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迎来“真金白银”利好止跌回稳态势愈发稳固土地法治网

近日,政策“暖风”又至——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多项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税收优化政策,自2024年12月1日起执行。受访专家表示,随着这项“真金白银”利好政策的落地,将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回暖,止跌回稳态势会更加稳固。

加大契税优惠力度节约居民购房成本

在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方面,新政将现行享受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并明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可以与其他地区统一适用家庭第二套住房契税优惠政策。调整后,在全国范围内,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和家庭第二套住房,只要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的,统一按1%的税率缴纳契税。

“新政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进一步提振了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信心。”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认为,随着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和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9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对于住房的需求。这既对市场的住宅产品分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将更深层次影响房地产其他政策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目前,购房契税税率通常为3%~5%。新政出台前,购买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和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减免。具体来看,自2016年2月22日起,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于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认为,新政将享受契税优惠的住房面积标准增加了50平方米,这将大幅降低90平方米以上至14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房交易成本,特别是购房成本。在他看来,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刚性购房需求,也有利于促进改善性购房需求。

“对目前具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家庭而言,这是一个指向明确、‘真金白银’的优惠措施。”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也认为,从需求端看,新政重点突出了对改善性购房需求的支持。这将进一步减轻居民家庭在购买面积相对较大的改善性住房时的税费负担,定向提升了居民家庭购房能力。

调整增值税政策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

在增值税方面,新政明确,在有关城市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后,对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原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非普通住房征收增值税的规定相应停止执行。在土地增值税方面,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的城市,对纳税人建造销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普通标准住宅,继续实施免征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

“其实新政就是在鼓励已有房居民进行改善性置换,这将进一步盘活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消除居民家庭购房顾虑。”吴璟认为,这次围绕土地增值税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将有助于进一步缓解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当前面临的财务困难,并与“白名单”制度等房地产金融政策形成合力,为打赢“保交房”攻坚战提供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政能显著降低一线城市增值税税费,进一步减少购房者置业成本,推动一线城市市场持续向好。

她以北京为例进一步解释说,政策优化前,满两年非普通住宅需缴纳增值税,若现价500万元,购买时原值200万元,根据计算则应缴增值税为14.3万元。政策优化后,满两年原非普通住宅可免征增值税,原应缴增值税全部节省。

“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是今年一线城市购房政策调整中较大的一个变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这一政策调整后,挂钩在上面的增值税也自然有了下降的可能,体现了降低房屋交易成本尤其是降低房屋出售成本的导向。他分析称,对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将直接提高房东出售持有2年以上的“豪宅”的积极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会促进部分房源的加快挂牌,“这对于优化二手房交易结构、提振二手房交易都具有积极作用”。

利好政策频出巩固止跌回稳态势

10月以来,各地在一揽子房地产增量政策带动下,房地产市场热度回升,特别是一线城市“银十”逆袭“金九”,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大幅增加,呈现止跌回稳的明显势头。

“此次房地产税收政策的接续发力,将会给各地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政策动能,有望进一步带动市场修复节奏,提升住房交易量,夯实止跌回稳的良好态势。”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妍认为,一线城市作为承接此次政策利好的主要受益者,自身市场的修复将对其他城市起到信心引领作用,进而带动其他城市止跌回稳。

事实上,还有增量政策“在路上”。就在11月15日,又一利好政策落地——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启动实施。此举将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助力。

“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的深入落实和增量政策的加快出台,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止跌回稳的态势将不断稳固,这也将为明年房地产市场良好开局奠定基础。”成都市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冯波说。

THE END
1.对房地产政策效果和市场走势的判断房产资讯[摘要]如果将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作为本轮房地产“强刺激”的起点,目前已满两月。 如果将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作为本轮房地产“强刺激”的起点,目前已满两月。从“9·24”的五重政策“大礼包”,到“9·26”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从10月12日财政部释放出“一揽子有针对性https://www.fang.com/news/2024-11-25/51621291.htm
2.2024年最新消息宁波房地产新闻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此前报道:三部门发布楼市税收优惠新政!)明确与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等优惠政策。今天(18日),上海市 央视新闻 2024-11-18 14:50 一图读懂 | 《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https://m.nbfang.net/m/news/list
3.?2024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展望新的一年,面对新的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大船如何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https://www.ceweekly.cn/cewsel/2023/1228/433645.html
4.今日财经新闻关注最新最近财经新闻报道第一财经在线直播今日财经新闻关注最新财经新闻报道,最近第一财经直播以及今天财经新闻评论,看第一财经在线直播和近期财经重大新闻,纵览最新的经济热点新闻。http://www.mnw.cn/news/cj/index.html
5.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28期(总期127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在重申坚持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方针的同时,提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政策层面要保持战略定力,以落实已出台措施为主,基建投资仍为稳增长抓手,还明确了房地产、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政策思路。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0.html
6.2024年11月25日长沙购房热门政策,重磅!长沙购房热门政策解读,掌握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繁荣,长沙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对于有意在长沙安家落户的朋友们来说,了解最新的购房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关于2024年11月25日长沙购房热门政策的详细解读,帮助大家掌握最新资讯,购房无忧!政策http://sddyzdbz.com/post/13147.html
7.搜狐汽车render:success搜狐新闻体育汽车房产旅游教育时尚科技财经娱乐更多母婴健康历史军事美食文化星座专题游戏搞笑消息称理想汽车智驾部门再度调整 190亿打水漂,奇骏跌破12万仍滞销 | 宝马:一手减碳一手固碳 哪吒隐私政策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4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https://auto.sohu.com/
8.电梯资讯电梯新闻News阅读量:11422024-11-14 24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措施》优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近日,多地政府出台政策,优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近日,金昌市金川区房地产管理所启动电梯加装登记,意向业主可提交《电梯安装申请表》,截至2024年10月31日。 电梯新闻News阅读量:9822024-10-29 江西省萍乡市https://www.xindianti.cn/news/index.php
9.常州楼市常州房产信息常州房地产新闻楼盘网常州楼市频道为您提供新的全面的常州房产信息、常州房地产新闻、常州房产政策,为您解读房地产行业动态、销售行情、房产时评、业界访谈、楼盘置业等。https://cz.loupan.com/news/index.html
10.楼市资讯房产新闻楼市新闻2024房地产新闻购房网楼讯提供房地产新闻资讯,内容涵盖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金融、土地政策、房地产营销、媒体聚焦、房产新政、房价走势、地产行业动态等等http://zhidao.goufang.com/
11.2024年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培养富有开拓精神和学习能力,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通晓国际规则与地方经验,兼备较强政策分析及执行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基本学制 学术学位专业为3年;专业学位专业为3年,其中应用统计、国际中文教育、英语笔译、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为2.5年。 https://www.51kywang.com/51kaoyanwang/vip_doc/27137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