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大调整?买房炒股都要亏?太难了——凤凰网房产滁州

在很多路子够野的人眼里,买房有一个捷径。

只要你能借到钱,甭管是信用卡、网贷还是跟亲戚哭穷,总之先付全款把房子买了。等房产证一到手,转头就可以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办个经营贷,不光能把之前的借款还掉、还能省掉不少利息。

这可不是天方夜谭,以目前的利率水平来算的话,同样是贷款500万,20年二手房商贷的总利息比经营贷要少上近百万,只要这事能成,找中介“开办公司”、“包装自己”的那点开销还真就不够看的。

不过放在眼下,这个路子是被堵得越来越死了。

打从去年深圳炒房的事情闹大之后,不少银行对这类业务的审核就变得严格了起来。尽调要做,流水要看,甚至还会去经营地实地调查,要是出了纰漏还会被银保监开罚单.

再后来,就连正经的房贷都不太能批得下来了。

比如说在广东,不少银行的个贷经理都表示目前额度比较紧张,放款可能要往后拖一拖;这还算是好的,有的银行干脆暂停了按揭贷款业务、连单都不接了,就算你刚交了首付、款也批不下来。

不光如此,广州工农中建这四大行的房贷也跟着涨了:首套房贷利率调整为LPR+55bp,二套房贷则调整为LPR+75bp,这下不知道有多少没早下手的刚需要哭晕在厕所。

除了广州和深圳,上海的情况也差不太多。

招行给的说法是额度有限、放款无限期;兴业则说要等到6月份才有眉目;浦发给的回复倒是畅快,可等上一个月也是最起码的。

对了,就连北京也没逃过这一劫。

考虑到北京数年如一日的严苛调控,这边的反应倒是没有那么夸张,但也有部分股份行存在额度紧张的情况,办贷款怎么都得先排长队。

平心而论,在炒房大军被围追堵截的过程中,的确有不少刚需被殃及池鱼。但这次收紧房贷也算是无奈之举,房价涨得实在是太狠了。

以口风最紧的广深为例,先不说业主们懂得奇货可居、经常拉群抱团提价,紧俏的土地供应也算是房价的重要推手,放眼全国表现自然不俗: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7-12月,广州二手房环比涨幅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第一位、第六位、第四位、第一位、第三位,深圳则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第三位。

相比之下,北京上海虽然没来上一波普涨,但紧俏的新房和学区房可都是香饽饽。

浦东某学区房板块内27平方米的老公房报价580万、33平方米的则要609万,要是能靠上“双学区”的概念,再加价50万-100万元也不过分。

一边是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一边是万人摇号的空前盛况,也真够住建部门头疼的。好在月初的时候,央行早就未雨绸缪地给银行房贷定下了红线,这下对症下药就好了。(戳链接阅读)

作为调控的重要抓手,房贷之外的政策补漏自然也少不了。

1月21日的时候,上海住建委和房管局就出台了一波新的调控措施,基本上堵住了从“假离婚”到违规套用资金的各种漏洞,就连一直以来被视为“终南捷径”的法拍房,也被贴上了大大的“限购”标签。

1月23日,深圳住建局也全面收紧了住房资格审查的方方面面——

弄假流水、用别人名额代持打新那都是首当其冲,就连润玺开盘那个时候的旧账都被翻出来了,12位倒霉蛋被暂停网签、连公积金贷款和人才住房资格都给停了。

前几天,住建部的领导又带队到深圳、上海等城市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不知道有没有媒体统计过此类调研的次数,这两年里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实在也是够辛苦的了。

楼市、股市,是公认的两大财富蓄水池,买房不行,股市会爽到飞起吗?

这只是火爆市场的一个微小缩影,有人统计过,去年全市场上有8222只基金实现正收益,在可统计年收益率的8477只基金里占比达97%,赚得越嗨、新基金越抢手,有点正向循环的意思了。

整个2020年,公募基金存量规模突破18万亿元、同比增长26%,大佬们手里弹药充足,随便看好哪个板块那自然是蹭蹭蹭地涨——

从科技、医药,再到消费、白酒、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水涨船高,基金经理们的业绩越来越好,就连基民们的账户也是不断新高,俨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场内老这么搞下去也是有风险的,比如说在15年,那会的公募就比较喜欢搞小盘股。

在资金体量的优势下,不少小公司的股价都涨了很多,几乎大部分流通股都被基金公司抓在手里。一旦市场波动,巨大的赎回压力搞得是鸡飞狗跳,最后不得不拉更多的资金下场兜底;

后来不搞小盘股了,大伙凑在一块安心买权重、白马、蓝筹,很是风平浪静了一阵子。可经过2020年这么一闹,眼瞅着又有点不太对劲的苗头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的话,这还只是个开始。

