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轮轮降价或者限时促销之后,今年最后一个月,多家车企推出或者加码低首付加免息的金融政策,希望打动那些对价格满意、但对一次性大额支出有些犹豫的消费者,仅限12月的前置条件,推动还在观望的意向客户加速下单。
熟悉汽车消费金融的人士告诉我们,减免的利息通常由车企承担,因为车企需要刺激销量,而其旗下金融公司也能缓冲资金压力。但据我们了解,今年部分车企的免息活动由车企和银行共同承担,因为银行在房贷、个人消费贷业务收缩后,更看重汽车信贷业务,希望获得更多优质客户。
全系车型“真”免息的只有三家车企
以总车价24.99万元的ModelY后轮驱动版为例,对于原本打算分期五年买车的人来说,免息和减尾款叠加后,相当于总购车价减少3万元——首付7.99万元,月供约2667元。
同样想要刺激销量的理想汽车在11月底跟进,推出全系车型三年免息、五年低息的金融政策,需在今年内提车。今年前11个月,理想共卖出44.2万辆车,达成下调后的年度目标也变得困难。
不同车型的最低首付金额不同,车价越高首付比例越高。以车价24.98万元的理想L6Pro版本为例,首付6.98万元后,三年期月供5000元,免息1.57万元。五年期可零首付,以年化利率1.92%计算利息,五年需付约1.2万总利息,月供4370元。
另有部分车企对旗下部分车型推出免息政策。智己汽车针对智己L6和新款LS6两款车型,推出15万五年免息定额贷款金融方案。以智己L6为例,最低首付5.99万元,月供2500元,免息2.25万元。别克针对旗下插混GL8陆尊推出两年免息。
更多车企是隐藏着限制条件的免息。
车企亏钱卖车,但分期利润丰厚
主机厂利用金融公司贴息可以在销售环节获得丰厚的利润,利润率堪比卖奢侈品。
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25家汽金公司,它们都由整车公司设立或参股,所有公司利润均为正。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3年净利润率超过40%的汽金公司有12家,宝马、斯泰兰蒂斯旗下金融公司的净利润率超过60%。去年奢侈品巨头LVMH的净利润率为17.6%。
放宽首付限制后,车贷产品的种类更多,但仍旧需要车企贴息,不过与直接降价相比,车企通过金融政策变相降价,付出的代价更小。
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融资,包括金融债、信贷ABS等直接融资,及向金融机构借款、银团贷款等间接融资。去年共15家汽金公司发行38支车贷ABS获批发行,发行规模1800亿元。
中国汽车金融始于1998年,央行出台《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随后又出台《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促使汽车消费信贷规模从1999年的29亿元涨至2003年的2000多亿元。这期间汽车信贷市场由商业银行垄断。
一位多年从事汽车销售的人士说,“无论对销量的带动大不大,别家有的你也要有,这是保节奏用的。”年末是传统销售旺季,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发起促销,各家车企都会做好准备争抢这一购车时点。
为了在终端市场足够有竞争力,车企掏钱补贴消费者,努力将降价压力转嫁到上游供应商,腾挪出更多降价空间。此前有供应商对我们说,供货价格年降10%成为近两年常态,部分主机厂还通过延长账期来缓解现金流压力。在价格战和淘汰赛的双重压力下,车企盘算着从哪里省钱、在哪里花钱。
而在明年竞争更激烈的预期下,车企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