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媒体运营公司、品牌方抖音运营团队要做好抖音,必然要建立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
内容生产能力,必须基于对抖音营销的系统认知,以及对抖音爆款内容生产逻辑的掌握,有模板才能复制。
本文解决如下问题:
1、如何看待抖音营销?
1)抖音营销是否存在机会?
2)把握抖音红利,最大的机会在哪里?
3)避免抖音营销误区:抖音很容易红吗?
2、抖音内容运营:打造抖音爆款内容的8个模板
1)搬运法:抖音新手第一招
2)模仿法:融入抖音必备技
3)四维还原法:学到爆款视频的精髓
4)场景扩展法:让创意源源不断
5)代入法:轻松复制好创意
6)翻转法:抖音加翻转,流量翻几番
7)嵌套法:抖友要吐槽,槽点靠嵌套
8)动作刺激法:搞好播赞评关,要做动作刺激设计
1
如何看待抖音营销?
1、关于抖音营销是不是存在机会,应该如何系统分析呢?
抖音营销机会存在,有一个前提假设:
抖音不被封。
基于这一假设,必然有如下推论:
推论1:抖音上必然有用户;
推论2:作为头条系的核心阵地,头条必然力保抖音用户规模的稳定或增长。
推论3:有人的地方,就有营销价值。
关于抖音是不是有营销价值,基本可做如上判断。
2、到底抖音是什么?怎么看抖音?
认知优势是一切一切优势的基础,那我们如何能够获得更深入的视角?
整理目前看到的各方素材,目前分析抖音的视角,大体分为如下几类:
1)用户视角:抖音好不好用,为什么好用,为什么不好用;为什么讨厌抖音,抖音为什么”弱智“……
6)看热闹视角:你看抖音这个视频真好玩——什么是抖音啊?跳个舞都可以涨粉哦……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同样的立足点,同样的视角,就只能看到同样的风景。
深度分析的第一条,就是先转移视角,找到新视角,发现新景观。
比如这种图片:
我给图片的标题是:论多视角观察的必要性。
1)策者视角
模拟你是张一鸣、你是抖音负责人张楠,你的重要决策点是什么?
你的决策已知信息是什么?你采用何种决策逻辑?对决策结果如何预判?事实证明了预判吗?如果没有,为什么?
如果倒带回去,如何修订决策方法,以便获得准确预判?
2)竞争视角
模仿竞争双方、乃至多方;就与竞争已知信息,自己跟自己双手互博,下棋。
比如,美团和滴滴大战,如果你是王兴,怎么打滴滴?
如果你程维,怎么反击美团?
一招一招往前推演,一直推演到他们的心脏深处。
要出刀,就要一刀扎透心脏。
竞争视角分析是决策者视角分析的升级版,多角色联机游戏版。
好像说到竞争视角分析,这条路走到头了,那还有什么深度分析视角的方法吗?
有,时空转换视角。
改变分析案例的空间,如行业、国家,再来用新眼光看案例;
你眼前可能出现的风景:视频品类的全部历史。
各位如果熟悉定位理论的话,会了解:品牌是品类的代表,伟大的品牌诞生于伟大的品类。
短视频是视频品类的新形态。
而人类能看见的最早视频形态是什么呢?
一般认为,是电影。
电影的源头在哪里?
当电影出现的时候,电影生态是如何一步步构建出来的?这其中会出现哪些主要的商业机会?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新路14号大咖啡地下厅,卢米艾米兄弟展示了他们发明的电影放映机,放映了两人摄制的短片《火车进站》、《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这一天,电影宣告诞生。
当我们去看《火车进站》,这部被认为是第一部影片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不就是抖音上最火视频种类之一的奇观吗?
把观众平时看不见的新奇事物,让你通过屏幕看见。
当我们进一步对比电影和抖音,还会发现:
1)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定军山是什么?是当时的歌舞艺术之一;
2)中国电影早期最受欢迎的影片类型都有哪些?——大家熟悉的上海滩月份牌美女,是言情戏;
什么是言情戏?
