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因为现在的房价比较高昂,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一套房已经耗尽了全力,根本没有余力购买第二套房。所以对于买房来说,一般都是非常谨慎的选择。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就连第一套房子的首付,都很难筹齐。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依旧没有买房,看着这么高的房价也是无可奈何,可谓是望房兴叹。
所以,在城市当中买房,是很多人想要做的事情。农村人口进入小城市当中买房,小城市人口想要去大城市买房,各自都有其购房的需求。但对于现在的房价来说,能买得起房的人早就上车了,剩下没买房的都是资金实力不足,只能干瞪眼。但对于购房者们来说,今年还是有一个好消息的。
所以,这对于购房者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房的好时机。但有一点还是要注意,那就是买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的选择。尤其是第一次买房的购房者,没有购房经验,很容易就选错房,到最后买房后又后悔了。所以对于购房者买房而言,内行人给出建议:遵循“四不要”原则,就能买到好房子。
不要选择面积太大的房子
在选择面积时,不要轻易选择面积太大的房子。因为面积越大,意味着价格越高。对于一些购房者而言,考虑的是越大的住宅居住越舒适,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手中的资金才是决定我们选择多大面积的住宅。之前就有一些购房者,想要先买面积比较大的住宅,咬咬牙关挺过前几年,等到以后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后,房贷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对于这样的购房方式,笔者是不太赞同的,因为很多人可能两年都无法支撑。因为每个月的收入都用来还房贷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可能就无法持续,可能还需要信用卡度日,到最后负债累累。最终支撑不足的时候还是要弃房,到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财房两空。因为面积太大的房子不好转手,二手房市场上的需求少,所以在自己没钱还贷的时候,只能选择弃房了。
近两年来,弃房的数量可不在少数。在2018年全国法拍房只有两万套,到2019年时却到达了50万套,截止到今年六月就超过了116万套。所以说购房者在买房时,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买房,如果经济实力不足的话,还是不要选择面积较大的房子。
不要轻信开发商的宣传
大家在去看房的时候,每个售楼部的宣传都很好,用空口白话给你描述出来一幅宏展蓝图,让很多购房者心之向往。然而并不是开发商所描述的什么样,等到交房的时候就是什么样,很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比方说开发商规划的小区有一个小湖泊,里面养点鱼,没事溜溜鱼也挺惬意。这让购房者们就开心了,在小区没事还能去湖泊边溜达一下,看看鱼,生活挺惬意。但实际上交房的时候,小区内的湖泊只是一个大一点的水坑,而且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看起来就像是一片死水一样。到这时候购房者再后悔可就晚了。
不单单是湖泊,其他的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说周边设施,因为一些新建设的小区,周边设施还不是很完善,甚至有些地方还是荒地,这对于购房者以后的日常生活来说,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生活不太方便。而开发商销售楼盘肯定是会往好的方面说,可能告诉你几年内周边设施就完善了,赶紧买房,否则周边设施完善后房价还会上涨。但实际上周边设施到底何时建设,我们应该在城市规划的官网上了解清楚,而不是光听售楼部的一言之词,否则购房后周边设施没有建设起来,受苦的还是购房者。所以不要轻信开发商的宣传,一定要事先了解一些楼盘的情况,以及口碑如何,以前开发的楼盘如何等。
购房不要冲动
在售楼部开盘的时候,购房者们会发现售楼部当中座无虚席。可能有些有经验的购房者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对于没有购房经验的购房者来说,看到购房者这么多,肯定会有一些心理压力,因为来到此处的都是“竞争者”。但实际上,真正的购房者并没有这么多,很多人都是来此充当“房托”。这就是售楼部开盘时常用的套路,因为人越多,购房者们越会更快地买房。因为有这么多“竞争者”在,购房者们在买房时,也不会犹豫,很快就决定要买房。
甚至买到的房子,并不是自己一开始来时心仪的目标,但能够抢到房也是非常不错的了。这就是心理压力,让人们觉得“狼多肉少”,你在犹豫的时候,可能别人已经选择好房子了,到最后自己一套房也买不到。所以即使购房者们选到的房子,和自己一开始预想的有些差距,但还是会选择买房。然而在居住到房子当中后,购房者就开始后悔了,因为自己一开始看中的房子没有选择,现在选择的房子并不适合自己的家庭居住,导致买房后又后悔。所以对于购房者而言,购房时不要冲动,最好可以多看几家售楼部,仔细斟酌后再做打算。
不要迷信数字楼层
对于在选择楼层的时候,有些购房者比较迷信于数字楼层。比如说4层、18层等楼层不会选择,因为听起来不吉利,所以要选择那些数字吉利的楼层。但实际上,数字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有居住体验才能说明一切。每一层的住宅都有不同的体验,如果自己选择的楼层不适合自己的家庭居住的话,那么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会很愉快。
比方说家中有老人的家庭,却选择了楼层较高的住宅,老人平时上下楼都比较麻烦。还有就是喜欢安静的人,选择的楼层却是低楼层,每天就能听到噪音,也不适合自己居住。因为每个家庭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选择的楼层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购房者而言,一定不要迷信于数字楼层,而是根据自己家庭的需求来选择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