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开发区入选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综合性区域试点名单,汽车机电产业链商用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天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迪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迈世腾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中粮山萃花生制品(威海)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威海天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省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单,亘元新材料碳酸亚乙烯酯数字化车间、恒润锻造高端汽车锻造生产数字化车间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
【荣成经济开发区】位于荣成市中部,辖区总面积60平方千米,其中重点开发运营园区23.7平方千米。2023年,重点开发运营园区完成地方级税收1.4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6.65亿元,增长5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增长56.2%;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42.9亿元,增长37.8%。重点建设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海洋生物食品产业园3个专业化园区,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高新材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生物科技4个主导产业,有实体企业15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瞪羚企业6家。全年开展招商考察活动164批次,落地项目9个,其中超过20亿元项目2个。青岛啤酒智能化生产、中迅杰电子精密部件智能化生产等8个项目部分完工或投产;盘活闲置土地70.44公顷、厂房14万平方米、楼宇2.95万平方米。年内,开发区获批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级小型微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等,并再度入选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在省级综合评价中获得第二组“一等”等次。
【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位于荣成市南部,辖区总面积27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25千米。2023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9.7亿元,进出口额1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重点发展“工、鲜、能、港、游”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家、纳税过1000万企业19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个、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37个,与7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项目160余项;有上市挂牌企业19家,各类金融、保险机构25家;有国家一类开放港口——石岛新港,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开通直达韩国群山、日本东京等国际国内航线6条;有各类渔业码头19处,养殖码头32处,修造船企业12家,船舶配套企业30余家,万吨级以上船台船坞7座;有海洋科技创新园北区、海洋科技创新园南区、核能利用国际创新示范园3个特色园区,入驻企业近400家,科研院所20余个。年内,成功举办海洋预制菜产业推介大会、核电装备与新能源产业推介大会等活动。
【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位于荣成市北部,辖区陆地面积280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约112千米。2023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6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1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7.2亿元。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省级及威海市级研发平台16家。实施总投资26.15亿元的北京能源共享储能、百合生物研发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18个,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5个。开展招商活动130余批次,盘活闲置楼宇及厂房14处、面积13.4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土地5宗、面积10.93公顷。组织企业开展集中招聘推介活动21场次,新招引青年人才150人、外国专家8人,为企业申请各类政策扶持资金700万余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6个。区内有各类旅游度假设施70余处,举办海洋文化民俗月、沙滩风筝节、啤酒音乐嘉年华、无花果旅游文化节等活动18场,全年接待游客1200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