相对比较含蓄的撩妹、撩小哥哥;
3)最早先火起来的明星是谁?是女演员,先有黎明辉,再有阮玲玉;
现在抖音最火的是谁?
4)电影行业如何让这个品类成长?引入传统品类明星,如京剧的梅兰芳;
现在抖音运营在请谁入驻抖音?
5)我国古装片热潮是什么时候?
1926年
我刷抖音,总能看到古装,那么多古装啊。
6)我国最早一起竞相拍摄武侠、神怪、火烧片的浪潮是什么时候?
1928年到1932年。
总有几个人扮演大侠被我们刷到,总有几个人变魔术、搞怪被我们刷到……
当然,仅仅就以上的“类似”,我们仍然不能得出如下结论:
抖音的内容生态发展,将模仿电影电视品类发展的历程进行。
但是,在【视频平台内容生态发展】这个过程中,抖音和电影、电视,一定会具有一些共性,比如:
1)抖音并不创造新的需求和欲望,它只负责对已有欲望进行重新表达;
2)在抖音表达的视频欲望,往往在之前的媒介形态上已有存在;
3)每一种媒介技术,都会吸引既有媒介的佼佼者,来发展自己;但同时,也会捧出一批熟悉本媒介形态的新人;后者是媒介成熟的标志;
4)跟电影电视的内容生态比,抖音现在还是一片荒芜。
在大地不沉没的前提下,土地有多少荒芜,就有多少机会。
把视角拉到100年的分析,到底对我们想做抖音有什么启发呢?
模式搬运
真正伟大的搬运,是体系搬运:
把其他【视频平台】上最赚钱的生意,从内容、到组织结构、到商业模式,都搬过来。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各自有所联想。
所以,100年视角分析留给我们的思考是:电影电视上,谁最赚钱呢?怎么搬来呢?
在制定具体抖音营销方法论之前,我们还有问题要问自己:
3、抖音真的很容易火吗?
容易是个副词,容不容易,多容易,要看对比。
随便放一个吃饭、走路视频,百万点赞;
……
那是不是:无论是谁,无论什么内容,都有可能在抖音火呢?
尽管反直觉,但是答案是:不。
一觉醒来,“代古拉k”前晚发布的一条抖音舞蹈视频被大量消息挤爆了,“有几十万点赞”。
这是“抖音爆红、获粉轻易”的常规表达。
据报道,头条今年的2个KPI:6亿用户,500亿收入。
我们假设抖音能做到3亿用户(这个数据会有出入,但总用户量级是确定的,偏差有限。)
抖音的头部人群有多少呢?有报道称,抖音在对接2000位抖音达人(有内部数据的群友,欢迎PO出来,更新。)
1)成为头部达人的概率:3亿分之2000,15万分之1;
2)如果腰部达人是头部的10倍,2万人,则成为腰部达人的概率是:1.5万分之一。
我们换一个算法:
在统计学中,一般把低于5%的概率,称之为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不值得期待。通过玩抖音变红,对于普通抖友来说,可能也不值得期待。
这个答案对于各位做抖音营销有什么意义呢?
抖音没那么容易火,而且抖音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
后来呢?
每一个平台,每一个赛道,跑到后来,都是王者之间的对决。
从幼儿园起,就要对竞争有清醒的认识。
要在抖音持续生存,至少变成小p,做pGC。
“要确保在决定性的地点,投入尽可能多的兵力。”
能10个人打1个人,就不2个人上。打架不怕人多;要赢,首先要敢于压倒性投入。
兵力原则,在抖音一样适用。抖音是“内容第一”的。
好的内容,在抖音上,媒介成本不仅可能是0,还可能是负数——媒介倒贴好内容。
微视也在这么干,补贴30亿给内容生产者,1000个赞,给几千块奖金。
所以,商战兵力优势原则,在抖音阵地上,可能主要体现为:
如何实现压倒性的【内容兵力优势】
问题是:如何建立持续的、强大的内容产能?
2
抖音内容运营方法:
打造爆款内容的8个模板
内容产能的第一步,是建立内容价值模型。
决定内容商业价值的,主要是三个参数:
持续度:一套方法管多久?