就在前几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专题研讨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发表了一些颇为有意思的发言。

除了建议永久取消GDP增长目标之外,他还着重提到了如今资产泡沫的问题。

●股市首当其冲:“去年我国几个主要的股市指数都大幅上升,接近30%,在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出现如此牛市,不可能与货币无关”;

●房价更是不能不提:“近期上海、深圳等地房价涨得不少,这些都与流动性和杠杆率的变化有关”。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

截止去年年底,M2余额218.6万亿,同比增长10.1%;按照马骏的说法,在2020年前三个季度里,咱们的宏观杠杆率相应上升了25个百分点。

要知道,这可是2009年以来升幅最高的一次。

疫情后货币扩张很快,倒是让股票和房地产吃了个饱。关键在最初的计划里,这钱可不是给房子和股票准备的,很多企业嗷嗷待哺,不少关键产业也是亟待输血,用钱的地方可太多了。

兹事体大,所以易行长也出来安抚了一下大伙:“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货币政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在慢慢掉头了。

泡沫已经不小了,那就先从银行开始踩刹车吧。

只不过小老百姓的钱包确实有点惨,收入跟不上,投资不赚钱,难啊。

THE END
1.如果你有一笔钱,你是会买房?股买基金。买基金,股票或是存银行?我觉得我不是靠股票赚钱的人,只能用零花钱玩儿玩儿。 赞 回应 布偶猪绵绵 2021-02-25 14:19:48 买房,坐标一线,去年买的房今年已经升职20%了,每个月出租还有几千收入。虽然去年也会眼红大家的基金收益,但是感觉房才是硬资产 赞(1) 回应 希斯克王二没狗 (S.O.) 2021-02-25 15:14:31 买基金 有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2800668/?cid=2985980294
2.眼睛买房赚钱的时代过去了不买股票和基金可能跑不过印钞机【管清友:闭着眼睛买房赚钱的时代过去了 不买股票和基金可能跑不过印钞机】近日,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代过去了,闭着眼睛买房就能赚钱的时代也过去了,从居民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讲,肯定要买股票、买基金。不配置这些金融资产,可能会被印钞机落下很远。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2112273770437.html
3.95后女生如何通过买基金赚了一辆奔驰?2.别人都说基金收益年化好几十,为啥我的本钱却日渐变少? 3.买的都是排行榜第一的牛基!!为啥别人都买车买房了,我却越来越穷…… 4.原以为买基金可以挣到钱,没想到却成了每天最大的支出。 朋友,你中了几条? 有一说一哈,买基金的人,十个买九个亏,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真正懂得人很少,大多数都是盲目跟风https://www.yoojia.com/ask/17-11982592345067907035.html
4.投资该买股票还是基金?华西都市报看看香帅的财富报告,或许对你很有启发。市面上的财富报告其实不少,但除了金融专业的人基本都看不懂,看完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做,怎么选。香帅的新书《香帅财富报告》,回应了“考大学选什么专业”“投资该买股票还是基金”“今后哪个行业更吃香”这类每个普通人都关心的问题。通过这份报告,能帮助普通人更有效找到自己在https://www.wccdaily.com.cn/wapepaper/html/20210326/151150.html
5.A股,遍地黄金05、邓海清:买基金亏钱是因为追涨杀跌 大部分基金的收益高于银行理财 《湾区风云录》:过去十几年沪指一直处于3000点上下原地踏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您认为沪指多少点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合理点位? 邓海清:其实中国的沪指的点位数跟中国股票市场本身的投资价值,这两者之间不能简单的划等号。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有这么一https://new.qq.com/rain/a/20230901A01Z4G00
6.股票基金“跌妈不认”,不如江边买套房更安心基金市场一片绿油油,白酒基金更是跌幅高达18个点 于是新词横空出世:跌妈不认 △ 形容自己买基金、买股票,跌倒连妈都不认识了 那么,茫茫人海中, 是否有一款神器能完美躲避被割? 2021拒当韭菜防割指南 炒基金不如买房! 股票、基金等投资工具都只是一种权益凭证 https://m.loupan.com/xiangyang/news/202103/4628131/
7.新型中产亏本三件套我集齐了:买房亏,买车亏,买基金亏,亏麻了正如这位网友的遭遇,他讲,从 21 年至 24 年,买房亏了 50 万,买车亏了 5 万,买基金亏了 9 万,短短三年,已亏 64 万。他赚钱的速度始终赶不上亏钱的速度,若能重来,他定会选择不买房、不买车、不买基金。 如今的状况令他夜夜难眠,不知如何自我宽慰,感觉这些年的工作都付诸东流,加班加点拼命 996,结果短https://www.jianshu.com/p/2e2a67978e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