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房子是累赘还是财富?关键看这两点财富房地产房价新浪财经

房地产这个市场现在不会崩盘,将来很可能。现在牵连的人和资源太多,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非到最后关头,崩不了盘。一旦崩盘,就全瓦解了,不会只是一个房地产市场。

“谈房价”的学术套路

“好学生”有一个问题,学得太好,于是,学院教的那一套就大行其道了。常见的是,现在供应有多少套房子,需求有多少套,供求相减,多出来的自然就要“去产能”、“去库存”了。

房价怎么定呢?号称“比较法”,无非是房龄、户型、装修、位置与地段、配套、小区环境之类的,但这样子比下去,恐怕是只涨不跌了吧。

不知道有人去过上海吗?看到那些老别墅,现在是千金难买,但有人问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吗?原来民国时期的业主是谁,他当时买房子是怎么想的?投资还是自住?刚需还是软需?

有到过欧洲的人,可以看到很多的残破城堡遗址,这些城堡都有过辉煌的一页,这是真豪宅吧,王健林都得花上亿欧元去买,里面肯定是美酒加美女,厉害得很,但过去的业主在哪里呢?

到处都有历史,历史到处都在提醒大家,所谓房地产的保值和增值,完全就是个神话。过去是,现在更是,房地产本身是不会投资保值的,真能投资保值的是经济环境,经济趋势,是大环境!房地产本身就是宏观产业,这个性质就决定了,它不能像电视机那样的商品一样,用投入产出来衡量,不能用供需来衡量,甚至根本就不能用价格来衡量。因为你今天有的,明天可能就会一文不值。

现在讲什么“最赚钱”的满天飞,各路英雄豪杰都在讲,但什么“最赚钱”,跳不出发展逻辑,失去了发展逻辑讲“最赚钱”,那就是纯忽悠。原因很简单,最有权力的政府,也要受发展逻辑的制约,不管它愿意不愿意,它跑不出去这个圈子,它跑不出去,你能跑的出去?

去年的房价调控

去年国庆节前以及国庆期间的房地产调控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调控令”。

引人瞩目的是北京,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北京市房地产调控八个方面的措施,被称作“京八条”,政府施展出“组合拳”,在金融杠杆、土地供应和销售价格等方面对北京楼市加以管制。

接着还有,天津、郑州、成都、无锡、济南、合肥、深圳、广州……,据说截至去年10月18日,已经有1520个城市推出房价限制措施。

实际去年针对高房价的调控措施,早有宏观征兆,一是货币政策走向令人担忧,大量贷款流向了房地产,而不是实体经济,完全出乎官方预料,这样下去还得了,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再一个是各地偷跑,出乎意料。原来就有房价管制措施的,但各地打着“保增长”的旗号,先后都悄悄地放开了,结果各地经济增长未必保得住,但却引发了新一轮的房地产炒作。很显然,这里面值得思考的问题显然是太多了,事情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几乎所有人,嘴上不讲,心里也是这样想的,离开房地产,经济立即垮。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央的任何动作,都能转化为各地推动房地产的热情,中央要去库存、去杠杆,地方立即就能推出“大学生买房零首付”、“补贴购房”等奇招。

如果再往前捋一下,那房地产一直就是支柱产业,城市化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柱。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在2009年就明确这样讲的,城市化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柱,五年计划中也是类似的定位和提法,甚至到了2014年,中央已经有压力了,但各部和各地政府还是转不过弯儿来,还是认为未来20年城市化是主要方向。没别的,大搞房地产吧。

这种情况下,各地怪招迭出,有通过所谓土地确权来搞房地产的,有挖山填湖搞房地产的,甚至有千方百计挤走实业,用工业园区搞房地产的。腾笼换鸟,笼子腾空了很容易,鸟没有进来怎么办?正好搞房地产。