原创度:能多大程度自己生产内容,而不是找美国进口,进口可能会被掐死。
要实现持续生产,持续生产优质内容,甚至原创内容,最关键的是什么?
是找到“武器图纸”,按照武器图纸,分解零件生产,组装,才能建立大规模的内容流水线。
初进抖音的用户,最开始可以持续使用的方法:
1、搬运法
怎么搬运?
1)从其他视频网站、国外视频网站搬运
现在甚至有可以帮助你搬运时,去水印的“第三方工具”了。
3)从电影、电视剧里搬
把火的段子,再来一遍。
马云火,做一个蹭马云的号,放马云视频,然后说:他年轻的时候普通(或不普通),现在富可敌国……所有奋斗的小伙伴,请给他点赞……
坏处:对品牌商和希望长期玩抖音的”战略派“(相对于”投机派“而言),这种方法上不了台面。
即便搬运派,也迟早面临搬完,不让搬的问题,所以,要有新方法。
2、模仿法
模仿法也很简单,主要动作如下:
1)随机模仿:看见什么视频火,自己照样子拍一个;比如昨天群友发的”暖羊驼“发传单,就是模仿法的作品;
2)系统模仿:找到对标的账号、IP,抖音内外均可,分析其经典桥段、套路,不等它在抖音火,就模仿拍摄一个,放进来。
各位须知“模仿是抖音的灵魂”,你一旦走上模仿法的坦途,瞬间就会找到“抖音感”。人家海草舞,你也海草舞;人家地铁抓手,你也抓手。霎时融入抖友行列,犹如混迹广场舞群体之中,曲调节奏,尽情摇摆,其乐融融也。
地铁抓手模仿作品:
各位掌握了模仿法,有几个好处:
1)融入抖音,抖感强劲;
比如这只暖羊驼,本身就是产品;暖羊驼,当然也可以把昵称设置为商标。
各位抖友一旦用好了模仿法,必然渐入佳境,甚至沉醉其中,不愿自拔。
然而,一部分不满足于此的抖友还会问:难道我们就要一直模仿吗?难道我们就不能再进一步吗?
好问题。
接下来,介绍在模仿法上更进一步的四维还原法。让你从对爆款视频的简单化妆型模仿,走向灵魂深处的相似与共鸣。
3、四维还原法
模仿法,只能形似,难以神似;而且就事论事,往往举一反一。
而四维还原法,堪称模仿法里的战斗机。让模仿深入灵魂和骨髓,不仅模仿对方的表皮,还能模仿的心肝脾肺肾,大脑灰质层和沟回。
对爆款视频的1次【四维还原】,就能让你找到10个、100个制作类似案例的灵感……
我们用前两天讨论过的杜子建抖音来举例。杜子建760万粉(5月30日14点27分数据),28个抖音作品,最高赞的一则是499万赞(5月30日14点27分数据)。
这则作品如下:
怎么深入模仿杜子建的第一爆款呢?
四维还原第一步:【内容还原】,把整个视频,用文字描述一遍。
我现场手写这一段如下:
【标题】
@杜子建
第一个让你孩子抬不起头来的是谁?
【音乐】
杜子建自己创作的原声(同期声为主)
【画面】
杜子建,中近景,构图到胸口,坐姿,左前侧对镜头,双手交叉,黑色毛衣,背景为书柜门,虚化;
表情严肃,频频点头,眨眼,做交流、训斥语气;
【台词】
孩子要鼓励教育,要积极培育
一定是赏识教育,赏识成长
父母都不赏识他,每一天都侮辱他、羞辱他,比较
恨不得让自己的孩子每天都低头过日子
第一个让孩子抬不起头来的
一定是父母
关于这一分析方法,我们团队叫【三维事物的一维展开】,说人话就是:
用文字把事物抽丝剥茧地,完全描述一遍。
类似三体里,三维世界跌落二维世界的方式。
在降维展开过程中,无数细节会被记录并展现出来,信息量得到完整呈现。
经过对杜子建这个爆款视频的【内容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模拟对话的话,杜子建在对谁说?
