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17年、18年买房的朋友们,掏尽了六个钱包,却买到了史上质量最差的一批房。
中国商品房概念推出至今,也发展了几十年了,质量反倒一年不如一年。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要论技术,中国“基建狂魔”之称可谓是名扬四海。
是啊,港珠澳大桥都能造了,却就是搞不定一套房。
再论规模吧,中国更是数一数二了。
那为什么就造不好一套房子,甚至出现了“交付日既是维权日”的荒唐现象?
02、
说实话,这几年部分开发商的房子质量是真的挺差劲的。
今天基坑塌了,明天脚手架倒了,为了进度可谓毫无底线。
很是怀念当年各大地产商还有情怀的时候,大家都去学万科,信奉做产品要品质。
现在学什么呢?学高周转。
高周转是什么?说到底,高周转就是赶进度。
以前七天起一层的,现在两三天就得起一层。
混凝土不要养护吗?拆模强度都到了吗?技术间歇不需要了么?
更有甚者,不光是施工上,连设计也开始“高周转”了,甚至还听说某房企要求设计院连夜出图的。
之前听外地朋友说,有的项目房子交付后发现门都开不完全,因为后面有根梁挡着。
在高周转的模式下,发生什么都是不足为奇了,房子不塌,没出重大事故就万事大吉。
其实,据我所了解的,不少开发商也想把质量搞好。
但跟部分不要脸的“竞争者”在一个跑道上,你能怎么办?
人家都脱光了跑,你还端着走怕失了体面,那不分分钟掉队了。
03、
众所周知,地产这个行业,是重资产行业。
银行看你规模放贷,规模越大越好融资,甚至利息都能更低。
都是出来赚钱的,谁不想拿到更多的钱,拿更多的地?
于是,大家都被逼着走上这种高周转模式,早拿地早开盘早销售早回款。
那么,最后牺牲的,也只能是质量了。
买房的时候每个楼盘对外都说自己品质多少高,房地产的包装我是服气的,举个例子:
挨着水沟,就是绝版水岸名邸,风水绝佳;挖个水池,便是东方威尼斯,演绎浪漫风情
地势高,是视野开阔,俯瞰全城;地势低洼?那就是招财领地,聚宝纳福。
楼顶是圆的,叫巴洛克风格;楼顶是尖的,那就叫哥特式风格
边上有片荒草地,是超大绿化,芳草如茵;边上有家银行就可以称之为紧邻中央商务金融;要是边上有家学校,那更是了不得了——这里可是学术氛围浓厚的精英摇篮。
那么项目四周什么也没有怎么办,没问题,可以说它视野开阔,风光无际嘛。
另外,这些年逐步兴起的精装房,也让不少购房者着实“惊”了一把。
精装房的本意,其实是好的。
但是,现实是,精装这一块在开发商眼中,变成了新的牟利工具,甚至在部分城市对市场限价的情况下,以虚报精装成本来实现价格突破的行为也是屡见不鲜。
搞到最后,这些全精装都成了建筑垃圾,业主还得自个儿掏钱拆运。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是购房者买单。
所以说,这两年买了房的购房者,可真要自求多福了。
以前房价上涨,只要房子没塌也就忍了,毕竟退了房再买,可就买不起了。
而今后房地产走势,我个人认为一、二线基本上是横盘震荡为主了,至于三四线,至少透支了未来10年的购买力,微跌已经算万幸了。
说到底,最伤的还是这几年被市场倒逼上车的刚需购房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