在这一片大热之下,土地经济这样玩下去会导致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国家下一步,要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我们这样搞,也不是无风自起浪,而是观察到当时,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土地收入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已经大到没谱的地步了,其成果就是“后土地经济时代”一系列思想观点的产生,当然就实际政策作用来说,不能说没有,但显然也微乎其微。毕竟政策是在5、6年后才有反应,才开始表达担心和限制。这就是中国房地产调控的由来。

现在,如果要估计官方的思路是,估计是先稳住再说吧。这个“稳”字,不管你是自住还是投资,恐怕就又得抗几年了。从全国这盘棋来看,其实从房地产的“新热潮”到“再限购”,只有短短的一年多一点儿,房价又面临再低头了。中国是资本厉害,还是政策厉害,这就又上了一课。

城市化理应稳字当先

城市化好不好?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好不好的问题,这是规律,这是发展逻辑,一个地方不会永久是农村,有钱了就要建房子,终究会搞城市化,搞房地产,自古皆然,中外皆然,有没有经济学家都一样的。

其实,总的来看,城市化是好事,中国的政策大原则,放在这上面,没有任何错误,关键在于控制。我总是说,宏观调控的奥秘就在于微调,而不是大动作。就像美联储,利率一次只调一点点,大砍大切,那不是宏观调控,那是走投无路、背水一战的表现。问题就出在怎么也控制不了,一搞就过头,不搞就停车,这本身就证明,现在的经济体系很不健康。

1.速度问题

我们要看到,城市化是好事,但城市化的速度太快,好事就变成坏事了。我早就说过,我是中国“著名的稳健派”,我有一句不太著名的名言常挂在嘴边,那就是“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速度问题”!我现在还是个稳健派,还不断遗憾稳健派在中国太少了。速度一快,看着城市面貌变化很大,但会产生一大堆的问题,远远不止于经济。

我们到国外去看,人家发展速度不快,城市面貌变化不大,但生活水平却比我们高,也就是说城市化的结果反而更好。这中间差的是效率,萝卜快了不洗泥,就是这句话,发展问题上也是如此。

你到冰岛去看,这个国家简直就是一个大农村,但就现在的社会发展指标来看,冰岛一点也不比其他欧洲国家要差,很多指标都是名列EU28前列的,所以对城市化不能太迷信。我们现在的情况很可怕,那就是对百米冲刺的速度产生了依赖性,有了“速度依赖症”,明明知道这样跑下去,非死不可,但就是停不下来,一停下来,立刻就不行了。

这都是速度惹的祸。

2.水平问题

除了速度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水平问题。速度快了,发展水平不可能很高。我几年前讲过,中国很多城市建的房子,也许过了10年就要炸掉。据说,现在有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炸了。

人对好坏、美丑是有各自标准的,这个标准还会改变,在一个家庭里面,老子和儿子对好坏、美丑的标准都不一样,到了社会更是如此。你现在觉得好看的东西,将来就觉得丑了,怎么办?都炸掉?!你现在可能觉得胡同碍眼,要拆掉重建,但将来这可能就是个宝了。你觉得现在长城残破,用水泥全糊上就是美观,但将来就会后悔。现在的标准和将来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慢一点,留下的东西多一点,这样还来得及挽救。

我们为什么要到国外去看,国外的老东西多啊,中国呢?现在拆的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老东西了。反过来,外国人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到中国来了,改革开放之初,还有不少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就那些所谓现代化的玻璃盒子建筑,人家才不看呢。

上海有一个建筑师,把三代人挤得要死的老房子设计的美轮美奂,住在里面的老人一看就哭了,她一辈子都不曾想到自己的房子可以这样美。实际上,没有所谓棚户区,只有未经好好改造的老房子。我们的棚户区问题,实际是长期城市管理疏忽的地方,这种管理缺位造成的问题,不会通过新建一片房子就解决的。

3.成本问题

城市化会导致成本大幅上升,损害实体经济,损害房地产之外的其他产业。电商怎么来的?那不是马云的本事,而是沾了中国城市化的光,街道都没了,生活极为不易,买瓶酱油都要开车去,于是电商来补空缺。别以为电商提供的就是便宜的产品,今后物流成本一定猛增,最后一定会超越街道商业提供的商品价格。

产业就更别提了,制造业不都是不讲成本的高科技,还是要比成本的,中国成本这样高,人家自然要转移产业,产业都走了,实体经济也就垮了。这样的前景,在大讲特讲城市化的时候,大家想到了吗?把它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去考虑了吗?

