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的是这个加点是固定值,就是您现在的贷款利率减去lpr基准利率4.8的差值。
其次lpr的推出是央行为了推进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市场化,而且这个lpr不是一家银行说了算的,是18家商业银行的平均值。如果其中某家银行想通过提高lpr利率报价来调节贷款利息,那么他只会损失掉更多的潜在商业客户。因为lpr推出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房贷,那你家银行利率高了,企业自然会找低利率的银行贷款,所以得不偿失。
关于lpr房贷的选择问题
在此贴一部分央行最初推出lpr的背景和目的:
出台LPR基于什么考虑
贷款利率实行市场化报价(LPR)机制是去年8月央行宣布的,但其机制初创于2013年10月,时隔6年央行再次启动是基于什么考虑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完善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其实LPR原本不是为了房贷而推出的。最早央行发布公告称“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这句话啥意思呢?
最关键是叫“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通俗讲就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都好几年了,你们这些人不讲究啊,光实行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贷款市场化不见动静!大家想一下,你这两年的存款利息是不是低了,这个宝、那个宝收益率也噌蹭地往下降;但是另一边呢,中小企业还是高喊贷款难,融资贵是不是,这是两头吃啊。就是说央行一降息,你们跟着降存款利率,但是贷款利率不降。所以央行才说要“提高利率传导效率”。
那2013年出台的政策,为啥2019年突然着急实施了呢。我认为和整体经济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关系。LPR的实行对经济和银行业将带来两个重要影响:
1.稳经济、促就业
受中美影响,2018年经济运行比较艰难。回顾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2019年的表述有一句是“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对我国税收收入贡献超过50%,对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90%在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是我们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年来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很多中小民营企业是无法从银行进行贷款的,这也是民间借贷一直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而民间借贷往往有会引发诸多法律问题。而通过LPR的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
2.倒逼银行业改革
二、给居民降杠杆、释放消费潜力
一说未来利率偏向下行,就有一帮人出来说了,是不是说未来房价还要大涨啊。拜托大家动动脑筋啊!即便选择LPR后,未来还款总额也不会下降太多,不用过分期盼。能贷款买房的在之前就买了,现在这个价格,买不起的也就买不起了,不会有足以影响供求平衡的大面积的需求了。关于房价的问题,我在19年《大转折——你无法逃避的2019》里分析的很明白。此外你要说会不会有很多炒房的,那也并不会,因为上一波炒房客还套在山顶上呢。调控房价的方法太多了,中央这几年反复强调“房住不炒”,你以为是闹着玩。如果你非要不信的话,那基本也是下面的结果。
那么还有一些人觉得ZF出台个我看不懂的政策就是想赚我钱,那我们就来分析分析。于老美是美股,于我们是房地产,这都是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的隐患。我们处理这个隐患目前采取的措施是非常高明的,就是在房价处于绝对高位时,冻结一切交易,把大量资金锁在房市里,不对外汇和物价造成巨大冲击,等2025产业升级成功后,依靠居民收入的增加,使房价变相下跌的方式,让房地产软着陆。所以在此期间内,国家是不希望房价大涨大跌的,平稳小幅震荡最好,然后交易量不要太大,一直横盘,等美股泡沫先破。
那么出台这个LPR,国家是想大家省钱呢,还是想赚大家钱呢?再这种局面下,充分挖掘内部消费潜力,将是我国经济渡过这个困难时期的最大法宝。而现在的情况是,近年来房价的上涨掏空了大部分人的口袋,导致消费萎靡。去年连汽车也卖不动了,那可是带动产业升级的重点制造业领域。其实不是大家没有消费欲望,而是真没钱了。那么现在国家就要通过种种政策来一点点的释放消费潜力。LPR就是要引导你的消费预期,未来房贷少一点,就能多一点来消费。所以你说这是不是要赚你的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