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楼市方向明确,45%家庭陷入困局,“5大挑战”下,是危机房贷开发商购房者房地产政策

房地产市场曾经的繁荣景象仿佛还在眼前,全国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扬,哪怕是全球疫情肆虐的前两年,也没能阻挡其稳步上升的步伐。那时的房地产市场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投资者和购房者蜂拥而至。然而,时光流转,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早已换了一番模样,寒冬已然降临。

先来说说房企暴雷这一重要因素。早在2012年,香橼就指出恒大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可当时港股监管层却未予以重视,反倒对香橼施以重罚。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掩盖问题,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自2022年恒大首次曝出债务违约后,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众多房企如恒大、碧桂园等,因经营不善纷纷开启降价去库存模式以求自救。这一行为严重打乱了市场的供需平衡,使得房地产市场陷入更为艰难的困境。就拿恒大的一些楼盘来说,原本价格高昂且销售火爆,如今却不得不以较大幅度降价促销,原本热闹的售楼处如今门可罗雀,这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打击巨大。

地方财政的化债压力也是导致楼市寒冬的关键原因。当下地方隐性债务已超14万亿,再加上城投公司经营负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缺口,地方财政的压力犹如一座大山。过去土地财政是地方财政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今这种模式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年不少城市推行鼓励国企参与存量房收购政策,虽在短期内缓解了供应压力,可一旦这些房产转为保障房,未来市场低价供应压力必然大增,房地产市场回暖之路愈发崎岖。例如一些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原本期望通过土地出让金来支持,可如今土地财政吃紧,项目推进速度明显放缓,周边房价也受到一定影响。

购房者收入预期下滑同样不可忽视。2022年2月的国际事件彻底改变了普通民众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美西方脱钩压力增大,“入关红利”逐渐式微。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吸引外资额仅为69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减少近30%。在这种大环境下,不仅普通工薪阶层对收入增长信心不足,就连曾经被视为“铁饭碗”的岗位也面临精简编制的状况。

像山东省将全省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这些单位人员的收入稳定性和高薪待遇都受到影响。这使得购房者在购房时更加谨慎,即便有首付能力,也会反复权衡,不敢轻易出手,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比如一位在企业工作多年的员工,原本打算换一套更大的房子,可公司业务收缩,自己面临降薪风险,只能搁置购房计划,继续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对于拥有二套房产的家庭而言,难题接踵而至。持房成本不断攀升是首要难题。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政府市场创收难度加大,“费改税”成为土地财政转型方向。未来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需承担“房东税”“房产税”等多重费用。

就像江苏那位房主,每月租金3000元,扣除800元起征额后,按10%到20%所得税税率,至少得缴纳440元“房东税”,这无疑加重了经济负担。房贷压力同样沉重。虽有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政策,每季度可申请调整,若房贷利率比全国平均利率高出30个基点及以上可享受降息政策,但“房贷收入比”仍是个大问题。

如今各行业裁员降薪现象普遍,曾经收入不错的购房者如今可能难以承受高额房贷。比如一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购房者,以前月薪好几万,房贷还款轻松,可行业遇冷,工资大幅下降,每月高额房贷让他苦不堪言。房产变现难也是困扰。

过去银行在客户断供时优先“法拍”收回贷款,因为房价持续上涨,房子不愁卖。可如今形势大变,银行更倾向与客户协商还款,原因是法拍房成交率低且折价率高。在某城市,一套市值500万元的房产,法拍时可能成交价仅400万元,房主损失惨重,房产变现愈发艰难。

以前重点中小学附近房产价格高昂,“过道学区房”“走廊学区房”都有人重金购买。但多校划片政策实施后,加上学历贬值影响,学区房溢价逐渐消失。在某个学区,原本因学区优势价格被炒高的老旧小房子,随着政策变化,价格迅速下跌,业主资产大幅缩水。

在选择房源时,优先考虑大型房企的现房,尽量避开期房,以防质量问题。同时要留意房产配套设施。随着地方财政压力增大,未来只有核心城市可能新增公共交通设施等配套,要考虑这些对生活的影响。比如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新楼盘,周边交通不便,学校和医院资源匮乏,居住起来会有诸多不便。

在房地产市场中,房屋质量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前房地产市场繁荣时,大型开发商一般不会偷工减料获取利益。但如今不少上市房企面临财务困境,三季度财报表现不佳。一些资金紧张的开发商可能会为节省成本降低建筑质量。普通购房者察觉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即便请专业验房师,也难以完全确保质量无虞。

有些楼盘交付后,购房者发现墙面裂缝、地面不平,给居住带来极大不便。房产配套同样重要。商品房价格高,配套设施是重要因素。随着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基建狂”时代将成过去,未来只有核心城市可能新增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设施。

未来物业可能对空置房打折收费甚至免费。空置率高的小区物业费收取困难,选择这类小区的购房者不仅难享优质服务,还可能承担更高物业费。像某个新建小区,入住率低,物业管理混乱,小区环境差,让业主头疼不已。所以购房者应选择建成多年且入住率高的楼盘。

