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既关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来,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密集出台。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指导各地迅速行动,打出一套包括“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为主的政策“组合拳”——四个取消,即取消或调减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四个降低,即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两个增加,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二是今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
在存量和增量政策叠加的“组合拳”作用下,一个多月来,市场信心得到提振,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
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
目前,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完成,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总体上将节省利息支出1500亿元。
专家表示,由于房贷利率重定价日期不同,不同借款人调整后的房贷利率会有所差异,而重定价后都将是一样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效果将分步实现。随着存量房贷利率陆续重定价,绝大多数参与批量调整的存量房贷利率都将降至3.3%,接近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3%)。
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后,还款压力减少,借款人可支配收入增加,可用于满足更广泛的消费需求。并且,购房者对买房后新老房贷利差继续拉大的担忧有所减轻,有助于释放刚性购房需求,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专项债收储加快落地
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回收房地产企业的闲置存量土地、优化土地储备和供应,被认为是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重要举措。
三天后的11月1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明确提到要积极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加大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具体操作上,关于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主要是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与存量土地的业主企业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妥善处理回收存量土地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合理确定专项债券项目内容和地块范围,及时安排债券发行和支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债券资金的使用效益。
楼市止跌回稳态势明显
房地产市场历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新房网签量连降15个月后再现增长;全国二手房网签成交量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自今年2月份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同比增长。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环比均实现“双增长”,房地产市场17年来首次“银十”超过“金九”,一、二手房成交总量同环比分别增长3.9%、5.8%。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量的增长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大。分城市看,广州、深圳、南京、宁波等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过30%,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50%。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从10月份数据看,在存量增量政策叠加的“组合拳”作用下,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