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解读

个人住房房产税的试点范围如何确定?

政策内容: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试点范围为本市行政区域。

政策解读:

2011年1月28日起,个人在本市行政区域购买的住房,均属于个人住房房产税的试点范围。

个人住房房产税的征收对象如何确定?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征收对象是指本暂行办法施行之日起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包括新购的二手存量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

2011年1月28日起,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属于个人住房房产税的征收对象。本市居民家庭是指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居民家庭。

居民家庭住房套数如何确定?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家庭住房套数根据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其未成年子女,下同)在本市拥有的住房情况确定。

居民家庭住房套数为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其未成年子女,下同)在本市范围内拥有的所有住房(含已签订购房合同的住房)。税务机关根据上海市房屋状况查询中心的查询信息确定居民家庭住房套数。

个人住房房产税的纳税人如何确定?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纳税人为应税住房产权所有人。产权所有人为未成年人的,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纳税。

个人住房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如何确定?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计税依据为参照应税住房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确定的评估值,评估值按规定周期进行重估。试点初期,暂以应税住房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房产税暂按应税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70%计算缴纳。

目前本市暂以应税住房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计税依据,对于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计税价格。

应税住房应纳房产税税额的计算,即:应纳房产税税额=新购住房应征税的面积(建筑面积)×新购住房单价×70%×税率。

个人住房房产税的适用税率是多少?

第五条规定,适用税率暂定为0.6%。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暂减为0.4%。上述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由市统计局每年公布。

结合上述规定,各年度适用0.4%税率的条件详见下表:

个人住房房产税税率适用表(2024版)

序号

适用年度(新购住房的购房年度)

税率暂减为0.4%的条件

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

1

2024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91954元

45977元/平方米

2

2023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88860元

44430元/平方米

3

2022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81948元

40974元/平方米

4

2021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73482元

36741元/平方米

5

2020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65852元

32926元/平方米

6

2019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57962元

28981元/平方米

7

2018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49732元

24866元/平方米

8

2017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51820元

25910元/平方米

9

2016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43002元

21501元/平方米

10

2015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32830元

16415元/平方米

11

2014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32384元

16192元/平方米

12

2013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27740元

13870元/平方米

13

2012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26896元

13448元/平方米

14

2011年

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28426元

14213元/平方米

对本市居民家庭的应税住房征收房产税的面积如何计算?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积(指住房建筑面积,下同)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即免税住房面积,含60平方米)的,其新购的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人均超过60平方米的,对属新购住房超出部分的面积,按本暂行办法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为居民家庭新购住房面积和其它住房面积的总和。

案例:

以一个三口之家的本市居民家庭(夫妻双方加上未成年子女)为例:

例1.如果这个居民家庭原来已拥有一套50平方米的住房,现又新购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将这两套住房面积合并计算后,该居民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为16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53.33平方米,全部住房面积未超出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税住房面积标准,因此,该家庭此次新购的这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可暂免征收房产税。

例2.如果这个居民家庭原来已拥有一套150平方米的住房,现又新购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将这两套住房面积合并计算后,该居民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为26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86.67平方米,全部住房面积已超过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税住房面积标准,因此,该居民家庭新购住房中超出上述标准的部分面积(260平方米-180平方米,即80平方米)须按规定缴纳房产税。

例3.如果这个居民家庭原来已拥有一套250平方米的住房,现又新购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由于该居民家庭原有人均住房面积达83.33平方米,已超过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税住房面积标准,因此,该家庭此次新购的这一套住房的全部面积(即110平方米),须按规定缴纳房产税。

试点中对换购住房有哪些税收优惠?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本市居民家庭原来已拥有一套唯一住房,因为改善居住条件而新购住房的,该居民家庭新购住房先按规定核定征免房产税,当其在新购住房后的一年内出售家庭原有唯一住房的,对新购住房已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可予退还。

试点中对本市居民家庭子女成年后购房有哪些税收优惠?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对本市居民家庭中的子女成年后因婚姻等需要而首次新购、且属该子女家庭唯一的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

试点中对非本市居民家庭购房有哪些税收优惠?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一是,对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持有本市居住证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其在本市新购且属于家庭唯一的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二是,对持有本市居住证满三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购房人,其在本市新购且属于家庭唯一的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持有本市居住证、但不满三年的购房人,其上述住房先按规定征收房产税,待持有本市居住证满三年且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其上述住房已征收的房产税,可予退还。

本市居住证是指《上海市居住证》。

上述第六条第一款中"人才"在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调整之前指人才类居住证的持有人,调整之后指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居住证持有人。上述第六条第二款中"持有居住证的购房人"在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调整之前指非人才类居住证的持有人,调整之后指积分未达到标准分值的居住证持有人。

对持证未满3年、积分也未达到标准分值的购房人,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先按规定计算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持证满3年或3年内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可暂免征收上述住房的个人住房房产税,并退还持证期间已缴纳的个人住房房产税。

试点中还有哪些税收优惠?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其他需要减税或免税的住房,由市政府决定。