他说了什么?(以及更深入的:为什么采用这种语法结构?老何的分段,基本是视频的原有分段法)
说完之后,预期谁会产生什么反应?
看看抖友们,看了这个视频什么反应。
我们所需要的用户反应,在回复里已经有许多一手信息了,在这5万条回复里,去找代表性的,一条条拿来吧。
1)绝大部分回复的用户是孩子;
2)他们最想做的事情是:如何让爸妈(不经意地)看到这个视频。
现在问题来了:你是否看出来杜子建在使用什么公关方法了?
如果还没有,我们继续深入进行第三维还原——【身份还原】。
通过对真正听众、点赞回复用户的身份反查,找到他们是谁,他们关心什么,他们为什么关心这个爆款视频。
这才是抖音用户的真实平均年龄啊。
这才是杜子建老师真正的沟通对象啊。
那,杜子建为什么还要用对【爸妈】说话的口吻,来说话呢?
为什么呢?
来,看官们给个答案吧。
接下来,让我们进行【四维还原】的最后一个维度:揭秘杜子建策划团队的【策划逻辑还原】
1)这个视频说给谁听的?
给抖音主流用户啊。
2)主流用户是谁?
13-17岁的孩子啊。
3)说什么给他们听?
他们在乎什么说什么啊。
4)怎么说他们最爱听?
帮他们说心里话,说他们想说不敢说的话。
5)那什么话他们想说不敢说呢?
对父母、老师等成年人的不同意见呗……
各位,看到这里,你能够制造100个这样的视频了吗?
小提示:杜子建在这里,用表面朝着父母说,实际朝着孩子说的方式,打造了一枚社交货币,这个货币,适合由孩子送给父母。
如果没有社交货币法,这个视频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比如下面这个:
湖南台的钟山老师,这个操作模板和杜子建一模一样,对象也是10岁出头的抖音用户,话题抓的是:一胎、二胎矛盾。
但是,社交币不到位,流量差一倍。
我们再回顾一下【四维还原法】:
1)四维还原法,目标不是对爆款内容进行表层模仿,而是【还原策划逻辑】,有了策划逻辑,你尽可以自己做10个、100个类似的视频出来;
用【四维还原法】,你是否能够做到:
1)看每一个爆款视频,看到骨髓里?
2)每个爆款视频,给你带来10个、甚至100个创意点?
有的群友可能已经可以做到通过【四维还原法】,批量制造100,甚至101个创意了。
也有的群友可能有点懵,没有找到路径。
那怎么办呢?
办法是下一个方法呀,帮助大家从【四维还原法】走到100个创意的第4个方法:
4、场景扩展法
比如,围绕10-18岁的孩子,可以进行如下扩展:
1)画出9宫格;
2)以孩子为核心,列出8对核心关系;
3)再用8对关系为9宫格核心,画出8个常见的、最好有冲突的沟通场景;
4)基于8*8=64个场景,每个场景规划3段对话。
对于10-18岁孩子,我们很容易得到第一层核心关系:
家长、老师、同学、(表)兄弟姐妹
8个关系,还差4个呢?
在4个核心关系中,会有衍生的第二层关系
如图示例,这样,第一层的【场景扩展】就完成了。
我们继续第二层。
围绕【孩子和家长】,有哪些主要的一级场景呢?
围绕一级场景,我们继续填写二级场景:
围绕8个二级场景,每个找出3段对话,比如做家务:
拖地对话、洗碗对话、洗衣服对话。
角色之间的冲突关系,会在每一个场景里体现出来;从生活中,或者网络上抓到这些内容,开始创作吧。
慢慢的,你会从觉得内容不够,到感觉创意太多的。
以上是【抖音内容工具】中的前4个。
【抖音内容运营】的【初级方法论】一共8个:
前4个用来扩展我们的内容创意面积。
后4个用来深化创意质量,推动抖友互动。
【抖音内容运营模板】,涉及到抖音平台及抖音用户的特点:
1)短视频,新人只有15秒;
2)抖音大多数用户没有太复杂的操作能力。
让抖友能一看就会,拿来就用,是这套模板开发的关键。
5、代入法
品牌商做抖音,包括有人说汽车4S店做抖音,房产中介做抖音,风景区做抖音(是否想起了僵尸桥)。如果天天换模板,换外景,换机位,换剪辑,是不是会人仰马翻?
