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依据这个榜单的数据,人们可以了解全球最大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通过纵向年份和横向行业的比较,人们既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大公司的兴衰,也可以了解公司的销售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生产效率等经营质量的变化。与此同时,深入到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可以揭示大企业群体分布的变化。对中国读者来说,尤其是可以借此深入了解中国和世界大公司的竞争趋势、优劣势和潜在差距。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比上年上涨8.4%。进入排行榜的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86亿美元跃升至309亿美元。但是,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减少6.5%,约为2.9万亿美元。

沃尔玛连续第十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沙特阿美首次上升至第二位。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继续位列第三。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是亚马逊和中国石油。

在世界500强整体利润下降的趋势下,仍有很多公司实现了利润大幅增长。在盈利方面,沙特阿美利润增长了51%,以约1,590亿美元的利润位居利润榜榜首。利润榜前五位中有三家科技企业:苹果公司位居利润榜第二位,利润超过998亿美元;微软利润同比大增114亿美元,以727亿美元的利润上升至利润榜第三位;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美国邮政分列利润榜第四、第五位。利润榜前十位中的两家中国公司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其中工商银行的利润超过535亿美元。

上榜中国企业数量增长停滞,多数排位下滑

今年,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2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上榜企业数量近15年来首次下滑,比上年减少一家,为135家。作为对比,美国今年共计136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12家,重新超过中国大陆的上榜公司数量。但是,两者仍然一起形成双头并进的局面,在大企业数量上共同领先全球其它国家和区域。

贸易、疫情和战争三大事件改变了全球经济,全球产业链开始了全面重构。外部的经济、政治、军事冲突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经济以及中国企业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到进入排行榜的中国企业。

此次,135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的企业中,除去7家新上榜企业,以及4家位次不变的公司,有35家企业位次上升,但是89家位次下降。换言之,在可计算位次升降的128家企业中,69%的企业在排行榜中的位次下降了。其中,行业分类下的所有大陆上榜公司排位均有下滑的包括:商业银行(9家)、保险公司(7家)、航天与防务(5家)、建材(2家)、邮件/包裹及货物包装运输(2家)等。除了新上榜的立讯精密以外的5家电子、电气设备公司,以及除了新上榜的美团以外的3家互联网公司排位也都有下滑。整体排位均未下滑的行业仅有公用设施行业(3家)。此外,4家化学品公司,2家运输与物流企业排位都有不小的提升。

新能源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两匹黑马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没有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达到上榜标准,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有了9家中国汽车企业,跻身全球最大汽车企业行列。值得注意的是,在这9家企业中,中国企业实现新能源车技术创新与突破,出现了两匹黑马。2022年度,比亚迪以其新能源技术优势,销售收入达到630亿美元,从2021年度排行榜第436位跃升到2022年的第212位,是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而宁德时代以其48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第一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就达到第292位。

上榜中国企业盈利不及排行榜平均水平,仅有4个领域企业销售收益率超过5%

中国142家上榜公司2022年营收总额超11.7万亿美元,相比去年145家上榜公司,营收总额提升1.7%。但是,美国企业平均利润是80亿美元,上榜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平均数为39亿美元,不到上榜美国企业的一半,也未达到全榜单500家企业的平均利润——58亿美元。

中美互相依存

从榜单可以看出:外国企业不可能与中国企业完全断链、脱钩,中国企业同样不可能与全球企业脱钩。中国有20家企业集中在工业材料领域,生产钢铁、有色金属以及建材。美国上榜企业中仅有一家公司在工业材料领域。美国企业显然需要中国企业的金属材料。事实上,中国的金属材料以各种形式(产品或原材料)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

反过来,美国企业的零部件提升了中国企业产业链在全球地位。上榜美国15家高技术企业不少与中国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尤以芯片、计算机软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

王志乐指出:中美双方企业积极促进,双方政府加强沟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中美双方企业有可能更加理性地继续合作。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都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此次《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39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有7家中国公司,它们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美团、通威集团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39家公司中,15家是能源公司。由于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德国能源公司Uniper重新上榜世界500强,并高居第16位。(应用商店搜索“财富Plus”安装官方APP,免费获得往年历史数据。)

在净资产收益率(ROE)榜上,家得宝公司以超过1,095%的净资产收益率跃升至首位,苹果名列第二,葛兰素史克集团位列第三,两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都超过140%。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50家公司中,只有两家中国公司——通威集团以42.9%的净资产收益率位列第34位,台积公司则位列第47位。在ROE方面,中国公司中排位前10的是: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台积公司、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利润率榜上,美国邮政凭借高达71%的净利润率高居榜首。受益于海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首次上榜的德国航运公司赫伯罗特位居利润率榜第二位,利润率高达49.3%。台积公司则以43.9%的利润率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上榜公司中利润率排前十的公司,除了台积公司和腾讯外,全部是商业银行。

在排名位次的变化上,今年上升幅度最大的是TDSynnex公司,跃升236位,位列第215位。比亚迪是排名上升幅度第二大的公司。其余上升超过50位的中国公司有: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敬业集团有限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台积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共有32家公司未能实现盈利,亏损榜中排名第一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其亏损额超过228亿美元。另外三家亏损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分别是Uniper公司、韩国电力公司和法国电力公司。能源成本的持续走高,造成榜单中不少能源和公共事业公司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今年上榜的互联网公司增加至8家,中美各占半壁江山,分别是:亚马逊、Alphabet公司、京东、阿里巴巴、MetaPlatforms公司、腾讯、美团和Uber。其中美团和Uber均是首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前6家互联网公司,除Alphabet保持不变外,今年在榜单上的名次均有下滑。

