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重要的一项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房子,大多数国人对于拥有自己的房子,似乎有种执念,只有自己的房子,似乎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家。
而现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改革,围绕房屋产生的税费也逐渐增加,网络上也有热议的话题,当父母逐渐走入人生的暮年,留下的房子准备过户给自己的子女时,到底选择在世办理更节约费用,还是过世办理更省钱?
也许这个话题比较沉重,或多或少看了都有点不舒服,但是从理智的角度看待问题,房屋过户不是一件小事,因为涉及很多手续,还涉及隐形的法律问题。
中国人都会代代传承,老一辈人的财产包括房子,自然都会留给自己的子女继承,当然极个别的特例,不在这个话题的讨论范畴。
那么在继承老人的房产时,究竟是在世时办理好,还是过世时办理,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和利弊,不能单纯说哪一种更好,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希望高堂健在,家庭和睦热热闹闹。
一旦父母不在,就真的成了隔在自己和死神之间的那扇窗帘不见了,人生的暗色和莫名的悲凉感,会不经意间倏然出现,因此很多人在面对继承老人的房屋问题时,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
当然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在世就把房子的归属明确,很多家庭如果子女多的话,会出现一些因为分配房产而产生异议的不和睦声音,甚至也因此会闹出很多家庭矛盾。
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这种父母经手办理的方式,自然是更便捷和更省事的方式。
但是父母健在时办理过户,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和过户的费用,同时要签署赠与合同,并且有的特殊情况还需要具体的公证文件。
这种过户方式,和正常购买房屋时的过户流程区别不大,也存在一定的房屋税费,但是又有不同,因为存在无偿赠与的性质,也需要缴纳契税。现行的契税标准是房屋价值的3%,此外还有印花税,工本费,杂费等,存在贷款的房屋,还需要银行办理几个流程,可能会有一定的手续费。
但是这个赠与情况,和房屋正常的买卖不同,因为价格需要进行评估,并不是按照交易价格来交税,因此这种评估的房屋价格,会比正常市场价格要低。所以产生的税费较为合理,不会比正常购买房屋的税费更高。
举例来看,网友过户父母的一套上海价值一千万的房屋,契税需要缴纳30万,其他的费用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可能还要接近10万,因此这套房屋过户到这位网友名下时,整个的过户成本,需要40万-50万左右。
但是继承遗产方式的房屋过户,国家规定有税费免征额度,每个人的免征税额现行标准是20万元,由此可见,继承房产的市场价格不是特别高的话,能够不用缴纳税费的情况更为常见,即便是继承一线城市的高价值房屋,需要缴纳的税费也更节约一些。
按照刚才举例的上海网友继承一千万价值的房屋,多个子女继承的情况下,减去需要缴纳的免征税,每个人承担的办理成本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一个独生子女继承千万元价值的房产,需要缴纳的税费也会减去免征税额后计算。
随着国家对于房产继承税费的政策出台,对于房产继承等问题,人们的认知也越发理智,会根据情况做出更合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