那又要制作新抖音视频,怎么办呢?方法是,换汤不换药的代入法。
比如僵尸桥,大家看看这个。
僵尸桥系列的几个特点:
1)风景区的营销;
2)僵尸造型很惹人注意;
3)晃桥的桥段不变,每次变化里面的搞笑细节:游客反应、搞笑IP……等等;
4)主号小号体系发布,扩大流量推荐命中率。
僵尸桥的玩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你们的品牌、产品,如何使用这个方法呢?
大家想一想,最好在下午就产生出一系列创意出来。
创意并不神秘,创意就像刨土豆,一刨一串。
抖音的玩法特点是:
1)竖屏,视觉呈现;
2)15秒讲清楚。
所以,要想象自己:把你生意,如卖车、卖房、卖混沌、卖课、卖保险的场景,浓缩出来一个【15秒竖屏版】,在这里创作。
拿卖车来说,有什么场景可以提炼出来【15秒竖屏版】。
先给卖车构建一个【代入法】的场景,可以让团队在这个【画框】内,不断代入各种元素,实现轻松创意复制。
大家想想,卖车,有哪些环节好玩、有趣、有冲突?
你觉得哪里能够找到【15秒竖屏冲突场景】?
老何目前找到的答案是:可能哪里都可以找到。
发传单可以有冲突啊——花式发传单
到店接待有冲突啊——新来的小姐姐这样接客人
询问讲解更有冲突啊——难缠顾客的花式提问啊
价格谈判更有冲突——顾客这样砍价,没有见过……或者翻转过来,如何去4S有效砍价……当你砍价的时候,销售顾问心理在想啥……
交车仪式冲突?有啊——如何轿车有【仪式感】?换着方法来体现顾客交车的尊贵……
用一句古话说,那就是:一入抖音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只要没节操,创意大把捞。
昨天有人问,房地产中介怎么做抖音?
用【代入法】构建场景模板啊。
顾客看房,有哪几个步骤?
预约房东第一次见面,可以做成【房东奇葩见面会】
一开门,一点头,一搭腔,多少戏精乐呵呵;一关门,一送客,一回访,多少桥段可回眸。
俗话说的好,不怕方法老,只怕不能搞。
【代入法】操作要点如下:
1)画出顾客接触的路径;
2)找到【15秒竖屏冲突场景】,做成【画框】;
3)在画框里,不断更换背景、场景、人物,代入IP、宠物、梗……
4)享受简单自己做创意的过程吧。从此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视频创意啦……
看房画框如果没有创意了,可以带宠物看吧?把抖音火的猫、狗、会飞的鼯鼠、乌龟,一只只带过去看嘛……
【代入法】是创意方法里的清凉油、万金油、大豆油,普普通通,朴实无华,但是真心好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创作写稿,家中常备。
但是诸位如果认为,这就是【抖音内容模板】最重点的话,那你:就错了。
6、翻转法
既然是抖音方法论,抖音15秒视频,如何更加出彩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大家都熟悉的戏剧方法——翻转法。
难道大家做视频的时候,不想试着来一场【翻转】吗?
仪式感系列为什么火?翻转,反差。
翻转生对比,对比生反差,反差生情绪能量,情绪能量生动作冲动啊——神经系统生化反应到达一定阈值,必须用行动来释放,以形成平衡。
上面【暖羊驼】发传单,小翻转,踢你一脚。
小翻转生小能量,你会小小笑一下。
但是如果羊驼踢的时候,娇喝一声,“去你的!”
被踢男子听此温软声音,掉头过来,扛着羊驼就跑……会如何?
羊驼男朋友从画框右边发现,拎着几只小羊驼就追,又如何?
简单来看【翻转法】,无非是:
1)找到一种参照;(吃西餐)
2)用最反差的方法来表演这种参照;(吃馒头)
4)为翻转动作取一个【翻转感】的好名字。
后翻案例:
前翻,如【仪式感】。
光练不说傻把式,光说不练假把式。
还是用网友的卖车案例。
什么车最低档?
