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温梦华实习记者宋美璐每经编辑魏官红
“家人们!今天为大家准备了更大的福利!”“321,上链接!”……只要打开直播电商平台APP,就可以看到主播们激情满满地吆喝叫卖各类商品,在直播间货比三家,足不出户蹲守全网最低价,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日常。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占网民整体的68.1%。
变化正悄然发生。从“健身狂魔”刘畊宏火遍全网的健身操直播,一天涨粉近千万;到凭借董宇辉等主播“知识带货”光环走红的东方甄选;再到元宇宙、数字人加持下虚拟直播的兴起。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直播早已不再偏安一隅,频频向传统势力发起挑战。
在直播间看戏剧、看演出、学知识、买房子、找工作,正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玩法”。
行业马太效应更加凸显
经历了三年的“宅经济”,观看直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过去一年,被降本增效阴霾笼罩的互联网行业几近乏善可陈,但直播行业除外。在整个直播行业中,直播电商的发力最为强劲。2022年可谓是直播电商发展的元年,预计未来还将保持增长趋势。”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章晓菁称。
依托直播这一生态,直播电商正在成为直播平台未来的必然趋势。未来加入行业的平台将不仅仅局限于快手、抖音等视频类的娱乐短视频平台,B站、搜狐、爱优腾等其他娱乐平台也将分一杯羹。
从数据来看,在整个直播电商行业的市场规模中,社交电商平台贡献的市场规模占比最高,达52%,内容电商平台、传统电商平台占比分别为37%、34%。
快速发展的直播行业,背后始终围绕着商家、MCN机构和一众直播电商平台、用户。其中,处于中游的MCN机构和直播电商平台成为了连接商家与用户的桥梁,撑起了直播行业的“半边天”。
艾媒咨询指出,2016~2021年,中国MCN机构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1年中国MCN机构数量突破3万家,预计到2023年将突破4.7万家。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MCN机构数量的增长体现出国内直播运营不断向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直播内容生态加速迭代
无论是董宇辉还是刘畊宏,他们创造的这些让人艳羡的数字和流量背后,是直播机构、电商平台或是主播们,试图对直播行业边界进行打破。
深耕行业的平台们同样感知到了变化。《2022快手直播生态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快手有近400种类型直播,其中最受用户欢迎的五大直播类别为:才艺技能展示、日常生活记录、助农扶农、科普教学与运动户外。
快手方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过去一年,虚拟主播以及借助直播+产业持续外延的主播们层出不穷,而主播的多元化也促使直播内容更加有趣和丰富,进一步迈向成熟化。”
在抖音上,过去一年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抖音知识创作者单月直播场次增长率超70%。此外,在虚拟直播有着优势的B站、连做超百期《张朝阳的物理课》的搜狐视频,都试图摸索出自己的“直播+”之路。
“董宇辉、刘畊宏的出圈,代表着直播形式、直播内容进一步迭代,直播生态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如今的直播行业,虽蓬勃发展,但也要长远发展,仍需主播们对直播有一个成体系的认识,仅靠一个素人,行业很难走远。”章晓菁称。
虚拟直播市场隐秘庞大
在章晓菁看来,当下已经明显感受到直播行业更加规范、生态更健康,主播特色更丰富,行业对优质内容的要求更高。在这一趋势下,直播行业对内容和专业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位行业人士和平台方认为,未来直播生态最大的变化之一是主播由草根向专业人士转化,直播业态更趋职业化。
“最开始玩抖音、快手的可能更多是下沉用户,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才艺者、投资人、专业人士等开始在短视频、直播上进行输出。”海豚智库电商创始人李成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意味着将有新供给和新业态出现,将带动更多衍生产业的发展,盘活更多生态。
以快手为例,2022年三季度快手平台签约的直播公会数量同比增长65%;公会活跃主播数量同比增长超200%。快手方面认为,主播之外,直播公会、直播内容提供方、云服务厂商等上下游行业,也催生出一系列新的就业形态,成为就业机会增长的新突破口。
但不可避免的是,这势必会让直播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章晓菁指出,一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业态布局直播生态,更多的优秀人才将涌入直播行业;另一方面,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优秀产品不断涌现,强者愈强,差者淘汰,整个行业的竞争会日益激烈。
“虚拟直播”正在成为呈现多元化内容和探索直播模式的新赛道,并且已成长为一个隐秘而庞大的虚拟经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