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投诉后,《产品可靠性报告》记者将此事反映给了58同城客服,客服只是记录了问题和基本信息,表示需要1-3个工作日处理。
而在等待反馈期间,于女士依然能陆陆续续收到验证码。于女士认为,此番“轮番轰炸”已经属于一种骚扰,而且怀疑此番遭遇是58同城泄露个人隐私所致。
此外,2021年底,58同城因App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未做匿名化处理,涉嫌隐私不合规而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点名。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42条,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虚假信息横行,甚至涉嫌诈骗
蒋女士说,对方让她下载了名为“360借条”的贷款软件,她不会操作,对方就在身边指导如何办理。贷款很快就办好了。她拿到钱后,将钱转给了对方,双方签订了“签约合作协议”,协议上写的是“管理服务费”。后来,她接了一场拍摄的工作,赚了130元。
再往后,蒋女士的工作变少了,想着钱没赚上,却背上贷款,觉得自己被骗了,于是蒋女士便找媒体曝光了此事。
后来,华商报记者和蒋女士一起前往这家公司,公司客诉负责人周先生说,此前媒体曝光的事情是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已做了相应的处罚。而公司曾发布文件,申明在任何情况下没有也坚决不会和任何贷款机构合作。后经协商,公司扣除此前的课程费和形象照的费用,给蒋女士退款5520元。
在58同城的页面上中,类似的高薪“模特”招聘信息比比皆是,是否合法合规很难辨别,更加严重的情况,还有求职者被骗往境外,轻则被逼运毒,重则音讯全无、生死未卜。
针对平台乱象,58同城也是做过一些努力的。如曾推出“服务保障计划”,当用户加入该计划后,如果遇到虚假或无效信息导致财产受到损失,58同城将为用户提供赔偿并严惩企业。
企业仍需完善规制度建立
企查查信息显示,58同城于2005年12月在北京创立,2013年10月31日正式于纽交所挂牌上市。58同城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业务覆盖招聘、房产、汽车、二手、本地生活服务及金融等各个领域。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全面服务本地商户与用户的线上商业服务平台。
如此辉煌的58同城,却因各种泄露风险、虚假信息、服务纠纷等被用户屡屡诟病,影响了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此前,58同城针对《中国经营报》的报道“58同城涉嫌售假深圳站涉嫌多项违法”做了官方回应,表示58同城多年前成立了信息质量审核部门,并在人工及技术双重审核基础上出台了《58同城信息质量标准体系》。
但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58同城虚假消息泛滥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该平台商业模式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