榜单看点

沃尔玛连续第十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也是自1995年以来第18次登上该榜单。

中国(含台湾地区)142家上榜公司2022年营收总额超11.7万亿美元,相比去年145家上榜公司,营收总额提升1.7%。

中国上榜公司利润总和为5,618.6亿美元,美国上榜公司利润总和为10,882.7亿美元。

榜上共有118家国有企业,其中超过三分之二公司的总部位于中国。

日本今年共计41家公司上榜,相比2022年的47家,减少6家。

此次《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39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23家为新上榜公司,16家为重返榜单的公司。

中国(含台湾地区)的142家上榜公司、美国的136家上榜公司,以及日本的41家上榜公司,占据上榜企业数量的64%,以及营收总额的68%。

来自北京、东京、纽约、首尔和上海的上榜公司,占据上榜企业数量的1/4。

银行(42家)、保险(42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34家)、石油炼化(32家)、金属(24家)行业的上榜企业数量最多。

三家上榜企业的利润增长超过1,000%,其中,阿斯利康利润增长2,836%。

排名第15位的大众公司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排名上升35位至第102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

THE END
1.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前十概览,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前十概览,TOP10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前十名概览: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它们拥有丰富的土地储备、成熟的开发经验和良好的销售业绩。这些房地产公司在住宅、商业、办公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且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其排名及具体信息反映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https://www.wfhengfa.com/post/7033.html
2.2024年1特别声明: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4年1月1日-11月30日期间销售的商品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中指数据CREIS(点击查看)在各地的销售监测数据,并参考当期总体经营情况和推盘去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少数没有在监测范围内的城市或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经课题组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https://www.kttne.com/caiyixin/15613.html
3.2023年17月贵州省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排行榜2023年1-7月贵州省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排行榜 2023年1-7月,贵州省TOP20房企销售金额为275.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9.4%,销售面积为354.25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3.19%。TOP20房企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延续双增长态势。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https://m.loupan.com/gy/news/202308/5125606/
4.房地产市场表现如何?问答集锦2023 年,全国住宅交易总额 17.4 万亿元,其中二手房交易额 7.1 万亿元,占比41%,较2021年上升 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3980569500963
5.111月北京商品住宅销售排行榜:共成交32690套,同比下跌28.4%2023年3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22912套,站上高点。此后,二手房的月度成交量开始下滑,单月的成交量一直在1.5万套以下。一直到今年7月,单月成交量终于站上1.5万套。8月、9月成交量在1.4万套。10月、11月成交量继续上行。 据CRIC数据监测显示,2024年11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含普通住宅、别墅,不包括共有产权房)新增http://mp.cnfol.com/48444/article/1733819431-141593922.html
6.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前十,行业格局与市场洞察,中国房地产公司TOP101、行业整合加速:随着政策调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房地产行业将加速整合,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公司将凭借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品质竞争成为主流:随着消费者对居住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品质竞争将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公司将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 http://hbyilian.com/post/8874.html
7.改善盘“以质争量”刚需盘“以价取胜”支撑市场回温2024-12-11 09:23·乐居好房 2023年全国楼市市场热度稳中有降,全国百城商品住宅成交规模低位筑底。CRIC数据显示,2023年百城新房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同比分别降10%和5%。 进入2024年,前三季度成交延续筑底行情,跌幅收窄,整体呈现弱复苏走势。9·26政治会议提出“止跌回稳”之后,在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动下,整体市场开始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6958736310010406/
8.2023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7月业绩同环比双降,累计增速由正转负 2023年7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04.3亿元,单月业绩规模创近年新低。单月业绩同环比双降,环比降低33.5%、同比降低33.1%,同比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累计业绩来看,1-7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4124.4亿元,同比降低4.7%、累计业绩增速由正转负。整体来看,目前市场需求和https://m.news.leju.com/news-7091805272544689477.html
9.2023年11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海量地产行业报告实时更新,免费阅读各类政策解读、住宅市场、商业市场、土地市场、特色地产、指数研究、房企研究、物业研究报告,以专业的视角带您洞察地产行业。集中指研究院多年研究成果之精华,囊括4万+份优质地产行业研究报告,专业角度、深度解读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64437.html
10.2023年19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房产资讯2023年1-9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展望:在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提升以及去年低基数效应显现背景下,预计四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 政策方面,9月,监管部门逐步落实前期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各地加快落实优化限购限贷等政策,提振市场信心。27日,央行在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中再次强调“因城施策精准https://news.fang.com/open/48369297.html
11.图解:2023年17月福建省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图解图解:2023年1-7月福建省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日期:2023-08-23 16:38 来源: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量: 分享: 打印 关闭 省政府部门 省内行业 省外行业 隐私保护|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访问排行 网站标识码:3500000024 闽公网安备 35000899002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闽ICP备05022544号 https://zjt.fujian.gov.cn/xxgk/tjxx/sjtj/202308/t20230825_6236990.htm
12.华强产研电子产业运行动态观察2024年1月半导体调研机构TechInsights公布了2023年全球头部25家半导体企业的排行榜,以销售收入为依据。这25家企业总收入5168.2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前十名总收入3577.77亿美元,下降9%。 台积电与英特尔排名前两位,但收入分别下跌9%和16%。英伟达在AI浪潮下收入翻倍来到495.65亿美元,排名从第八飙升到第三位。三星2022年排https://www.eet-china.com/mp/a287883.html
13.2023年1总量方面,1-7月新增货值、总价和建面百强的总额分别为116655亿元、8270亿元和7278万平方米,拿地金额百强房企的投资力度同比下降20%,投资力度的收缩幅度较上月更甚。2 63%新增货值集中于TOP10 百强拿地销售比0.16 集中度方面,7月末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总量的63%,其次11-20强房企占比达15%,而后50强房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03412114274368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