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搜索框,UI,UX交互,用户体验,响应式设计,网页
第一章搜索框-默认状态
第二章搜索框-光标触发的状态
第三章搜索框-搜索中的状态
正文:
搜索框简单吧,也就输入框+按钮。但是就那么点小元素,里面也是注满了无数的小心思,死光了无数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的脑细胞,只是为了让交互更流畅,产品体验更好。
搜索框的默认UI/UX样式,取决于网站的业务性质,取决于搜索功能的重要性,取决于页面布局。
搜索框的位置放在哪里,取决于搜索功能对于网站的重要性。
N年前,就有很多小伙伴引用过如下研究报告了,我重复下吧。
DawnShikh与KeisiLenz的研究:展示了在142个参与者的调查中,网站搜索框的期望位置。研究发现,对用户来说最方便使用的地方是网站的左上角与右上角位置。用户可以使用常见的F形扫描模式轻松找到它。
如图,搜索框要放置在网站的右上角或者中间位置,这是用户所期望的位置。
目前大部分网站在UI布局搜索框时,也是大致遵循这个规则的。但总体来说,搜索框的位置,还是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那么,分别讨论:
页面-居中
为啥居中?当然因为对于网站,搜索是核心功能。如果没有搜索功能的话,业务几乎无法开展。它最最最重要啦!
1)绝对居中
这种一般适用于搜索引擎的首页。页面基本就是一屏,搜索是最主要功能,其他内容不重要。
比如Google,百度。
Google的界面就相当干净清爽。嘿,我就是纯搜索的,赶紧搜呗!
百度,可以只显示一个搜索框。
如图所示的搜索框下的大块资讯,是可以在设置中隐藏的,不想看,关掉就好。
2)相对居中,垂直略靠上部。
适用于数据库网站的首页。
因为数据库的数据量动不动就是千万、上亿的,搜索是极其重要的功能,99%的用户都是带着目的来的,直接通过搜索找数据的。搜索框需要极其醒目,需要占据首屏大部分的位置。
但考虑到数据库网站的首页也需要展示其他信息,来增加用户粘性,一般会有好几屏,比如最新信息,热点信息之类的。这些就放在搜索框大区块的下方了。
比如官方司法权威网站-中国裁判文书网,全国的1亿多个案件都在这个数据库里,供免费查阅。搜索数据是核心功能,因此搜索框最醒目,占首屏大部分位置。其他信息依次往下布局展示。
页面-顶部居中
为啥顶部居中?因为网站业务中,搜索是重要功能,但不是全部。不用夸大显示,但顶部的居中好位置要留给它。
一般适用于电商平台,资讯平台。
用户场景:
如果用户是漫无目的的瞎逛,可以随便浏览页面中提供的大量信息。
如果用户是有目的的找某个商品或信息,也能很容易的在页面顶部找到搜索框,定位目标。
比如,电商平台-京东
比如,视频平台-Youtube
看到了吗?顶部中间,不太显眼的那个灰色搜索框。
页面-顶部右边
为啥顶部右边?因为网站业务中,搜索只是辅助功能,居中这么好个位置没必要,放右边看得见就行了。
比如,Dribbble
Dribbble,设计师都知道。一般大家都是去随便看看找灵感的,浏览信息是重点,搜索功能不太重要,放边上就行了。
比如,小米
提问:有同学会问,嗯哼,这是电商网站呀,要卖产品呀。为什么不像淘宝京东一样放顶部居中呀?
回答:因为,这是品牌自己的平台呀,就那么几个品类,在顶部导航条内,侧边导航条内都已经展示得清清楚楚了,鼠标点点就行了。搜索是次要的功能。
顶部的品类导航条本身就能帮用户找到产品了,可以直达分类页面,是非常重要的入口,也是重要的产品宣传,需要放在顶部首行的位置。
搜索是辅助功能(此处相信小米的PM是分析过searchusage的),放在次要位置就可以了。
不需要同时突出搜索框+品类导航条,来增加用户的选择成本。
另外,要是搜索框居中了,那展示品类的重要导航条就得布局在第二行。Web/APP的第一屏都是黄金位置,能省一行是一行。
其他
1)可以放logo的右边。
比如google的搜索结果页
从设计理念上说,google的搜索框和logo放在一起,也能组成品牌和搜索引擎之间的强关系。即google=search.用户们不也早就说,“你google一下”,而不是“你搜索一下了”嘛!