4.管理问题

城市是可以无限大下去的吗?500万人口的城市不够,咱就搞1000万的,很多大师们是真的这样讲的!这是可以靠假定条件来设定的吗?咱们先把环境承载力之类的城市常识放一边,听够了的城市病,咱们也暂且不管,不去谈,就说那城市的秩序和混乱,你也受不了啊!

一个节假日,你看这交通堵的,虽然人人满嘴“三字经”,但人们年年照样这样过。

有人以为,城市一定是可以设计的,河道多碍事啊,把它填上可以建楼。一下大雨,哗哗的,城市的下水道都成了喷泉,城市变成了海洋。实际上,再好的下水道设计,也不如自然形成的河道排水顺畅。如果一切图快,一切为了房地产,那这一切显然是顾不上的,一切属于必然。

节假日到了超市,少数几个被设计成商业中心的市场,北京口音已经很少了,在这样的市场中,你买盒鞋油都没有,看着琳琅满目,实际都是大路货,面向的是刚进城的消费群体和他们的标准。大群的外地人拥挤在北京的798艺术区,抱着孩子的阿姨,成群地将雕塑艺术品当成了晒太阳的躺椅。

城市管理跟不上,这就导致我们搞的根本不是城市化,而是逆城市化,让城市变成了乡村,而不是乡村变成为城市。

5.转型问题

城市化带来资本过剩,资本过剩会带来各种大危机,这我早已写成了书,《颠覆世界的城市化》里面讲得很清楚,有一个“危机三角”的存在。但别以为有钱了,大家就消停了,实际会开始社会转型,一场很多人意想不到的革命就要开始了。这场革命会用消费来包装,表面看是消费革命,实际是一场社会大转型。

消费,表面看很简单,就是鼓励大家花钱呗,看着是这么简单,实际却要了命了,因为消费社会是一种多元社会,否则消费起不来的。在消费社会里面,政府一定要做出变革,要适应消费社会的一切,不变行吗?

所以,城市化是一个大背景,我们谈房价的时候,你无法忽视,当然平时可以假装看不见。我老说发展逻辑,什么叫发展逻辑?发展逻辑就是规律,这么多人谈房价,这么多大腕权威因此发了大财,但却很少见到有人谈发展逻辑,这里面就有一个学术良心的问题了。

怎么谈房价?

谈房价,你玩真的?这个就很难谈了。

这个就有不同框架了,不同重点,不同周期,不同哲学的问题了。咱们在经济学范畴里面谈,那就用假定条件,凡是不清楚的,不好谈的,都可以设定假定条件,一带而过。要是真的政策研究,你能假定吗?可不敢假定!所以框架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经济学可以只取一点搞研究,只看有什么用,不看这样做了会有什么后果,对发展逻辑不考虑,政策研究可以吗?不成,因为发展逻辑决定了,该来的肯定会来,所以必须考虑。重点都不一样,结果能一样吗?咱们只谈房价,不谈其他的,那能谈出什么结果?自己骗自己吧。

至于怎么看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利益倾向,这就是个哲学问题了。有人喜欢简单生活,出家修行的人也不少吧;有人喜欢豪华生活,有人着急生孩子,有人向往清净,讲究格调,这就是不同的哲学,生活也是有哲学的,不同的哲学会有不同的标准,这样看问题就有极大的差异。

