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美团外卖APP,在每个店铺下方都有突出的满减提示,进入店铺详情页,在顶部和底部同样都有,选好商品后,商品的总价达到满减条件,就可以减掉对应的金额。
2.设计思考:
满20减18,后面还有6元无门槛红包?这已经是免费的午餐了,而且还赚了4块钱。于是进入商品列表上下齐开「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这里的商品要么就是低于20的,要么就是40左右,免费不存在的,要不就在这家随便吃点吧。
其实类似于这种满减提示在外面平台一点都不稀奇,用户也都不傻,也许进入店铺发现不对后转身就走,可平台还是会把这种满减提示作为最耀眼的存在,屡试不爽。
在用户完成转化的三要素中,动机、能力、触发,缺一不可。店铺下方的满减提示则是利用用户的贪小便宜的心理,优惠的数值越高,越能引起注意力和购买欲望,足以让用户产生下单的动机;进入店铺后,看完所有商品,即使没有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价格,因满减产生的动机逐渐降低,但新的购买动机产生了,通过红包、好评、折扣、美图...等能力依然在提升用户的购买欲望,触发用户下单,并最终完成转化。这种选择「让利」的方式去吸引用户,也是短期内也最有效方式。
淘宝通过二层弹窗提醒用户退出当前页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后果,让用户判断当前的退出决策是否正确,毕竟相对于‘收获’来说,‘损失’更让人在乎某事物。同时告知退出会让下次行动付出更多的金钱成本,这种更多成本的投入会让用户产生顾虑,从而激发用户的情绪并转化为行动。
在支付宝的蚂蚁庄园喂养小鸡,通过养鸡攒爱心,集满5颗爱心,即可捐赠给公益项目,另外可以完成多种任务来获得饲料来喂养小鸡;
点击蚂蚁庄园左侧的果树去种树免费领取水果,同样可以完成各种任务获得肥料,施肥促使果树成长,最终果实成熟就可免费领取真实的水果。
支付宝通过公益的方式已经让用户对蚂蚁庄园产生了很强的粘性。项目的受益对象都是弱势群体,比如留守儿童、残疾幼儿、贫困女性等等,并根据捐赠的爱心进行好友排名。虽然有一部分人做好事不留名,但不排除大部分用户都喜追求面子心理,总是希望自己最有面子,因为它可以带来一种荣耀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如果做好事能让他人知晓,会激励更多的人行善,因而用户排名起到了极大的用户激励作用。
最近,蚂蚁庄园增加了种果树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种果树,通过施肥最终让果树成熟就可以免费领取真实的水果,在开始出现「免费领水果」的时候就已经激起了用户的贪婪心理。种植果树后,需要通过施肥促使果树成长,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的肥料也会根据基数递增式的增加,需要用户完成不同的任务获得肥料,可以完成的任务虽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九牛一毛。
相比于Toast,Snackbar的好处十分明显,可读性更强,还可以兼容1-2个次要操作,适用场景更加广泛。
进入饿了么首页,点击右下角的购物车入口,即可看到从所有店铺添加的商品一览,可进行一一结算。
夸克浏览器输入网址时,点击下方控制条图标,会放大左右控制区域,左右移动即可修改光标位置;
地址栏显示在键盘上方(屏幕中间位置),输入网址时的自动匹配结果由下往上的方式排列。
我们在使用移动端浏览器输入网址时,如果需要修改文本框的地址,需要用手指直接在输入框定位光标,相对很小的地址文本,要想将光标精准的定位在理想的位置,确实非常难。通过夸克浏览器的控制条左右移动定位光标,精准度提升了很多,避免了用户因光标定位错误造成的重复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什么是费茨定律:
使用朋友圈发布消息,发现有错别字,把信息删除后,点击重新编辑即可在回到消息未发布时的界面修改完成。
在体验58同城APP发布房源信息时,需要录入多种房屋选项,可以在一个弹窗的多个Tab栏中完成不同的选项。
进入美团首页,金刚区面性类型的抽象图标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金刚区多种分类入口可通过左右滑动切换,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
一个产品最具核心功能的就是首页了,它承担了产品最核心的功能,决定了产品的属性和基调,而首页的金刚区最能体现产品的「骨骼」(产品架构),以方便用户快速进入对应的需求模块。通常我们见得最多的金刚区图标样式80%都是「底色块+图形元素」组合而成,而美团APP金刚区使用的面性图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物体缩影的抽象图形进行色彩填充的图标样式,清晰、简洁且统一,具有表意能力强、辨识度高的特点,提升易用性。跟其他产品大众化的图标样式相比,做到了差异化。另外通过单色叠加,更改透明度或叠加图层样式设计,视觉上非常通透,有空间感,细节丰富,品质感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称得上是首页的颜值担当。
针对首页众多的功能入口,无法全部展示,大部分移动应用都会在金刚区的最后位置设计一个「更多」的入口。而美团则通过左右滑动的交互方式将功能分类全部展示,在视觉上更加聚焦。因为很多的图标具备相似性,使用列表展示容易混淆用户的视觉,降低图标的辨识度以及信息的传递速度,所以全部展示并左右滑动选择、分块浏览很好的解决的这一问题,不仅操作快捷,而且视觉传达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使用iPhone移动端设备进入Appstore首次下载该应用,页面底部提示「通过侧边按钮确认」,屏幕右侧按钮位置备注「按两下以安装」,同时右侧的模拟按钮色块以动效的方式弹动两次提醒。
对于Apple产品,不管是移动端还是桌面设备,在视觉和体验上都可称之为魔鬼级别。下载应用时,右侧的按钮形状则是利用视觉线索进行示能,让用户通过图形,预期下一步的行为或感知图形的作用。通过动效提示方式更能吸引用户的眼球,也更能引导用户进行操作,真正做到的有温度、有情感的交流。
进入中国工商银行APP首页,搜索栏里的语音录入通过动效的形式在麦克风图形与音波图形之间过渡来回切换,提醒用户可以使用语音录入搜索。
图标是一个对象或动作的视觉体现,最重要的意象属性就是传达含义功能,另外也是加深用户形象的最主要影响要素。麦克风图标是一个设备的抽象图形,音波图标则是使用设备时的交互过程,两个图标以动效的形式完美过渡结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感觉这个功能再在向我们招手,在和我们对话,真正做到了有温度的交流。
在京东APP商品列表上滑浏览商品时,导航栏和全局筛选栏自动隐藏,存在下滑操作后再次展示。
一般情况下,当一些导航或者操作入口可能会成为打扰用户沉浸体验障碍时,我们就会把它隐藏,因为部分元素的存在,就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基于用户的需求,京东APP的商品列表顶部有导航栏、全局操作栏、垂直内容筛选栏,加上状态栏,在移动设备中的纵向占比是相当的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京东通过改变交互的方式,当页面上滑,会隐藏导航栏和全局筛选栏,下滑后则再次显示。
在交互方面,做了这样的思考,当出现上滑的操作后,可以理解为用户已经开始在挑选商品,这时候搜索与排序的重要级下降了,搜索结果垂直内容筛选的重要级上升了,将等级较低的操作/信息适时的隐藏,可以让用户专注于当前信息,避免其他多余的内容产生干扰,同时也让内容区域高度增加,一屏展示的商品信息更多,增大商品触达用户的可能性以及屏幕的利用率。合理的运用了交互设计四策略-隐藏:尽可能隐藏需要隐藏的功能,其次在合适的时机、位置上显示相应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