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会员都知道老司机喜欢伊万卡,没办法,腿太长了,抵抗不住。
去年经济增长中,最大的动力来自消费,占了整个经济增长的50%,但今年情况出现了变化,出口替代消费成为经济最大的引擎。因此所有人都担心,随着国际经济步入衰退(美国已经显露迹象,欧洲继续摆烂),外需必然放缓,下半年的出口可能困难更大。
如果伊万卡她爸上台,对美出口可能遭遇重创。
在这种压力下,大家都不约而同想到了消费,最近国务院刚出台了一个支持消费的政策,事无巨细的引导大家该怎么花钱。
老司机也想大力支持消费,但看看自己的钱包,还是忍了。
不仅老司机忍了,全国人民好像都忍住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到今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接近于零。
其中最糟糕的居然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跌幅远大于全国平均跌幅,按理说大城市的人消费更强劲,但事实却截然相反。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线城市的消费力普遍下滑?经济环境不佳,失业率上升可能是原因,但更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
房价下跌。
关于房价如何影响消费,在国外已经得到过验证,美国历史上若干次出现过股灾和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比研究发现,房价下跌对消费的影响,比股灾要严重得多。
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房价泡沫破灭后,日本的消费从此一蹶不振,即便长期实施零利率,CPI还是一直上不来,直到房价重回上涨之后很多年,消费才又开始出现回暖。
今年日本开始加息,原因是CPI出现了上涨,这可是30年来头一次,要知道,10年前东京的房价就开始反弹了。
之前,中国的普遍共识是房价挤出了消费,沉重的房贷让大家无力消费,如果能把房价降下来,消费一定会更繁荣。
现在大家知道了,这种想法有多么荒谬——在房价下跌了30%以后,消费非但没有繁荣,反而更加疲弱了。
房价下跌并没有让人感觉更有钱花,恰恰相反,它让大家感觉更穷了。
这就是经济的复杂之处,任何人试图用简单的原理去理解经济,并且去干预经济,最终都会遭遇到猛烈的报复。
为什么房价下跌会影响消费?辜朝明的理论(资产负债表衰退)似乎可以解释,当个人(家庭)的资产跌破负债的净值时,人们会尽力压缩开支,偿还债务。
老司机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某人买了一套300万的房子,贷款210万,经过几年下跌,现在这套房只能卖180万了,如果此时他把这套房卖掉去还贷款,可能还需要补给银行20来万。
如果这位购房者没有其他资产,就变成了资不抵债,也就是净负债。
净负债是每个人的梦魇,意味着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如果收入出现问题,不能按时偿还按揭,银行不仅会收走他的房子,还会让他补齐差额。
否则就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所以对于任何人来说,净负债都是巨大的压力,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填补上这个窟窿,所以必然会压缩开支,影响消费。
这就是辜朝明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比净负债的更糟糕情况,是现金流断裂。
做老板的都知道,现金流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但普通人往往没这感觉。去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失业,越来越多的房子跌破贷款余额,这件事就变得极其突出起来。
放在以前,如果一个人失业了,他还不上按揭了,最差莫过于把房子卖掉,把贷款还清,手上可能还会剩下一些钱。
现在的情况则完全相反,把房子卖掉,还不够还贷款,但如果不卖,按揭又还不上。真是卖也不行,不卖也不行。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其中很多是以前是大城市的中产,本来小有积蓄,看到房价涨的猛,加杠杆投资了一、二套房,现在落得个净资产为负的境地。
这无异于家庭出现重大变故。
早在恒大爆雷之初,老司机就呼吁救房企,因为彼时如果救助得力,就不会出现大面积爆雷,房价就不会出现持续大幅衰退,很多中产的家庭资产就可能得以保全。
救楼市的机会窗口一直持续到去年年中,之后就越来越小了,现在什么政策加上去都纹丝不动,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机。
当然,面对中产破产这个现状,政策还是有空间救助的,特别是针对上面老司机说到的这种情况,购房客户由于资金链断裂而无法继续偿债的,应该想办法予以变通。
变通的手段可以由政府出资成立一个担保机构,为暂时失能的家庭提供担保,防止他们的房子被银行收去而打折贱卖,减缓对房价的冲击,同时减缓社会压力。
此外个人也应该积极自救,尽量与银行协商延缓还款,多途径寻找收入机会,尽量填补债务窟窿。
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他们以为我们还有钱,我们以为他们还有办法。
显然我们都高估对方了。
老司机是中介吗?其实我是独立楼市分析师,不动产投资顾问。从事房地产行业23年,如果您有买房、卖房、不动产投资方面的问题,都欢迎来。
咨询请点击下面小标签——。
老司机旗下也有新房及二手房团队,我们的交易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如果你有买房需求,也可以扫下面二维码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