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6日,天猫与易居发布战略合作,一直求变求突破的阿里正式成立房产事业部,“天猫好房”平台上线。
打着互联网卖房的旗号,未来的3年内不赚钱,阿里又一次扩张网购版图,企图彻底改变大众的消费习惯,可互联网买房真的靠谱吗?
首先,要想弄清楚互联网买房靠不靠谱,先要搞清楚它吸引我们消费者的点在哪里呢?
透明公开是前提。相比传统开盘选房,网上参与选房的房源信息全部在平台公开,房源的走量情况和剩余房源情况都实时公开在平台上,客户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可选房源情况。
高效便捷是基础。通过优惠折扣的快捷传导,网络缩短了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现实距离,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精准定位符合自己的住房。
其次,为什么房地产商急于发展互联网卖房这项业务?
在这个互联网经济日益壮大的今天,大众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地产商洞悉到购房者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纷纷将自己房产销售电商化,以此来搭上电商快速发展的马车。
可能今年受疫情影响,全民线上,以至于给大家造成了一种万物皆可线上的错觉,实际上房地产依然是少数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被深化改造的行业之一。
抗疫期间,开发商在线上开展的一系列自救措施,其本质更像是一种阶段性“妥协”,是对“无接触服务”的一种技术性尝试。就像碧桂园早就有了线上看房的功能,但仍然未改变传统线下营销的思路。
一位从事房地产自媒体工作的王女士告诉投中新消费,疫情期间的线上更多地是宣传造势,如今中国进入疫情下半场,所谓线上的活动更多的是引导线下。在王女士看来,房地产的线上活动更多的是一场同行人的自嗨。
互联网买房还面临着买家不知卖家意。不同于网购其他商品,房产一直都是中国人最注重的消费,甚至是奋斗目标,因此价格是促使购房者下手的最重要诱因。消费者买房和地产商卖房的过程更像是一种博弈,卖家给的优惠也好,折扣也罢,都不会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给到消费者,那种模糊的优惠概念在线上也依然盖着一层纱。
而这层纱地产商们不愿意揭开,也只能注定互联网卖房就是一场营销。地产商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下精准引流,利用优惠折扣以及线上专属客服刺激消费者购买欲,从而最终指向线下交易。
以天猫好房为例,其本质还是在引导线下,线上购房,其实就是一个优惠政策或者是预约形式,并没有实质性帮助。所谓的“购房者只要打开淘宝APP,足不出户既可完成在线选房、看房、签约、支付等环节,买房就像逛天猫商城一样方便”更像是一种幻想。
调查发现,天猫好房里的链接点开之后其实就是线下预约的性质,无论是小钱买个看房入场券还是交一定诚意金享受优惠服务,其实这些优惠服务都是非常模糊的。
消费者付了钱,可以享受什么权益?这就更让人捉摸不透了,无论你是交了小钱还是大钱,其服务内容本质上相差无几,说白了就是你可以有购买资格和享受相应的没有明面上说的优惠政策。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无法实现天猫所说的“足不出户可完成在线选房、看房、签约、支付等环节”,天猫在做的最多止步于在线看房。
天猫好房向外界宣布“未来的3年内不赚钱,所有收入100%补贴购房者”,可最终这些价格战的最后还是要在线下实现,如果线上不能完成选房、看房、签约、支付等环节,那“互联网买房”就是个伪命题,这不仅是技术需要攻破的难关,还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