如今,政府也在积极探索房地产市场的新发展模式。一方面,在保障房建设上加大力度,试图通过增加保障房供应来满足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这既能缓解住房压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房地产市场。

对于房地产中介行业来说,市场的变化也促使其进行转型。以往那种单纯依靠促成房屋买卖获取高额佣金的模式面临挑战。

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THE END
1.买房“免息垫首付”暴雷,开发商如何规避贷款违约?买房“免息垫首付”暴雷,开发商如何规避贷款违约?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开发商为了加快销售速度,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购房者。在深圳和东莞等地,一些开发商与金融公司合作提供“免息垫首付”的购房方案,这本是一种旨在减轻购房者资金压力的创新举措。然而,随着江广源公司未能按时还款,这一做法却暴露出https://zhishi.fang.com/xf/gz_1201108.html
2.深圳多个楼盘暴雷,“免息垫首付”是坑吗?卜岚,肖悦三湘都市报深圳多个楼盘暴雷,“免息垫首付”是坑吗? 影响力数据 阅读 评论 点赞 总互动 互动率 操作https://media.beer/news/108288994
3.买房“免息垫首付”暴雷:10余个楼盘卷入,个别涉千万元深圳等地多楼盘“免息垫首付”模式暴雷,业主违约,责任推诿。 ? 多个楼盘卷入,部分房源被锁定。 ? 开发商与第三方互推责任,业主面临违约。 ? 律师建议业主收集证据,追究开发商责任。 前两年风风火火的楼市“免息垫首付”出事了。 https://m.huxiu.com/article/3729243.html
4.首付贷,暴雷事实上,首付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在昆明房地产市场上首次爆发;2016年,官方首次定性首付贷违法违规。尽管此前已经界定了“首付贷”的违法违规性质,但一些开发商和中介机构依然采取“首付分期”等形式,为炒房人提供资金,变相垫付首付款。2022年,市场下行压力下,开发商为了去库存,“零首付”、“免息垫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409581198595599&wfr=spider&for=pc
5.买房时,开发商垫付了部分首付,现在欠开发商的首付还没还问题描述: 买房时,开发商垫付了部分首付,现在欠开发商的首付还没还,房子不要了,还要还开发商的钱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418866 人·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4182804.html
6.中国零首付购房重演美国次贷危机“零首付就是开发商为购房者垫付首付款,一般是三成左右,免息,但是要求购房者在三年之内还清。对于刚需群体来说,就是将购房还款的压力往后推了一步。而且,从表面上看,零首付、低首付缓解了部分购房者筹集首付款的压力,但是,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双方要签订一份阴阳合同,不排除有开发商会采取各种购房者不懂的方式,虚https://cq.loupan.com/html/news/201406/1316690.html
7.垫付首付的危害及风险分析垫付首付实质上是房企营销噱头。对购房者而言,虽然入场成本降低,但是其购房之初的资金压力仍很大,对于房企或者中间的中介机构而言,垫付首付也意味着在房价波动过大之时,购房者将承担更大的风险。 一、违背购房政策,无法实际拥有房屋所有权 开发商采用“零首付”的营销手段,违背了国务院规定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https://www.jiwu.com/baike/129126.html
8.河南一楼盘拉横幅称零首付零月供买房,售楼处:交房前都由开发商垫付2月17日下午,该楼盘售楼处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零首付零月供是指交房前月供和首付都由开发商垫付,交房时购房者再将这笔钱还给开发商。2月17日下午,该楼盘售楼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零首付零月供是指,交房前…https://m.sohu.com/a/642243122_121284943
9.杜绝“零首付”购房,难在哪里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戚兆波告诉记者,目前关于“零首付”的做法有几类:一是开发商或者中介机构垫资首付款,开发商或者中介机构与购房者之间除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外,另行签订借款或垫付首付款合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以开发商或中介机构员工个人名义与购房者签订合同的情形;二是首付分期,购房者不支付或少付首付,http://m.legalweekly.cn/fzzg/2024-10/10/content_9065846.html
10.连夜跑路!春节“无良”巨头,败走广东金错刀频道丨科技商业观察家这就相当于问界为了车主能顺利提上车,自己垫付了抵押款。 在这种暴雷事件上,车主耗不起只能认栽。 华为这一千多万花在给车主兜底上,确实比在懂车帝上花的广告费要值。 4S店“一夜爆火”的繁荣: 风浪越大,鱼越贵! 最蹊跷的是,在广东扎根这么多年的永奥,到底为什么亏成这样? 去年,中国人买汽车的欲望达到了https://www.ximalaya.com/sound/704220461
11.为应对调控政策各地悄然兴起“垫付首付”,本地资讯摘要:为了应对调控政策,“垫付首付”已在各地悄然兴起,并成为一些项目的广告语。 李洋(化名)为了买房近来四处借钱,这已是她的第四套房子了。但开发商承诺,其如果买房,现在只需付两成首付,剩下的首付在明年5月项目封顶前还清就可以。 李洋所购项目是保利地产(600048.sh)开发的北京保利茉莉公馆,位于南五环附近。截http://www.zjgfdc.com/UserNews/Contents_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