——运送水泥渣土的手推车。
就把这个,往最高档做。(大家看过这个视频吧)
什么房子最高贵?郊区带10亩花园、私人马场的独栋别墅。
谁来买?农民工。农民工中奖买别墅看房。
如此这般,翻转不难。
翻转法的高级使用,是翻转加翻转,一翻、二翻。
由于抖音15秒,60秒限制,此法知道即可,能用也行,不必强求。
是为抖音内容第6招——【翻转法】。
此法如能用,视频最好用上,对于扩大点赞,确有奇效。
如果大家认为【翻转法】是“后4法”的核心的话,那就错了。
7、嵌套法
第7个方法,是用来解决抖音视频的3个问题而诞生的:
1)信息量单薄;
2)用户缺乏吐槽点;
3)视频缺乏耐看性。
这个方法,就是——急剧增大信息量的嵌套法。
大家都看过一个视频,男的哇哇说,背后女崇拜地看着他……
抖友就说:呀,那女的爱上你了……槽点在女生身上。
要达到这种效果,可以用【嵌套法】:
1)制作一个故事脚本;
2)制作第二个故事脚本;
3)通过一个嵌入点,把,把第二个故事脚本中嵌入第一个脚本;
4)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无穷……
嵌套法故事里套故事,信息量立即翻番。15秒视频,就值得多看几次。
我们来试试:
1)男主角面对镜头读经典台词;
2)女主在后面崇拜地看着他;、
这是2层嵌套。还能继续嵌套吗?
当然可以。
3)路人/同事,从背后走过,飘来一个眼神……
还能嵌套吗?
你可以接着试下去。
我就是那个老公,顶我上去!我看你还在不在开会!不要以为我大你几岁就不用抖音!
还可以。
【嵌套法】,介绍到这里。
无穷嵌套,乐趣无穷。小心玩得太嗨。
那【嵌套法】就是【抖音内容运营8招】最厉害的方法了吗?
并不是。
8、动作刺激法
抖音做内容,图什么?
【抖音内容运营8招】最后一招:动作刺激法是收官方法。
前面所有方法,都是为这个方法服务的。
没有这个方法,就没有最终成果。
问题:
1)如何准确刺激抖友看完(甚至重看)?
2)如何准确刺激抖友点赞?(有人是骗赞?)
先说第一个,刺激抖友看完、甚至重看。
看完的动机是什么?
1)最后一句更精彩;
2)看到最后一幕我哭了;
3)结尾简直不能相信;
4)5个方法,第5个太绝了
5)有这6个特点,你就老了……
这些估计抖友都比较熟悉了,抖音套路。
让网友重复看一个视频10遍,可能吗?
可能,只要有方法。
要让网友看10遍视频,要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什么【钩子】能够吸引网友,不停地看?
2)如何放置这个【钩子】,既要可以找到,又不能第一遍、第二遍就找到?
3)如何设置趣味互动,让找到的人有成就感?
什么钩子?
当然,最牛的钩子,是你创作《大话西游》的经典桥段;这个难度太大,不具备可复制性,即便周星驰自己,也难以重复;
那,可以用什么钩子呢?
怎么放置钩子呢?
抖音可能也有这样的套路。比如,有的魔术视频,你要看几遍才能看到问题所在。
从重复播放上看,魔术视频,留下小bug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强化互动。
如何激发抖友点赞?
点赞动机有:情感宣泄,自我认同,做个记号等几种,准确激发这个即可。
比如,裙子是黑的还是蓝色的?
有互动的需求,让他感觉到可以接触抖主,有产生交往的可能性。
以上部分,需要制作成细化表格,不断丰富完善,其格式如下。
要不断积累——准确刺激用户产生动作的方法。
事实证明,积累方法不难,那什么难呢?
真正难的是:
1)选择刺激方法,编排到一个视频里;
2)方法不在多,管用就好;过犹不及;
3)如何让这么多“套路”的视频,看起来不套路?如何去套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