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家庭财富总资产中,房产的财富占比已超70%,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关于房产继承的矛盾愈发尖锐。其实国家颁布的《民法典》中对房产继承问题已做过明确规定,只是任何政策都有一个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
自2023年起,房产继承将全部按照继承权新规处置,关于房产继承的争议将会大量减少。
一、直面争议
房产价值对于一个家庭的财富资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是家庭资产继承与分割中的主要标的物,国内也出现过很多因房产继承问题而引发家庭矛盾,甚至不惜对簿公堂的场面。目前房产继承权的争议大部分都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家庭子女对分配份额以及分配方式的异议,二是老年人捍卫房产等资产自由分配权利的诉求。
其实要想解决继承问题中的两大难题,可以通过优化遗嘱制度来实现。而制定法律条款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各方的利益,尤其是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及家庭的稳定。此次颁布的继承权新规,着眼点放在了尊重老年人意愿,扩大继承人范围,以更加合理的制度设计消弭继承过程中的分歧。
二、继承新规
新规优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进遗嘱形式的多元化,改变了以往须本人亲自到公证处签字确认的单一模式,包括口头陈述、录像、打印遗嘱等形式的遗嘱确立方式均与公证遗嘱拥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新规优化的第三项措施是针对继承人范围作出明确规定,考虑到权利人的实际诉求与现实情况,新规首次引入代位继承制,帮助权利人拥有更多的财产处置自主权。所谓代位继承,即权利人的侄子、侄女、外甥等非直系亲属同样拥有被指定为继承人的权利,这将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年群体的养老负担。
考虑到现实中会有很多权利人生前未确立遗嘱的情况,新规的第四项措施就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向继承人分配遗产,并引入平等分割及宽容制度。
平等分割顾名思义,即按照法定继承人范围实行平均分配,确保各方利益得到保障。而宽容制度则是针对失去继承权的原继承人的一种宽免政策,只要其在权利人生前得到谅解,那么其就可以重新获得继承权。
三、促进和谐
此次继承权新规完善和增加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为了化解继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从制度设计上规避分歧的产生。此外,新规还专门向权利人做出倾斜,增加新的遗嘱设立方式,扩大权利人自主分配财产的对象,避免因遗嘱或继承人范围不明确而造成继承纠纷。新规实施后,房产等大型资产的分割继承权也会更加明晰。
除了把财产分配权最大限度交还给权利人之外,新规在多处优化措施上都展现出十足的引导性。把权利人的非直系亲属纳入到可继承人范围,就是考虑到老年人存在膝下无子女,或是子女不能在身边照顾的情况。现阶段国内超过90%的老年人都采取居家养老模式,光靠国家的政策支持是远远不能满足照护需求的。
平等分割以及宽容制度的出台,更多地展现出政策包容性的一面,毕竟只有平等分配才能最大限度消弭分歧,减少金钱欲望对亲情的冲击,从而促进社会及家庭的和谐。宽容制度设立的初衷就为了引导人们回归家庭,给迷途知返的人提供一次改过的机会,同时也让这些人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性。
四、总结
2023年正式实施的继承权新规明确了遗嘱的多元化形式、效力认定规则以及继承人范围,进一步规范了财产继承规则,并把财产分配的主动权最大限度交还给权利人本身。新规还特别引入了平等分割及宽容制度以保障每一名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在充分彰显法律政策引导性与包容性的同时,避免因继承矛盾引发家庭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