1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在东京生活,不特别苛刻自己吃住,但也不买衣服,不过多出游,不追求嗜好品的情况下,粗略估计,基本生活费要1万人民币。
虽然基本的生活成本比国内高,但是像3c产品,时装,奢侈品这些非必需品,又比国内便宜很多。
well,总而言之,如今的大多数日本人过着基本条件还不错,但也没有过多闲钱拿来消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