谈房价,实际很困难。

1.城市的发展逻辑

首先,你要梳理一条发展逻辑,搞清楚世界各地的城市怎么演变的,各有什么优劣。我去过世界上三百多个城市,还不敢说看清楚了。书本是不会给你这些东西的,那里面都是别人的看法,有对,有错,我后面还会讲到。最关键就是城市的发展逻辑,没有发展逻辑就去谈房价,肯定是乱弹琴。

2.房价的决定因素

其次是围绕房价的各种决定因素,这个很不好整,变量太多,不知道哪个会爆炸,谦虚点的就得搞研究了,听取真正大师的意见,这是考验功力的地方,但也是发生决定作用的地方。“意外”总是很多,对外行才有意外,搞政策研究的人也有意外,那你实际就是跟着报纸在考虑问题呢。现在新闻界有这么多人转行做生意,就是新闻人发现,这些企业家、投资者还真的不行,还不如我们自己来呢。

3.远期和近期的关系

远期和近期并不是总一致的,近期看可以,远期看肯定不行,这要搞清楚关系。假如你是个职业投资者,这一条就最重要了,以为近期可以,远期肯定也可以,那是蠢蛋。以为近期不行,远期肯定可以,那也差不多是个蠢蛋。究竟怎么看,一定要结合发展逻辑去看。

4.哲学问题

我前面讲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问题的方式和路数,这是哲学问题。谈房价,先要搞清楚,你对面的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个什么样的群体,他有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否则变成了对牛弹琴。

5.市场问题

这个最好办,就是市场的基本情况,也就是前面我讲的市场基本面那些比较性数据。要注意的只有一点,今天的情况,不代表明天的情况。

总体来看,房价,这真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一定得给咨询费才行。说了这么多,能不能给点参考意见呢?不说,对不起大家,我的意见是:

第一、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就已经接近极限状态了。中国如果出大乱子,那一定是在城市化率60%左右的时候,实际超过50%,出事的苗头就已经很明显了。

第二,今后房价是高还是低?我的答案是忽高忽低,低也就是有价无市,为什么?资本过剩的时候,市场表现都是潮汐式的,我称为是“潮汐市场现象”,大潮涌来,价格狂涨;大潮退去,立刻大跌或是僵在那里了。

第三,会不会崩盘?我的答案是,房地产这个市场现在不会,将来很可能。现在不会是因为这是一个宏观产业,牵连的人和资源太多,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非到最后关头,崩不了盘。一旦崩盘,就全瓦解了,不会只是一个房地产市场。但从改革艰难的趋势来看,我很悲观,实际很可能大局已定,最后这个产业或者说行业还是要崩盘的。说白了,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始终存在,改革的前景,现在还不能看好。

就说这么多吧,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房价调控还是有不同、有差异的,几个月前在分析上半年经济增长数据的时候,我向中央提出,现在的公共政策要搞分类指导,因为地区差异太明显了,最好能分成四种类型的地区来搞,不要一刀切。现在看,这个提议还是受重视的,大家可以看到,这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并没有搞一刀切。最后,我再回应几个社会现象和突出问题。

政府应该允许房价上涨吗?

在这个市场中混久了的人,很多是偏激的。2003年,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CCUD)的一位主任谈及房价上涨时表示,要想遏制房子投机,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应该允许房价上涨,房价涨到头就没人投机了。

“香港为什么没人投机房子?因为房价太高了,没人炒得起。”他表示,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调整房价是将房价上涨收益转给了一部分人,比如兴建保障房。

至于说,香港没人炒楼,那是不熟悉香港人炒楼的方式,就不谈了。自由市场不是万能的,尤其相对于有限资源条件来讲,更不是万能的,给了这个,就给不了那个,所以调节是必须的。世界上哪个国家可以说,政府完全放弃调节作用的,没有的。确保健康的市场秩序,这是世界各国政府的责任,中国也不例外。

