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是带着镣铐的舞者。
这个职业对个人素养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有强大的求知欲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而成长,而且设计跟艺术又不一样,更加商业化,让你在既定的框架中,发挥自己的才华,有点类似应试教育的命题作文。
当然设计师转行,归根结底还是穷造成的。
一、设计师该如何转行
接下来,Goodmor宁说说设计师该如何去转。
根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转行最多的还是销售、运营、产品等领域,也有转行做餐饮、图文打印、文案、培训的。但是要转行,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怎么才能让自己转行更加顺利?
我有一个朋友,叫赵海存,做设计接近二十年了,2000年入行。之前在上海知名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工作,后来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设计公司,2016年的时候转型进入甜品行业。
我问赵哥,你能力不差,还开了自己的设计公司,每年收益也不少,为啥突然不做设计,改行卖甜品了呢?
赵哥是这样的回答的,不做设计公司原因有三:
■1.个人的性格缺陷
我性格比较内向,不爱交际,单纯做设计可以,但经营设计公司就有点吃亏了。设计的利润,第一来自价格谈判,第二来自过稿效率,口才是关键。
高手,就是既能谈成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又能只出一个方案,并让客户买单。菜鸟(如我),谈了个低价,出了N套方案,还被不专业的客户改来改去。我也想过改变自己的性格,但真不是这块料。后来也尝试找业务型人才互补合作,但结果也不理想。
■3.不符合商业趋势
我认识两个没到30的年轻人,一个做跨境电商4年,今年企业被10亿收购。一个是喜茶的老板,白手创业4年,26岁身家数亿。另外听说,同道大叔的创业者也只有28岁,套现了近2亿。(这和PAPI酱都属于内容创业)这类事情,都绝不会发生在品牌设计行业上。
在这个行业,如果30岁能自己开公司,一年能赚300万,就已经要被仰视了。是这个行业的人不够聪明,不够努力吗?都不是,只是因为没走在商业趋势上。在近10年的国际风投融资名单上,从来没出现过品牌设计公司。这说明品牌设计公司,现在和未来10年,都绝对不在商业趋势上。所以,我不想再耗在这行业里。
如果不做设计,我该做什么?
■第一个项目:卖拉杆箱,夭折了
去年初,和一个阿里出来的高手合作,想做一个智能拉杆箱品牌,但项目开始了两个月就发现问题,重新评估项目后,决定放弃。
■第二个项目:卖冰淇淋
去年年底开始筹备,今年4月中旬第一家店开业。4个人合伙人投资,团队合作融洽,项目也很顺利。
这次尝试、证明我的选择方向是可行的
■1.不受限与我的性格
我不需要装B、谈价格、交际,我可以低调的对着电脑,做好设计就行。
(2)只做一个方案。
(3)不用提案,也不用修改。
说真的,冰淇淋不是一个能赚大钱的生意,它只是我们进入餐饮行业的敲门砖。
关于未来的职业定位
不做设计公司,但还是做设计。要找到好的合作团队、好的项目。
(1)我的性格内向,就不适合做经营和管理,最适合做一个技术型小股东。
(3)能够自由的选择合作团队和商业项目。
二、我的感悟
看完赵哥整个转型思路,相信大家心里也会有一些感触。Goodmor宁也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关于转行前的建议
(1)如果真的热爱,哪怕生活艰苦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快乐和兴趣最重要;
(2)如果没有准备转行领域的资源,转过去从头开始不一定比你现在更好;
■2.设计转行做什么比较好?
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好的,毕竟以前学习美术基本功不会彻底丢弃。
第二种情况,就是跟设计完全无关的工作。
其实不管转哪行,一般最后混的好,都是带着设计的资源去转换的。
我有一个设计朋友,转行和朋友创业做餐饮,前期餐厅的标志以及很多设计都是他负责,并且朋友也是看中了他设计出身,才答应他做合伙人。后来团队越来越大,他的工作重心也慢慢从设计向团队管理和店铺经营偏移。
■3.确定要转行,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比如转行做地产销售,该提前做些什么?
1.转行前,先去调查房地产销售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你现在是否具备?
2.房地产销售进阶路线和发展前景是什么,进去后从什么开始,往什么方向努力?
3.房地产行业房屋交易流程是怎样的?合同签订要注意什么?有没有一些可以用上的销售技巧?这些对于你转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转行前,先准备一定的资金
所以转行前,手里要预留一定的资金,来维持接下来的生计。
三、我的坚持
虽然很多人选择转行,但是还有很多人选择坚持,之前有一位朋友就跟我聊了他的故事。
举个例子,在香港像李永铨先生这样依然做着设计的大师,有多少呢?不足十个吧。我现在开始有点觉得自己要做不动设计了。
就算自己热爱这个职业,没有持续的精力、创意想法和持续更新的专业知识也很难做出好的作品,会遇到瓶颈期。当然现在也慢慢转向设计管理,以前看过一本书,觉得有一定道理,说设计这个职业的发展,无非四个方向,1永远做设计;2做设计管理;3做设计商人;4转行做其他。
其实这也跟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有关系,中国设计行业发展快速,但却缺少必要的沉淀。在美国,一个十年经验的设计师,才算得上资深,而在我们国内,很多设计师做两三年,就觉得自己资历很深了。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积累,骨子里也不热爱设计,做到后面,越来越难,越来越不喜欢,转行的也越来越多。
最后Goodmor宁想说,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找到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人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甚至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依靠社会多去反思,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加以“粗调”和“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