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从未来发展来看,所住小区里就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周边交通、教育等设施齐全,会成为理想化的生活模式,这样的房子比较容易出租。这样的房子,即使要转手出售,也都十分容易。
2、确定投资策略。有些房子易于出租,但是不会有太大的升值潜力,而另一些房子恰好相反,因此,投资前对目标房子所在地段进行考察,考察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目标房子所在地段未来的规划;二是了解目标房子的升值潜力;三是了解租客的类型和需求,掌握租金波动情况,核算年回报率。
3、分散投资。尽管逆势而为会有投资前景,但投资者也需要考虑到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风险,建议总的房产投资比率不要超过个人总资产的60%,鸡蛋还是不能放进一个篮子里。目前金融产品也比较丰富,投资者可选择分散投资。
4、兼顾短线和长线。房价不会只涨不跌,楼市普涨机会也不会一直出现。所以,要兼顾短线和长线的关系,优化投资组合,在确保稳定收益的前提下,抓住机会博短线,方能在楼市投资大潮中做到游刃有余。
从户型来看,小户型是适合投资的,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投资。小户型总价较低,易购买也易出手。大户型承担的风险比较大,将来不容易出手。商铺的投资潜力较大,回报率也高,方式也较为灵活,但是商铺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很多,还要承担商业风险,所以投资商铺需要谨慎。
买房前需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买房时才能时刻警醒,不容易被忽悠。
买房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很多人会给很多回答。但归根结底,就是两方面,第一是为了生活,第二是为了工作。所以,配套和交通,才是一个房子是否满足你需要的核心,
没有配套,你会长期忍受生活不方便之痛,想买东西买不了,想去玩没地方、每天只守着孤零零的一栋楼,谈何生活
住在什么板块重要吗
在“富人区“,很多人买房也选择在这里,觉得住在高端板块总能让自己脸上贴金,但是笔者认为住在什么“板块”并不要完全出于“面子“的因素,要看这里环境如何、生活是否方便,配套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能力,自己的亲戚朋友是否在这里,这离上班地方近不近
合适就是好的。如果一个在成都东门居住习惯的朋友,在高贵冷艳不接地气的高新区买房,必然会天天抱怨“狗家伙连苍蝇馆子和冷淡杯都没有一个,上哪吃饭去”。
离工作地点近真有那么重要吗
很多人年轻人买房,很多时候都选择离公司近的地方,殊不知,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现在年轻人跳槽或晋升的情况很普遍,换工作、换地方实为正常,房子又不可能跟着你一起走,所以,买房只要交通方便,大致知道自己愿意在一座城市的哪个区域就业就行了。这一点,如果买一个地铁房(不是假的那种,要楼下就是地铁),是比较妥当的选择。
价格如何选择呢
第一次买房,为了规避房地产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在银行利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价格不要太高,可以买个便宜的(但是配套和交通不能差)
有车能解决问题吗
不少人用低价买了一个交通和配套差的房子(这些地方往往在郊区)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选择了买车,有私家车出行确实方便不少,但从长远来说,这是一个不划算、不科学的打算。一方面,一直用车出行,成本是很高的,油价在上涨、养车的人,往钱五花八门。对于第一次买房的往是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买车无疑是另一大负担。
另一方面,城市车辆数量在增多、交通愈加拥挤,加上交通限行政策,有些时候,私家车的通达度和方便程度还不如公交和地铁。
但是并不是说不要买车,只是建议不建议采取“买在偏僻郊区+再买个车”的买房解决方案。买在主城区或者比较成熟的区域,虽然房价稍微高一点,但长期以来的交通便利,你会觉得多花点钱是值得的。
升值潜力重要吗
有人说,不搞投资,买房就是为了生活,不必在乎房价涨跌,自己住着舒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