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郑州务工的王先生遇到了一件荒唐事。他通过房屋中介租到了心仪的住所,但没住几天就被房东驱逐。王先生明明支付了一年的房租,房东却说只收到了一个月的租金。
王先生和妻子是来郑州打工的,为了方便一家三口生活,他们在郑州市区选了一个租金相对便宜的位置寻找房源。王先生发现一处两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金为1050元,比同地段其他房源便宜二三百元。这个房源是由一名房屋中介业务员发布的,王先生还专门查看了中介公司的营业执照,并去了中介公司进行了解。
业务员告诉王先生,只有一次性支付一年的房租才能享受每月1050元的优惠价格。王先生急于入住,于是与业务员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并支付了全年的租金和押金共计14100元。然而,一家人住了不到一个月,从未见过面的房东突然找上门,称业务员没有交付房租且联系不上。
王先生表示他已经交了全年的房租,而房东却说自己只收到了一个月的房租。王先生认为这件事不对劲,试图联系中介公司的业务员,却发现中介公司已经大门紧闭。意识到情况不妙后,王先生报了案。
警方接到多起类似的报警,发现这些受害者都是与同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签订的合同。这家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失联,警方怀疑这家公司可能涉嫌诈骗犯罪。经调查,这家公司名为河南宏才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注册资本100万元。
警方发现,这家公司采用“高收低租”的模式,高价从房东手中收房,然后以低于收房价格出租给租客。中介公司每月给房东打房租,但会游说租客签订半年或一年的合同,一次性收取半年或一年的房租。这种模式使得中介公司掌握大量资金,但每单交易都是亏本的。
警方认为,中介公司并不打算履行合同,而是计划在支付房东房租之前跑路,将钱留在自己手里。警方将此案定性为合同诈骗罪,并展开详细调查。最终,警方找到了两名中介公司的业务员刘某和王某,他们交代了公司的运作模式和架构。
警方了解到,这家公司共有20名左右员工,分为业务部门和招聘部门。业务部门负责收房和租房,每成交一单都有提成;招聘部门则负责寻找更多业务员入职。业务员入职后还会接受所谓的“业务培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让房东和租客见面。
警方分析,这一骗局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是因为中介公司分别给了房东和租客一些所谓的价格让步。经查证,本案中共有500余名受害者,涉案金额600余万元。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流入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安乐个人账户的钱款并没有用于公司运营,而是通过层层转移汇给了幕后实际控制人葛梦辉。葛梦辉策划了“长收短付高收低租”骗局,最终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郭安乐和葛梦辉的另一名合伙人贾怡凡,以及中介公司的三名业务组长均已被判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