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租房诈骗案持续发生、中介冒充房东发帖也在继续,那厢“100%个人房源”栏目仍然在58同城房产信息醒目处标红。
同时,强调在“100%个人房源”频道中显示的信息虽然并未全部通过认证,但是“所有房源都经过智能审核系统过滤,系统会对发布房源者的个人身份、发布行为、发布内容和发布历史包括房源价格进行审核,其次系统会过滤黑名单用户,对发布者是否中介冒充个人发布和是否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识别”。然而,遭遇中介冒充房东的租房者刘先生不禁发问,“既然前期有审核,为什么一个被中介发了100多条信息的号码没有被发现?而且都过了一个月了还没有删除”?
“当扣分达到一定分数后,58同城会以不诚信经营结束合作或关闭清退。”袁菁说。不过,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中介个人的冒充或诈骗行为对中介公司的影响有限。袁菁介绍,对于究竟是清退中介公司所有账号还是仅中介员工个人账户,是根据欺诈行为是个体还是公司决定,而这个判断权在58同城。
“100%”噱头涉嫌欺诈
对此,袁菁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100%个人房源’刚上线做测试的时候,我们是先做认证再显示信息的,但是后来因为房东无法忍受自己的房源一直排队等待审核,才改成了现在的审核流程”。而分析人士却持异议。“至于为什么信息发布门槛低甚至没有门槛,我认为是为了追求产品供给量,一般来说大量的房源其实是在中介手里,而个人房源出租一直都是卖方市场,如果个人房源的信息量不足或与中介房源的差距过大的话,个人房源项目就意义不大了。”孙梦子如是说。同时,卓赛君也认为,“先认证再发布必然会大幅度降低信息量,这并不是房产电商希望看到的”。
而对于用户而言,更看重的是房产电商的信誉而非商业模式。“就算是网站自己要发展要挣钱,也不能让我们老被骗啊。”
而从法律层面来说,58同城此举并不简单是以噱头追求发展速度的问题。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根据《合同法》58同城在打出‘100%个人房源’承诺后,却没有做到100%认证,这涉嫌欺诈。而作为信息平台58同城与用户是服务合同关系,前者提出的承诺‘100%个人房源’是合同的一部分,在58同城已认证的个人房源中仍存在中介冒充房东的情况,这至少构成了违约”。北京商报记者魏蔚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商报总机:010-64101978网站热线:010-64101983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邮编:100013法律顾问: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010-6409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