从UI上说,搜索引擎的内页一般只有列表,这样搜索框也能和列表左对齐,布局清晰。
2)其他位置,根据情况判断。
搜索框的宽度(包括inputbox+searchbutton),同样取决于搜索功能的重要性。其中,大概率取决于上文所述的搜索框的位置。
其次,也需要考虑输入的关键字的字符数。
另外,根据整体布局决定。
一般情况下,220px<宽度<650px。请注意,这是建议的相对值,不是绝对值。只表示搜索框在大部分Web中的情况,具体需根据自己的页面情况调整。实际应用中,也有搜索框最长到1000px的情况。也有比220px更短的。
根据搜索框在页面中的不同位置,搜索框宽度分别如下:
如果搜索框位置在页面居中,那搜索功能也极其重要,那当然宽一点。
比如上文提到的google,百度。搜索框宽度通常固定在650px以内,保证在所有分辨率中都能显示全。也保证了可显示的关键字字符数大于60个(即60个字母,30个中文字),大大的足够了。
如果搜索框位置在顶部居右,那搜索就是辅助功能,那当然短一点。
具体宽度,需要考虑顶部UI布局情况。但一般不小于220px(大概数值,自己平衡).不然就不太方便输入关键字了,或者关键字就显示不了几个了。
那如果搜索框位置在在顶部居中呢?则可长可短,根据业务情况和页面布局判断。
如果为了用户体验好的话,搜索框宽度也需要考虑「响应式设计ResponsiveDesign」。
既然都说到「响应式设计」了,那么就提一下吧。
概念:
响应式设计(ResponsiveDesign)是页面布局可以「响应」不同尺寸屏幕的设计方法。通常我们说起响应式设计都是针对网页设计的。同一个页面,随着屏幕尺寸的改变,自适应地改变页面布局。
通俗来说,这个网页就可以自动适应手机,平板,和电脑的各个分辨率。用户在各个设备上浏览这个web页时,页面布局和交互都是自动调节的,相当舒适。
以页面中的单个功能区为例:
Tips:做响应式设计,需要公司舍得投入资源,因为涉及到很多额外的工作量。最起码有以下:
为啥3套?因为针对分辨率需要做2个节点。我司一般是792px 好了,响应式设计就大概讲一下吧。不然又能写好几页。收~ 以Youtube为例,大家可以感受下搜索框的响应式设计。 搜索框的宽度是会自动调节的。最小的时候就一个放大镜图标(此时为适应手机分辨率),但最宽也就是固定到640px,不然太宽了,输入关键词时,搜索按钮离得太远,点击也会很不方便。 搜索框的按钮样式,同样取决于搜索功能的重要性。也需要平衡整体页面布局。 按钮样式大致情况,如下图所示: 具体怎么应用,详见后文: 有些Web中的搜索框,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就会做简化。而不是整个显示,这个需要根据情况决定,就是——随机应变~ 比如,Apple官网,只显示一个放大镜图标。 此处跟上文提到的小米官网的情况类似。商品品类就这些,导航条突出品类,搜索功能弱化。 但苹果在此处更弱化了搜索,只放一个放大镜图标。(从UI上看,目测是由于导航条中品类太多,放不下搜索框了。)等用户点击了放大镜图标后,才使用CSS/JS特效,滑动显示完整的搜索框,且居中显示。 再比如,Airbnb爱彼迎,全球民宿短租公寓预订平台。 网站中,搜索功能很重要,是用户预定,增加销售的入口。因此需要突出搜索框。 首页,默认显示完整的搜索框。 当页面滚动时,搜索框置顶显示,方便用户查询和预定,增加潜在销售可能。但是这个搜索框的内容太多,硬要在置顶层中全部显示的话,这个始终置顶的层的高度就会很高,会影响用户浏览页面内容。 那么就把搜索框略微简化,相应的高度也就小了。(不建议只放一个放大镜按钮,太弱化搜索功能了。会流失潜在客户,流失潜在销售可能) 搜索框在置顶层中居中显示,点击简化版搜索框后,才动效显示完整的搜索框。 在输入框中可以提示搜索示例,告知网站支持哪些内容的搜索,以及如何使用功能。防止用户一脸懵,优化用户体验。 通常适用于数据库,资讯类这些内容类型较多的网站。 比如,天眼查。(垂直顶部居中的搜索框) 比如,网易云音乐。(右上角搜索框) 基于业务需要,搜索框内经常会有推荐词,方便用户不用输入关键词就可以直达结果。同时,也是一种对商品的促销,对资讯的推广。根据不同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显示方式。 框内 1)单个推荐词交替显示 比如,小米官网 2)多个推荐词同时显示 比如,LexisNexis全球顶级法律数据库中国站 没有和小米一样,做1个推荐词的动态交替显示,是因为用户场景不同。 提示:推荐词可能会大于3个的,比如有8个。那就在用户每次回到首页后,显示一批新的推荐词。 