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2月6日,黄炎培回到了上海,住在妹妹黄惠兼家(襄阳路1256号)。3月1日,因黄炎培夫人姚维均生病,他们住进宝建路(今宝庆路)大华医院(现迁到老沪闵路903号)一号病房,3月11日出院后,他们就搬入职教社二楼206房(雁荡路80号),9月9日,他们又从职教社二楼搬到三楼,直到1948年9月29日,才迁入善钟路(今常熟路)116弄7号房子。
即买即卖的威海别墅
机会终于来了,1947年11月,王志义、陆逸梅介绍威海卫路威海别墅八号给黄炎培夫妇,别墅新式坚实,设备齐全,对方要价30根金条,主人之一冯丽英。黄炎培夫妇看后一时没有决定是否买下,就请老朋友冷御秋、徐采丞等来参谋参谋,老朋友们认为这别墅各方面都比较合适,黄炎培就下决心买这别墅。黄炎培夫妇后来又到别墅看了地契等材料后,表示只要别墅质量没有问题,价钱是可以接受的,同时,请告诉另一主人袁仲齐。袁仲齐得知这一消息后,从江苏海门回到了上海。黄炎培就和袁仲齐、冯丽英商量签订买卖合同的事,冯表示大约12月20号左右能交别墅,到时候金条要全部付清,对此,黄炎培夫妇没有异议。
后来,他们就在严惠宇家签订合同:
卖方:袁仲齐、冯丽英,
地点:威海卫路威海别墅八号,
地一分九厘,屋三层楼;
价:30根金条;
证人:严惠宇。
29日,袁仲齐派代表范效吾在严惠宇家交接钥匙,金条也全部当面付清了。应该说,这别墅的买卖就已完成了。但刚过了几天,黄炎培夫妇去看别墅后,又感觉太小,不是很满意,就产生了想把别墅卖掉的想法。实际上,除此之外,他们想卖掉别墅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一是考虑买别墅的钱三分之二是向亲友们借来的,希望早点还给亲友;
二是感觉别墅离职教社比较远,上下班不方便;
三是老朋友们正在考虑为他在丁家弄地上盖房子;
四是严鲁壁夫妇愿按原价加10%买进别墅。
其实,一年多以来,黄炎培也没有闲着,不厌其烦,一处又一处看了十个地方的房子:
(1)1946年7月13日,黄炎培看了金神父路的房子,认为太大了,想另找较小的房子。
(2)1947年10月25日,黄炎培夫妇看了霞飞路1390弄5号房子。
(3)1947年10月26日,黄炎培夫妇看了霞飞路733弄房子。1948年1月5日,黄炎培再看霞飞路733弄房子,觉得房子较小,放弃不要。
(4)1947年11月19日,黄炎培夫妇看了霞飞路14号房子;永嘉路416弄同益村房子。
(5)1947年11月22日,黄炎培夫妇看了蒲石路多福村45号房子。1948年8月19日,黄炎培夫妇再看蒲石路多福村45号房子。
(6)1947年12月18日,黄炎培夫妇看了雁荡路73号房子。
(7)1948年6月15日,黄炎培夫妇看了霞飞坊117号房子、金谷村24号房子,他们认为金谷村24号房子还是很不错的,可惜离职教社太远。
(8)1948年8月24日,黄炎培夫妇看了马当路西西坊3号房子。
(9)1948年8月26日,黄炎培夫妇看了皋兰路房子。
(10)1948年9月8日,黄炎培夫妇看了襄阳路锦村3号的房子,嫌其小了点。虽然看了这么多房子,但基本上没有满意的。
一波三折的“久思村”计划
1948年1月,濮慕鹏到黄炎培家来商量在丁家弄建房子的事,并且带来设计师陈渊若所绘丁家弄建村图样。老朋友葛叔庄、杨卫玉等听到这一消息后,也都表示想一起参加建村。黄炎培给丁家弄建村起好了名字——“久思村”(纪念已故夫人王纠思)。
9月8日,黄炎培与朱振涛立据出售丁家弄地。14日,丁家弄地出售手续完成,正式签订合同。
出卖人:黄炎培、王纠思,
共一亩三分一厘,
价:六万九千元(金圆券)。
受买人:朱振涛。
中间人:王志义、鲍铭德、王积庆、杨拙夫、杨盘铭。
一眼相中的常熟路房子
△黄炎培故居
1948年9月9日,黄炎培夫妇经人介绍看了善钟路116弄7号房子,感到非常满意,就下决心买下此处房子。实际上,黄炎培是前一天刚立据卖掉丁家弄地,第二天就决定买房子。随后,黄炎培夫妇和杨拙夫等到中和地产公司,与善钟路116弄7号房主杨一峰见面,由杨一峰陪同再去看房子,了解此房的情况后,就立即签约。
卖者:杨一峰(甲);
买者:黄姚维钧(乙)。
屋:上海善钟路116弄7号,
地:一分五厘四毫。
一间半四屋楼洋房一幢,包卫生水电设备等。
价:五万八千元(金元券),(本日先付一万,余9月20日付完)。
黄炎培迁入新买房子后在《新居八绝句》中写道:
(一)
七十吾生始有家,一楼冷却市声哗。
闭门忍便抛群众,老读差怜眼未花……
(三)
从此新诗倚阁裁,冷香飞上句边来。
平生一事叨庸福,修到梅花落又开。
(四)
回旋拾级上螺尖,贪得天多占地廉。
总为晚厨香未散,残阳饥雀门风檐……
全诗把小小的斗室写得生机勃勃,室内螺旋而上,窗外麻雀翻飞。房子虽仅占地一分半、四层楼、53级台阶,但70岁的黄炎培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天地,能不高兴,能不赋诗以作纪念。
那么,黄炎培回到上海后,到底住在哪里?当时《新上海》1946年第34期,就以“黄炎培、王造时的虹口住宅”为标题,大写特写:“……在施高特路上,还居住着大大有名的文化界首领,而亦民盟领袖之一的黄炎培,他住在文化别墅十八号,该房屋系由配给而来,双开间假三层之洋房,即与维均夫人双栖于此。”“黄氏名满天下,交游遍国内外,所以居所门前,时停车马,皆纷纷前往与黄氏讨论国家大计者。”这当然是一派胡言,完全是无稽之谈,黄炎培回到上海后,虽然居无定所,但根本就没有在虹口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