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的时候,我正绞尽脑汁为那套想转租出去的房间填写描述,试图以此证明它确实配得上那份租金——设施全;采光好;步行地铁换乘站十分钟,交通便利……
等等,为什么人们越来越以靠近地铁线距离和条数,而不是公交线路或其他东西,来评价一套房子「交通是否便利」了呢?
与此同时,又确实没什么工具能用地铁之外的物件来衡量交通便利程度。比如公交,如果不是专门搜索「100路公交」,没有什么软件会显示它的轨迹——北京2016年底已运营线路1020条,根本不现实。
这是我用网站在沈阳市内真·随便选中的一个点。可以看出,这里没通地铁,但在直线距离标记点500米的范围内,有12个公交站台,可以搭乘通向全市各个方位的32条公交线路。如果住在这里,在市内出行应该还是非常便利的。
或许觉得直线距离500米的搜索范围太大,那不妨缩小到200米试试。可以看到,现在只有1个站台和2条公交线路了。由此可见,住这里出门就能坐的车不多,通常还得多走几百米。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它,来查询一个任意地点指定范围内可以搭乘的全部公交线路图了。我把这样的地图称为「公交线路辐射图」,代表了基于公交线路的出行辐射范围。于是在地铁之外,我们又多了一个评估交通便捷程度的方式。作为补充,其余附加功能还包括点击线路、车站查看详情等。
租房时,往往有一个确定的终点——公司,但不确定的起点。为了让通勤更舒适,通常我们会盯着公司附近的小区,如果公司楼下有地铁,也会在地铁沿线搜索,但房租价格又会成为另一道拦路虎。不过也别忘了直达公交车的便利,这往往意味着低房价与通勤舒适二者之间的平衡。
在没有轨道交通覆盖的地方,房源周围公交线路的数量和走向决定了便利性。但试想这样的情况:房源A周围有15条线路,但其线路走向多数为南北,你常去的父母/朋友家却在西边。而房源B周围线路略少,只有8条,但线路走向合理,呈米字型分布。只通过线路数量评估交通便利性显然是不全面的,可视化地图弥补了这个缺失。
一直以来,我们使用电子地图的交通路线规划都是基于「起点-终点」的,只能显示出两个地点之间的固定交通线路。这种模式的缺陷一是难以显示公交转共享单车,公交转出租车等灵活的路径;二是无法显示以任意位置为终点的多条路线,而我们经常需要出于不同条件从不同的地方前往同一位置并事先规划。
传统的路线指示,需要起点和终点两个条件才能给出答案。而这个网站将规划的双条件优化为起/终的单条件,可以在很多情况下大幅加强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