所以,对于房地产,不能总站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面去看问题,我已经讲过,这是一个宏观产业,链条太长,从政府到老百姓,都栓在上面,牵一发动全身,更要小心。对于这样的宏观产业,如果用普通产业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让其自由发展,未免太幼稚了。普通产业最多就是一个产业的兴衰,宏观产业则是一个国家的兴亡,随便讲几句话很轻松,但谁负得了这个责任?现在看来,能够让房地产稳下来,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这总比让市场大跌要好得多吧。

对于房地产,大体来看中国学界过去赞美房地产的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无非就是三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死扛,知道错了,也不能承认错,只要逮着机会,就要不失时机利用每一次的上涨,来证明自己还是“对的”。

第二种态度,就是拼命解释自己“不是那个意思”,希望能够脱身。

第三种态度,就是沉默下去,下次争取利用别的机会再翻身,重塑金身。

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要是能够更认真一些,看问题更系统一些,可能就能避免这样的尴尬了。其实,像日本房地产热那样的例子,无数人已经讲过了,中国几乎一点不差的在复制日本的轨迹,当年日本也是地产大热之后在世界上狂买资产,中国现在也是。当年日本人也不相信地产会崩盘,号称“日本神话”。

这些资料尤其是其中的道理和逻辑,稍微看一下,在表达自己的过分自信之前稍微停顿一下,也许就能避免问题。世界上哪里有一直上涨的道理,如果真有,那财富就不会是流动的,一直会在某些人的手里,你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城堡,就不会是残破的,而是始终富丽堂皇的。

房价上升等于老百姓的财富上升吗?

这话是张五常说的,他认为,原则上,楼价上升是好事,这反映着经济的财富或租值上升,人民的生活有了改进。张五常在经济学上有造诣,但并不是说他的学问就能用到公共政策范畴。经济学分析和经济分析,一字之差却本来就是两码事,一个是学术套路的分析,一个是公共政策套路的分析。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用于研究和讨论的。

哈佛大学就一定正确吗?

《城市的胜利》这本书影响还是很大的,给很多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一种证据的感觉,你看人家的哈佛大学教授都是这么说的吧!其实,这本书的格局很小,算不上是什么经典之作。

做学问有两个类型,一种类型是学院派的传统路数,一种是天才型的路数。虽然世界知名的大学会吸收天才型学者,比如剑桥就吸收了拉马努金,但这并不是说这两种类型可以合二为一了,实际两种类型,泾渭分明,始终存在。

学院是学院,天才是天才,学院并不经常接纳天才,他们讲究按部就班,一切按照规矩来,实际就教书育人而言,也当如此。但别忘记,这是学院的套路,拿到社会上,作为公共政策就有问题了。只有傻瓜才会把学院派的假定,当成公共政策的基础。

《城市的胜利》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作者是在经济学的效率范畴里面讨论问题,把人往城市的集装箱里面一装,越多越好,效率最高,一切都是效率优先的假定。实际效率这个问题,在大社会中就是一个小房间,中国最穷的时候,有几亿人是贫困户,要是都按照效率原则,他们就应该去死吗?城市可以无限大吗?这明显是天方夜谭级别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样的大国实现富裕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奇迹,创造奇迹的人,不应该让哈佛大学的品牌牵着鼻子走,要认真总结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才是根本。

中国城市化的大势所趋

现在领导要求发展实业,怎么发展?

