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他长期在基层任职,工作在敌情复杂的威海卫,熟悉工作情况,斗争经验丰富;在险恶的工作环境下,他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在夹缝中积极开展敌伪军的争取瓦解工作。他就是中共威海县委敌工部长王冰。
卖地卖房为革命
王冰,原名梁春万,曾用名梁春生,1916年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卫墩前村(现属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时,家境日渐衰落。他8岁开始读私塾,后就读于墩前和桥头小学。
1934年春,王冰考入威海卫公立第一中学,1936年12月辍学回乡。后经过商,当过盐务警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脱离盐警队回到家乡。
王冰虽然出身殷实之家,但现实生活教育他走上革命道路。此后,他以教学为掩护,在村中秘密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他的行动得到妻子的支持,但遭到父母兄长的反对。为了摆脱家庭的束缚,王冰与父兄分了家,得到18间房子,近20亩地。他以此为资本,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特委成立后,他的家成为特区委秘密活动的主要地点。
1938年3月7日,侵华日军在威海东码头登陆。
1938年春,在天福山起义影响下,特别是受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路指挥部的推动和指导后,王冰积极参与发动组织青年救国会和民众抗日自卫队的工作。同年7月,王冰加入“民先”(全称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10月,由张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1月,中共威海特区委成立,王冰任军事委员,以小学教员的身份,积极开展党的各项革命活动。期间,王冰不惜卖了自己家的土地和18间房屋为特区委和革命活动提供经费。
中共威海特区委成立地——泊于镇屯钟家村章若明故居。
险象环生斗敌顽
1939年,王冰在中共威海特区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和发展各种抗日团体、开展民众抗日救国运动,并在收集武器弹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将收集到的枪支藏在家中地洞里。1940年春节刚过,日伪军对东海地区展开大“扫荡”,东海特委要求各县行动起来,开展拣枪运动,趁机拉起抗日武装。根据东海特委的部署要求,中共威海特区委连夜召开会议,进行了研究和分工。会后,王冰积极贯彻会议精神,走街串巷向党员传达上级拣枪的指示,并组织骨干队伍准备随时行动。“扫荡”过后,王冰和特区委领导率领抗日武装人员,共收集各种枪支近200支,组织起200多名抗日骨干。
1940年正月十五这天,被日军打散的王兴仁部中队长张文宾脱离队伍,带着十几个人和武器跑到王冰家,表示愿意与共产党合作。对此义举,王冰代表特区委表示热烈欢迎。此时,特区委认为起义的时机已到,当机立断马上举行武装起义。
正月廿四日晚10时,王冰组织30余人在家中擦拭武器。次日凌晨,他率队出发,到双顶洼举行起义,一支由中共威海特区委领导的威海人民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九军第一大队第三区队宣告成立。张文宾任区队长,王冰任副区队长,章若明兼任教导员。黄昏时分,起义队伍遭到敌军王兴仁部的袭击,部队溃散。
为了保存实力,特区委当即决定由王冰带领队伍向伟德山转移,在荫子夼与荣成县抗日武装汇合。不久,荣成抗日武装与敌军秦毓堂部在伟德山南麓发生激战。王冰当即指挥部队迅速出击,有力地配合了荣成县抗日武装。不久,张文宾辞职回乡,区队长一职由王冰担任。
1940年5月,威海形势进一步恶化。东海特委决定将威海区队改为东海特委警卫队。此时,王冰调东海军分区司令部任参谋。8月,威海抗日大队成立,王冰任副教导员,与副大队长王明率队回到文、荣、威边界一带开展游击战,打击日伪军。
1941年,猖獗于文、荣、威地区的反动武装先天道大刀会发展达到了最高峰。他们死心塌地为日伪军效劳。为了铲除这一抗日障碍,9月14日夜间,王冰与副大队长柏希斌带领威海抗日大队攻打驻扎在洪水岚的大刀会一部,此战失利。
1942年3月,王冰率队参加了文荣威三县抗日武装的联合行动,在大水泊伏击下乡骚扰的日伪军。此战,缴获敌人机枪1挺。5月6日晨,文、荣、威三县抗日武装向驻岚宅村的大刀会发起攻击。王冰与柏希斌带领部队密切配合文、荣两县抗日武装,打死大刀会头子乔桂茂等十几人,活捉道徒200多人。这一仗使大刀会主力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此后不久,残存的大刀会头目仍不死心,妄图东山再起,他们配合伪军强迫群众修筑桥头南台据点。7月8日夜间,王冰与柏希斌带领威海抗日大队一部,趁监修据点伪军回桥头的机会,向大刀会残部发起猛攻,击毙指导专员邢沈元10余人,俘获7人。这次战斗彻底消灭了大刀会。
视死如归为信仰
1942年7月,王冰被调到东海地委参加集训,回来后担任威海县委敌工部长。1943年春,威海人民的抗日斗争仍处于艰难时期。在敌工战线上,王冰机智灵活地开展瓦解敌人、筹集紧缺物资、收集情报等工作,有力地配合了武装斗争。由于王冰长期在威海卫作,情况熟悉,斗争经验丰富,因此,他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开展对伪军的争取瓦解工作。他在伪军和伪属中发展关系,并通过“内线”从城里运出火油、笔墨纸张和子弹等物资。在他的教育下,伪军班长梁某成了敌工“关系”。1943年初,梁某带领两个伪军反正。
1940年8月,威海卫抗日民主政府——威海卫行政办事处成立。
1944年春,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为了分化瓦解敌人,中共威海县委决定趁日本人过“樱花节”之机,对日军开展政治攻势。
4月19日上午,王冰根据县委的指示,与丛树墨到威海城里执行任务。黄昏时分,他们走到戚家庄村时,突然发现村东的公路上有敌人活动,便急忙隐藏在地下工作者戚福利家中。不多时,敌特人员搜查到戚福利家,王冰被捕。不久,王冰被敌人押往青岛杀害,年仅28岁。
正值青春年华,为了民族独立,他义务反顾;为了心中的信仰,他大义凛然,真可谓使命放心间,无畏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