或者,直接显示在框外,如下文所述。 框外 比如,淘宝 如果要针对很多内容类型分别搜索怎么办呢?搜索框怎么处理呢?有很多方法。 按复杂程度,依次进阶如下: 下拉框型 一般用下拉框了,那通常分类对于搜索不是太重要,不用突出显示。 Tab型 如果用tab来展示分类了,那目的通常是: 1)横版显示。比如某房产网站 2)竖版显示。比如知网 搜索框的左侧的3个Tab为内容类型分类。 搜索框中展开的下拉框中是字段,此处一并展示。 3)竖版+横板显示。比如某房产网站 如上图,是竖版分类+横版的两个搜索按钮。 如上图,是竖版的分类+横版的分类。横版的分类还做了2级分类。分类太多,相信设计师们在处理时也挺头大。 回答:哪个重要,就突出显示哪个呗! 以Amazon为例, 搜索框的默认状态讲完了。那么当鼠标点击搜索框,此时还没有输入任何内容,那么光标触发的状态是怎样的呢?通常,根据业务情况,大多数搜索框都会自动弹出下拉框。 我们此处只讨论下拉框中的显示情况。 比如,B站。 比如,Zcool本酷。 比如Zillow,美国知名房产估价网 比如,携程。 携程的业务结构相对复杂,搜索也就相对复杂。搜索项同时也涉及到很多字段/参数,其实也类似表单了。后面有机会可以讲下表单的交互,此处不延伸讨论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逛逛携程。 在搜索框中,一旦开始输入字符,那新一轮的交互又开始了。 目前通用的规则——搜索联想功能,Google已经定义好了。我就不重复写了,如下摘自UXPlanet: Google自2008年以来掌握并实施了“搜索联想”。 交互细节如下: 比如,Google (Google作为搜索引擎的灯塔,搜索交互亮点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这里只举个小例子。) 如上图,不只在下拉框中展示搜索联想的关键词。 还把关键词作为一个词条显示给客户,比如电影,比如品牌。还同时显示各自的参数,比如图片,字段。 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信息,精准定位。 比如,维基百科。 Amazon亚马逊 亚马逊的用户体验也是做到极致了。搜索下拉框除了提供搜索联想的关键词,还按照不同的特殊关键词,提供不同的参数选项,方便用户一步到位,不用再到搜索结果页里做一次筛选了。优化用户体验。 相信此处亚马逊的PM们是做过usage分析的,chair列表页中,应该是“价格”筛选的usage是最高的,并且极有可能用户进入chair列表页的第一个用户行为就是对价格做筛选。PM们就干脆把筛选项放到了搜索下拉框中了。 针对关键词”ipad”,也是同样的交互处理方式,此处是显示“尺寸”区间。 针对关键词“alarm”,下拉框中按照闹钟的不同“功能”,显示“图片+分类“,方便用户直接点击。 「亚马逊篇番外」 大部分的网站的搜索功能,都是需要在输入关键词后,点击“搜索按钮“or“回车”,才展示新的搜索结果页的。(此处不讨论百度中,键盘移动到联想上就刷新结果页等特殊情况) 即一定要有个确认的命令,才触发搜索。这里面有很多考虑。比如: 但,也有个别工具软件中,不用按回车,就实时刷新搜索结果。比如,Figma. 在软件中,都是自己的存档文件,数据量本身就不大。此时边输入关键字,边实时响应,刷新搜索结果页,让用户随时看到自己的文档。这种情况下,不用按回车,用户体验还更好。 以上,终于写完了。 暂时写到这吧,总结太累,但是值得! 最后,附上Amazon贝索斯的原话: 翻译如下:(没有太直译,不然有点拗口) “以用户为中心”有很多优点,但最大的一个就是:用户是美丽的、棒棒的、不会满意的,即使他们说我们的商业很赞,他们表示很开心很满意。但他们其实想要更好的东西,不过他们自己并不知道。那么你的让用户愉悦的渴望,会驱使你代替他们去发明创造。 ——杰夫*贝索斯,2016年给股东的信 额,还是拗口。简单来说,就是: 筒子们,为了让用户高兴,发挥你们做产品/交互的主观能动性吧,自己研究创造去,做个好产品出来。不用指望用户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他们也不知道。 自己研究那怎么试错呢?看来后面我可以讲讲UserResearch,Agile,A/BTesting,WorkingBackwardMethod啥的。 共勉! ------以上,皆为辛苦筹备+整理+码字,欢迎学习。但抄袭必究。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