十几年前,我就讲过这个事情,那个时候讲“后土地经济时代”,是要被人笑话的,你讲那个干吗?真有谁在那个时代就明白的,请拿那个时候的东西来看看,恐怕都是城市化的赞美诗吧。

发展经济学也是那个时候,成为显学的吧。为什么?因为要有人来证明,发展有理,城市化有理,秩序算什么,节奏又算什么啊!什么叫城市肌理,咱管那个干啥呀,土豪气概,气冲斗牛。总之,城市化就是好,没人关心城市化的后果。

来自富士康内部的人士说,目前富士康每年生产1万台机器人。富士康可能继续利用机器人取代员工,仅在昆山,富士康就裁减了6万名员工。过去,中国企业雇佣员工的成本可能还低于使用机器人。但是,不断上涨的用工成本、年轻人对在工厂工作不感兴趣,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在生产自动化方面投入巨资,造成成本的巨额上涨。

这不是好事吗?开始搞科技了!不过有一点别忘记,中国的后边有印度。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成本很低的国家,如越南、缅甸和孟加拉等国,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制造业不会忘记这一点,所以他们都在大幅度加大对低成本国家的投资,那里才是他们的未来,不是中国。

中国经济现在最头痛的就是产业科技没跟上,产业转移却大规模发生了,制造业没能出精品,价格优势却失去了。今后看的就是中国能不能适应未来消费社会的节奏,从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的社会,这是一场大变革,做的好,那么中国经济还有希望;做的不好,这个转型失败了,那一切就不好讲了。

现在看,管理层正在尽全力向这个方向推动改革,但步履艰难,不容易。不理解的人,不明白的人,遍布各界,无非都还想着过去的日子,想着大把资金在手,这些都是投资型社会的特点,但这种日子正在走向结束。一方面,党的纪律在加强,反腐败在继续;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导致的转型压力大增,不转也不行了,老路走不下去了。

所以未来,中国走向一个消费社会,用正常的消费增长,用服务经济,用科技,用新市场空间,来代替投资和炒作,代替对数量和规模的追求,代替对增长速度的追求,这是大势所趋啊,大家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要再凭一己之私来反对了,好吗?

(本文作者介绍:安邦咨询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博士后导师、著名智库学者、信息分析权威专家。他是“新丝绸之路”的最早研究者,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提倡者,他同时也是中国陆权理论的最早研究者。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信息分析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陈功先生长期担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多所中国大学的教授及博士后导师。)

