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不同意,小区开发商、规划部门各有说法
蚌埠新闻网记者陈瑶
近日,有市民通过网络平台留言反映,在建的湖山春晓楼盘1号楼和4号楼之间建了一个大公厕,距离居民楼不到5米,与两栋楼的业主家主卧窗户都非常近。留言市民希望规划部门能处理此事,尽量修改规划,让公厕重新选址,远离居民楼。
业主关于“小区公共厕所改规划”的建议引发热议。小区里到底该不该建公厕?
业主投诉公厕建在居民楼中间
湖山春晓业主在网络留言板反映的问题,记者向建设方和规划部门进行了了解。
“我们是按照规划图纸的要求进行的施工,这个公厕是小区的配建项目之一。”仲先生介绍,这个公厕在小区围墙之外,虽然是小区的配建项目,但主要是对外的,主要是为游人、路人服务,方便今后来这一带锻炼、遛弯的市民。
在售楼部沙盘上,记者看到1号楼、4号楼之间,有一座单独建筑的公厕,这三栋建筑的外围就是一条步道、绿地,再向外就是景观河。这座位于两栋居民楼之间的沿街公厕,沙盘模型上还标了“公厕”两个字。售楼部人员表示,在当初卖房时,也将这座公厕作为不利因素之一对购房业主进行了告知。
规划部门:公厕符合规划
为何紧邻小区的位置会出现公厕,公厕的选址建设有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
根据2019年4月开始实施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根据城市性质和人口密度,城市公共厕所平均设置密度应按每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3座-5座选取;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偏低、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偏高的城市、山地城市、旅游城市可适当提高。
公共厕所的设置应该符合诸多条件,设置在人流较多的道路沿线、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附近;公共厕所应以附属式公共厕所为主,独立式公共厕所为辅,移动式公共厕所为补充等等。
居住用地公厕设置标准要符合设置密度在3-5座/平方千米,建筑面积30-80㎡/座,独立式公共厕所用地面积60-120㎡/座。沿生活区周边道路设置的公共厕所间距应400-600米。
小区内部该建公厕吗?
向外、沿街的公厕建设有明确的标准,居民小区内的公厕有没有建设的“硬杠杠”?居民对小区内是否该建公厕又有什么看法?新建住宅小区有必要建公厕吗?
休闲凉亭、健身设施、人车分流……伴随一个个样式优美,整齐有序的配套设施在新建住宅小区内陆续出现,生活环境越变越好,但不少住宅小区并未配备公厕,一些居民在小区内因内急想要“方便”时,却并不方便。“每次在小区遛弯、锻炼,要是想上厕所,只能赶紧往家跑,现在小区都挺大,我们老年人就怕赶不及。”家住绿地世纪城的王先生这些年一直有个烦心事,小区内没公共厕所诸多不便,他觉得要是能建个公厕就好了。“小区里不少老年人还有小孩,有时候来不及赶回家,只能就近在草丛、地下室或者僻静的地方解决了,十分影响小区环境。”
而与一些老年人或者带小孩的家长观点不同的是,另一批业主并不赞成在小区建公厕。
“完全没必要,谁家没有卫生间,居民完全可以回家上厕所。”家住琥珀花园的殷先生认为,小区建公厕,除了要投入高昂的建设资金外,后期维护成本如水费、电费和保洁员工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小区公厕到底该由谁来负责管理也是问题,建公厕纯粹“出力不讨好”,即使抛开费用不谈,公厕在小区内的选址也是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没有一个居民愿意公厕建在自家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