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中,自然资源部明确指出:“小产权房屋的法律性质不能改变,也不能进行登记。”《公告》还要求,对农村宅基地和集体用地,要尽快在合理范围内确认产权。
《通知》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并没有提到“转正”的问题。事实上,大家对这类住房还是有所顾虑的,只是不少年轻人因为高房价的压力,不得不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住房。然而,政府却非常担心小产权房进入市场,这是为什么呢?
1.物权方面的问题。
财产权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家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土地所有权也会发生转移。在法律上,我们只要是房屋的产权人,就可以享有房屋的全部权利。
许多人经常担心房屋“70年产权”的问题,以为房屋的权利在房屋产权期满之后将会消失,这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但是这是真的吗?
2.对此有《民法典》的规定。
《民法典》对此总的规定就是:从2023年一月一日开始,70年的住宅用地使用权将会在70年后自动续期,续期时需支付相应的费用。而对于非住宅用地的房地产,在合同期满后,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办理,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规定办理。事实上,所有人都不用担心70年的房屋会过期,因为政府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自动续期”,但是并没有规定“免费续期”。
没有“免费续期”,那么续期费用是多少?
根据“一城一策”的原则,针对70年住宅用地使用权的“缴费”与“减免”问题,需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
关于这一点,有专家给出了解释。
1.房屋可能会贬值,但土地不会。
事实上,房地产开发商购买的土地价值,通常都是直接决定了房屋的价值,因此一旦使用权到期,那么房屋的价值就会大幅度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物业更新的关键不在于对物业的使用、买卖权利,而在于对物业的使用权期限。
2.续期的真正成本是怎样支付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上面已经说过了:70年的物业期满之后如何支付尾款?你要给我多少?这些,都要等新的规则和政策出台后才能确定。其实,《民法典》里也没有规定“收费标准”,只是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原则,现在还在探索中。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买了一套有产权证书的普通住房,无论将来形势如何变化,新规如何实施,你手中的这套房子一定会“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