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已经从增量转为存量,从刚需进阶到改善
2022-01-0510:03·地产运营
最近热议的话题更多是楼市,往年的金九银十,2021年没有出现,开发商及经纪公司苦熬到元旦,抓住这个节假日打折促销会火一把,但事实是全国除了北京,所以城市成交量下降,个别城市甚至腰斩,市场到底怎么了?原来降息就疯抢的场景为什么迟迟不出现?
国家的发展方向发生大转变即:去虚就实,发展高科技以及新能源,发展农村经济。
结合以上问题,我还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增量时代结束,存量改善时代来临
1、截止2018年国家住房存量总数2.38亿套,七普国家总人口14.12亿;2、中国城镇化率60%,也就是8.5亿人拥有2.38亿套住房,按照户均人口3.5人计算,城市2.4亿个家庭已经满足一套住房的要求;3、房子已经够住了,为什么会出现虚假的繁荣?原因是有一大部分房子攥在投资客的手里或者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这些房子要么空置、要么出租,没有流通起来,给市场的假象是供给不足。
二、这几年的繁荣实际上是提前透支消费的
疫情前因为城市服务业等正常发展,所有的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刚毕业的学生在开发商的大力宣传下,在身边朋友的不断比较、挤兑下,原本还不具备购买能力的这部分群体掏空家庭六个甚至更多的口袋,高负债买了房子;
疫情来了,居家办公,甚至封城,工作极不稳定,在此期间多少公司暴雷,收入急剧下降,这让已经买房的这部分人瞬间进入无收入状态,房贷没有着落,连续封城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这样的现象促使这部分购买群体冷静下来,选择不买,保护好手里的现金,应对不确定的疫情,同时进入观望,因为全国降声一片,连深圳这样的城市都腰斩,故这部分透支消费的群体退出。
三、因国家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返乡养殖业
在此政策的刺激下以及这几年城市消费能力下降、岗位需求下降,就业者多造成的内卷,在此大背景下,好多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家要么搞养殖、要么种植、手工艺等等,加上回乡的大学生利用自媒体宣传带货,这部分群体现在冉冉升起,阿里现在针对农村的淘菜菜,京东、依靠农村起家的拼多多,更是深度布局科技农业,在此基础上,现在以及未来会有很多高学历人才选择回乡加入发展农村的国家战略,这个群体的撤离,造成了楼市新增的横盘。
综上所述,未来开发商、经纪公司的希望在存量,说直白点就是改善,而要吸引这部分有房住的群体选择消费那就不是简单的宣传造势这样低级的营销手段了,原来聚集一大堆人,唱个歌、扭个腰、在请几个托儿就能把房子卖出去的时代已然终结,开发商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慢下来精心打磨产品,给改善群体提供不一样的、健康宜居、高品质的产品。
让我们一起,迎接存量时代、品质时代、服务时代的来临!!!!
2022年……我们国内最主要的两大泡泡就是:楼上泡+企债泡。
而企债泡中……以地产业的债务更为触目惊心。
所以,在2022年全球博弈……其实就是中丑之间的博弈……双方都在等待(或者是去刺破)对方的泡泡炸开。---丑国主要是股指泡泡,以及国债泡泡(其中也包含了他们的地方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内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地产企业,不会继续大规模房贷,也不会进行债务的接手,而是以“清理资产、清除库存、降低系统金融风险”为方法。
同时,为了提高消费,限制人员过度向城市核心圈流动,房住不炒……将会更加的在二三线等地方继续深入。
这也就是说:地方房地产……涨房价,是不可能的了;最多就是稳房价(不能过多过快下跌),然后稳经济、稳就业、稳消费。
而一线城市中……房价则会相对平稳许多,但是既不会再次飞涨,同时下跌的话,也是跌幅有限。
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业也会寻求转型,或者是强强联合……利用手中的存地,进行其他的产业转型。
另外,现在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公租房、廉租房、以及是否放开企业的自建房……这些在大城市中的建设,会不会加码?以及加速度?这才是一线城市房价的达摩利斯之剑。
房地产的黄金周期……已经过去了。
2021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描述有三大看点。
其一,“房住不炒”。这是在货币宽松政策下,对房地产领域金融有一定松绑的情况下,打掉大家对房价大涨的预期。
其二,没有提房产税。房地产领域最为重要踩刹车的政策就是房产税,因此房产税在2022年不会大范围铺开。
其三,对于房地产有两条最核心的定调,一条是“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另一条是“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意思就是商品房按揭贷款会适当放宽,金融企业会继续给开发企业放款了。开发商有钱,下游关联行业才能保证结款,才能让房地产行业进行良性循环的轨道。
因为有“因城施策”这个修饰词语,这就意味着金融企业向开发企业放贷还是会区别对待,明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复苏没有问题,但还是会结构分化。落后地区三线以下城市即使复苏也还是有限,发达地区有房住不炒的定调,房价也难以大涨。
国家对房地产的托市政策大概就是给奄奄一息的房地产产业喂一口续命汤,防止房地产硬着陆而已。
但是不管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房地产最后都是要着陆的!
看不清这个大势,盲目去追涨杀跌,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头破血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22国家去房产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22国家去房产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