《上海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关于本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若干问题的通知》(沪财发〔2020〕18号)第七条规定:对部分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具体包括:1.本市居民家庭因房屋征收或拆迁而购买或取得的住房。上述住房超出国家及本市有关房屋征收或拆迁的补偿标准的部分,应按暂行办法的规定,计算确定房产税征免面积。2.本市农村居民通过宅基地置换试点政策取得的住房。

本市居民家庭因房屋征收或拆迁,自2011年1月28日起购买或取得的住房,在国家及本市补偿标准内暂免征收房产税。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电子登记信息受理房产税征免申报事项。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房产税税款自纳税人取得应税住房产权的次月起计算,按年计征,不足一年的按月计算应纳房产税税额。

应税住房房产税按年计征,并于当年的12月31日前办理申报纳税。纳税人在年度中发生应税住房权属转移的,其尚未缴纳的房产税税款,应当在转移时申报缴纳。

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纳税的,由税务机关向其追缴税款、滞纳金,并按规定处以罚款。

个人住房房产税纳税人涉税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办理哪些手续?

《上海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关于本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若干问题的通知》(沪财发〔2020〕18号)第九条规定:居民家庭住房情况发生变化,涉及应税住房房产税纳税事项调整的,可向应税住房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并重新办理房产税纳税信息的申报、认定,从税务机关重新认定之次月起调整纳税。

纳税人如果家庭人员或住房面积发生变化(如发生家庭原有住房减少,家庭人员增加的情况),可携带有关证明文件、资料,到应税住房所在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税务窗口申请办理变更认定手续,从重新认定之次月起调整纳税。如果纳税人在缴税时发现系统显示的纳税信息有误,可携带有关证明文件、资料,到应税住房所在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税务窗口进行更正。

THE END
1.2024年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减免有哪些规定?2024年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减免有哪些规定? 个人所有非营运用的房产可以享受免税,企业创办的用于自用各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以及医院可以享受到免税;经过房屋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一致鉴定的危房、停止使用的房产,经市县政府批准可以免征房产税,对于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力量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可以暂免房产税https://www.64365.com/zs/790434.aspx
2.2024年的房产税最新政策是怎样的?法律法规房产问答2024房产税政策: 注重调控,调整税率免税额。https://m.jiwu.com/wenda/9227190.html
3.针对问题2024年最新房产税的征收标准,我想进一步了解首次购房是否有与是否为首次购房无直接关系。目前,我国房产税政策并未针对首次购房者设定特定的税收减免条款。房产税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607081.html
4.新年第一天,这些新规开始施行新年第一天,一批新规定和新举措也将开始施行:《上海市市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上海市关于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房产税房产原值减除比例的通知》《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等施行……还有哪些新规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详见下文↓ 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140613
5.房产税新政策消息2024年征收标准文章摘要:大部分城市是不需要缴纳房产税的,只有小部分城市需要缴纳。不过,不同的城市,要求是不同的。那么,房产税新政策消息2024年征收标准是什么? 1、从租计征。从租计征是按房产的租金收入计征,其公式为: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没有从价计征的换算问题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月http://www.loupan.com/bk/171484.html
6.现行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全集(2024年11月最新版)10.对公共租赁住房双方免征租赁协议印花税(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政策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公共租赁住房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3号) 11.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订立的租房合同免征印花税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 (88)国税地字第025号 http://www.jlshuiyuan.com/index.php?s=/Index/contents/classid/25/id/169.html
7.2024年税费优惠政策汇编2024年税费优惠政策汇编 序号名称主要内容政策依据执行时间 一、增值税 1企业预缴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一、企业7月份预缴申报第2季度(按季预缴)或6月份(按月预缴)企业所得税时,能准确归集核算研发费用的,可以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就当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对7月份预缴申报期未选择享https://m.sohu.com/a/795256252_121123738
8.2024二、2024年影响别墅市场发展的政策概述 第五节 中国房地产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三、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四、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七、物业管理条例 第十https://www.cir.cn/R_JianZhuFangChan/19/BieShu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9.2024最新加拿大买房攻略及流程(房屋类型+贷款条件+买房网站/App除了首付款,需要额外准备5%, 用于第一年的供房费用:1年的房贷+地税+物业管理费+房屋保险等,主要自住房不用交资本增值税(一个家庭/夫妻二人,每年只能指定一套房产为“主要自住房”) 登陆在5年以内的新移民:有足够的工作收入,可以正常申请贷款;工作还没有确定,可以咨询银行专门为 "新移民自住房买家" 设计的贷款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5976886
10.上海房产税新政:详解2024年缴税新规则房产资讯【上海房产税新政:详解2024年缴税新规则】上海市即将在2024年实行的房产税新政策将根据房屋单价来划定税率,引入了更加精细化的征税标准。本地户籍的居民购买首套房免征房产税,第二套及以上房产则在超出免税面积后需缴纳房产税,外地户籍和外籍人士的税收标准则略有不同。本文将详细解读新的税率制度以及缴税的方法。 https://sh.news.fang.com/open/4965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