THE END
1.看房app排行榜前十名十大相关软件专辑 看房软件app哪个好?目前常用的看房软件推荐看房子软件app看房买房app杭州看房软件看房app软件北京看房买房app买房看房软件app看房租房软件看二手房的app武汉看房软件深圳看房软件3d看房软件vr看房软件西安看房软件看房软件app线上看房app看小说的app看视频赚钱的软件看车的app免费的看书软件看漫画的软件https://m.pianwan.com/s/zj-4477030
2.十大房产网站排行榜房产交易网房地产网站推荐十大房产网站排行榜,房产信息网-房地产网有哪些,房地产信息网哪个好 房产网什么牌子好?经专业评测的2024年房产网十大品牌名单发布啦!居前十的有:贝壳、链家LianJia、安居客、房天下、我爱我家、中原地产、乐居Leju、乐有家、房多多fangDD、天猫好房等,上榜房产网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房产网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https://www.maigoo.com/product/list_7040.html
3.看房子软件app哪个好看房子价格的软件哪个最好"看房子软件app哪个好",哪些软件是我们想要的呢,下面多特小编就跟您推荐几款比较合适的软件或者app给您参考。 1.房子找房子软件类型:安卓APP 软件页面:https://duote.com/android/372391.html点击下载 软件介绍: 房子找房子APP是为宝宝听故事开发设计的幼儿故事完全免费声频文本读本,《房子找房子》这一寓言故事告知https://www.duote.com/tech/rjxz/405044.html
4.上哪个网站查看租售房子的信息比较好?–安居客房产问答你好,上哪个网站都一样,只要能帮到你的,就可以。不过还是建议安居客,因为安居客房源多 https://shanghai.anjuke.com/ask/view/1489705
5.北京房地产资讯北京房地产新闻北京房产新闻,北京房天下提供及时北京房地产新闻、北京房产资讯,为您解读北京房产实时政策,预测北京房价走势,分析北京楼市成交数据。房天下权威房地产媒体!https://news.fang.com/
6.看房子的软件哪个最好3、《贝壳找房》贝壳找房拥有买房租房、房产买卖、发那个还查询、房屋估值、实景看房等功能,只要用户有关于房子方面的需求,有贝壳找房一款软件就够啦。4、《赶集网》赶集网不仅仅是一款找工作的软件,赶集网还提供租房和买房的服务,当然为了用户更好的了解房子,赶集网特推出了先进的VR看房功能,功能https://wen.baidu.com/question/435327066558635692.html
7.风水禁忌知识家里风水布局看墓地农村看风水风水大师_看家居风水_风水布局_风水宝地_风水禁忌知识_家里风水布局_看墓地_农村看风水_房子看风水_风水先生_房间看风水_看八字_宝宝起名公司起名_房子看风水_风水师讲解_买房看风水_看风水视频_房子房屋新房二手房商品房看风水_买房租房看风水_风水教学http://www.md5188.com/
8.看房子软件app哪个好精品看房子软件推荐看房子类型软件功能很多,呈现了不同区域房屋,下面小编介绍一下看房子软件app哪个好。它汇集了新房、二手房、海外房产、旅游房产等,实现VR和地图等高效率找房,满足自己的需求。它提供了最新交易数据和房价走势,优惠房源信息,从而快速掌握市场行情。 1、《365淘房》 https://www.wandoujia.com/strategy/685057292569166681.html
9.租房子怎么看房子吉凶租房住几楼好租房子怎么看房子吉凶:光线昏黑 如此情形的房子在风水上称为“暗房”,看得出来,这与洗照片用的“暗房”意思差不多少,只不过后者更黑,本来“暗房”在办公大楼中倒挺常见,对办公大楼而言,照明是第一位,有自然光线当然最好,没有自然光线可以用灯光来弥补。但是住宅不行,住宅离不开自然光线,尤其是太阳光。光线昏黑https://www.qiyuange.com/fengshui/91659.html
10.《cardibebe售楼女业务员跟客户约好要看房子不小心迟到了,为了影片名称:《cardibebe 售楼女业务员跟客户约好要看房子不小心迟到了,为了表示歉意,用身体安抚他的情绪,最后还把人家射的满嘴都是精液缓缓流出》,影片来源:国产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免费看黄视频软件下载,电影主演:不详,上映时间:1982年2月7,观看次数:97991 次,网友评http://www.dadishuidao.com/mingren/2969.html
11.英语翻译(1)19.这房子看起来很旧,实际上很新(in reality) The house looks very old,but in reality it is very new. 20.外国游客无一不对该市的风景留有声卡印象(impress) All the foreign tourists are impressed by the scenery of the city. 21.我倒想去度假,可是抽不出时间(afford) I’d like to go on hohttps://m.360docs.net/doc/b97697375.html
12.看房子去哪个网站?1、楼盘网 楼盘网是中国房地产家居门户信息网站,提供全面及时的房地产动态及楼盘楼讯,中国房地产楼盘一http://www.loupan.com/ask/984410.html
13.日本买房子看哪个网站?日本买房日本买房子看哪个网站? 日本比较知名的房产网站有https://www.hinabian.com/house/。输入搜索条件可以比较方便查找房源。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不过因为开放性平台的房源有一些已经售出或不存在的房源吸引客户。所以真实性比较难把握。另外日本房源公开。去一家中介公司就可以找到所有真实在售的房源。省时省力。https://www.jingzb.cn/995.html
14.只有运用你的逻辑才能看懂其中的恐怖及答案这令我感到有点奇怪 而更奇怪的是每天的深夜时分 隔壁总会传来一些有点压抑的女性笑声 且总是准时在凌晨3点钟传来 该不会是隔壁住了什么怪怪的女人吧? 有天我因为身体不适早退回家 刚好在窗户看到地产经理在带新客户看房子 我就走去问他关于邻居的事情 「嗯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248764/article/details/83588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