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我们看到一条条道路被整治,一个个口袋公园在建设,一处处商业或升级或新建,一个个棚户区(危旧房)被拆除、被改造……
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见证的就是迎来部分拆迁、部分改造出新的县前新村!
拆!征收县前新村住宅房屋171户,自管公房单位6家,营业用房4家
沿着大东门街一路往西走,在与方塘巷交汇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县前新村,沿街一侧的楼栋旁边摆放了一块警示牌,写明“拆迁地块,注意安全”。
继续往西走,来到县前新村北侧,沿街的楼栋墙面斑驳,更加引人注目的则是墙壁上张贴的各种拆迁宣传标语,以及大红色的“征”字。
从北门进入县前新村就可以看到住宅楼外墙上张贴的各种文件以及公告,包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南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溧水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补助奖励规定等文件,方便人民群众了解信息。
今年5月8日,溧水区人民政府公布关于溧水区永阳街道县前新村地块城区改建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公告,并征求公众意见。
6月11日,溧水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溧水区永阳街道县前新村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根据宁溧府征字[2020]15号文件可知,本次征收范围为永阳街道大东门街以南、方塘巷以西的县前新村部分国有土地上的房屋。
根据公示的房屋征收补偿实施方案,本次征收范围内需征收住宅房屋171户,房屋建筑面积14598平方米;自管公房单位6家,房屋建筑面积422平方米;营业用房4家,房屋建筑面积352平方米。
产权调换房地点为“新建巷地块”,户型有60、90、100、120㎡四种。具体内容如下:
6月12日,溧水区人民政府官网公示《关于县前新村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评估机构报名信息的公告》。
我在现场了解到,县前新村拆迁工作大约是在国内疫情形势好转的三四月份正式启动,目前已有不少居民搬离、上交钥匙。
房屋老旧、室内漏水、严重发霉!一些居民忙搬家,一些等待交钥匙
我到达县前新村时,这里相当热闹,一些居民正忙着搬家,装载着家具的车辆进进出出。
一位老太太告诉我,她有两个儿子,县前新村的房子是十多年前买的二手房,大约90多平米,每年暑假孙子、孙女们会过来住,春节期间在南京工作生活的大儿子一家也会回来,“最多的时候家里住了8个人,太挤了,后来小儿子买了县前新村8号楼的一套房子,搬出去住了。”
现在,老两口的房子要拆迁,他们搬到了小儿子家住,过来这里也是为了交钥匙。
县前新村北门到公厕东西两边都在本次征收范围内,要拆迁的楼栋基本都贴有标语,一目了然。走在小区里面,听到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拆迁的事情,有的互相询问搬到了哪里,有的调侃以后没有地方打麻将了……
从楼栋外观来看,相比之前跟大家介绍的新建巷几栋要拆迁的房子,县前新村的住宅楼虽然老旧,但并不十分衰败:虽然外墙破破烂烂,还东一块西一块地涂抹了“补丁”,但门窗基本齐全、道路干干净净、生活气息浓厚。
一些楼栋前盖有院子,这些院子显得更加破旧一些。据拆迁小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在对房屋进行评估时,发现内部到处漏水,严重发霉,尤其是顶楼可以说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建于70年代!直击3家自建房,听老溧水人讲述县前新村“前世今生”
实探中,我看到了3家自建房,在与主人家聊天的过程中,听了一段老故事。
南北向并列的两栋自建房占地面积比较广,两位男主人是亲兄弟,每户人家都出租有五六间房,一般300元/月。用来出租的房子大多比较老旧,有几位环卫工人住在这里,空间非常逼仄,堆放了满满当当的杂物,摆放了一张床用来休息。
北边住着的是哥哥一家,听他们的口音可以判断是老溧水城里人,他们告诉我自小就生活在城墙根下,现在住的房子是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至今也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很早之前这里都是平房,后来慢慢扩展,盖了一些楼房,现在附近还有原先水利局、工业局的老宿舍楼。”
老人告诉我,大约在1958年,溧水城里成立了4个蔬菜队,他们属于蔬菜三队,“现在你看到的这些楼房,原来都是菜地。”
两位老人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对溧水老城的发展变化十分熟悉,侃侃而谈,与我讲述了每年阴历四月初一、十月初一溧水城隍庙庙会的热闹景象;战争年代遗留在县前新村的炮坑、天主堂等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消失了……
南边住着的是弟弟一家,他们解放前就生活在这里,“几年前,要录溧水方言,还是喊的我家老头子去录的。”
说起自家房子的历史,老太太告诉我,原先家门口有10棵大树,两个人手拉手都抱不过来,后来请人将树木连根拔起的时候,连带着房子也倒塌了,“你现在看到的一些房屋是之后新盖的。”
老太太表示,自家的房子空间宽敞,还很安静,住得很舒服,不舍得搬走。
这两户人家的西边也有一处自建房,看起来比较新。
自带老年活动中心、公共卫生间!县前新村即将迎来改造,值得期待
我从拆迁小组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县前新村只有部分楼栋拆迁,部分则改造出新。“后期拆除、改造应该会同步进行,一次到位。”下图为待出新改造的部分楼栋:
县前新村属于老小区,有老小区的通病,例如缺少机动车停车位,有些车辆直接停在了禁停的消防车道上;小区景观绿化比较匮乏;设施设备老旧,缺乏户外健身、运动、娱乐的场所;缺少非机动车充电棚,不少电瓶车胡乱地停放在道路上、单元门口。
除了普通的住宅楼之外,小区最南边还有建设于80年代的老房子,有居民朋友告诉我,这是原来农机公司的房子。“房子太老了,希望能尽早整修一下。”
当然了,县前新村里不单单只有老、破的建筑,我留意到,这里有新建的公共卫生间,安排有工作人员定时打扫。
小区里有东门街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虽然外观看起来并不怎么的高大上,甚至有些旧,但是具备丰富的“内涵”,内部装饰充满童趣。
这里有助餐间、理发室、卫生间,多功能厅里面摆放了几张桌椅,设置了一处法治图书角:
多个棋牌室,供老年人娱乐消遣:
体育活动室内摆放了乒乓球台:
最里面还有一间亲子互动室,是小朋友们玩耍的好去处。
有人爆料称县前新村被拆迁的地块后期将打造成停车场,也有人表示可能打造成市民广场等,众说纷纭,暂无定论。
但不管怎么说,旧城区改建就是一个先破再立的过程,将与飞速发展中的城市格格不入的破败建筑拆除、改造,使其重新焕发光彩;或者“变身”成为人民群众更需要的场所,提升居住舒适度。
希望县前新村拆迁、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小区居民尽早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