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办理首次遗嘱公证我市低保标准再上调

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办理首次遗嘱公证

从今年1月1日起,建德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首次申请办理遗嘱,免交公证费用。符合条件的市民可前往市公证处免费办理遗嘱公证。

工作人员特别提醒,办理该项公证业务必须本人前往申请,子女家属等不得代办。

我市低保标准再上调

今年1月1日起,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次上调,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734元,截至目前调标工作已完成。

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

据悉,为进一步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经市政府同意,从2018年1月1日起,建德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统一调高至每人每月734元,最低补差为每人每月220元。而此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607元,城镇居民为每人每月674元。同时,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也已进行了相应调整。

不过,据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享受数额按照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确定。

举个例子

市民李先生是低保户,按照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可补助734元,但如果他的家庭月人均收入为550元,那么李先生只能享受每月184元的数额,但因标准中限定最低补差为每人每月220元,则李先生最终能取得每月220元的低保金。

惠及13700余人

此次调整为建德第20次低保提标,惠及全市低保家庭13700余人。凡建德行政区域内持常住户籍的城乡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建德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建德人民政府规定条件,并符合有关规定的,均可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THE END
1.公证处公证费用多少?透明收费房产遗嘱二、公证处公证费用的收费标准 公证处的收费标准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根据公证事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证事项及其大致的收费标准: 遗嘱公证:根据遗嘱内容的复杂程度和财产价值,费用一般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房产买卖公证:涉及房产买卖的公证费用通常按照房产价值的一定比例收取,具体比例因地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RD2CF0556AMNE.html
2.服务:让“身后事”不再成烦心事行业动态行业动态“来公证处立遗嘱真是来对了!”近日,一对年近八旬的老夫妇在办理完遗嘱公证后激动地说道。近年来,随着大家法律意识越来越强,通过订立遗嘱、公证遗嘱形式来处置自己财产的人也越来越多。为满足群众需求,北京市公证行业推出多项便民举措:对年满70岁的老人可以免费办遗嘱公证;对行动不便、患病残疾群体实行预约上门服务https://www.chinabjnotary.org.cn/content/details_31_1450826.html
3.老人立遗嘱免费公证吗?专家导读 老人立遗嘱之后进行公证,并不是免费的,需要收取一定的公证费用。进行遗嘱公证的时候,需要立遗嘱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相关的手续,立遗嘱人需要神志清楚,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老人立遗嘱免费公证吗? 一、老人立遗嘱免费公证吗? 并不是免费的,办理遗嘱公证一般是需要收取一定的公证费。老人办理遗嘱公证需要https://m.64365.com/zs/1535881.aspx
4.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办遗嘱公证地点:端城公证处记者从广东省司法厅网站获悉,从1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我市的端城公证处将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办理遗嘱公证。 据了解,办理遗嘱公证和保管遗嘱一直是公证处的传统业务,收费标准约300元,该便民利民活动系依照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证便民利民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和省司法厅的工作部署,旨在充分发挥公证工作职能作用http://app.xjrb.com/?action=show&app=article&contentid=319408&controller=article
5.首佳公证处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近日,公证员为陈某、王某(夫妻)免费办理了遗嘱公证业务。办证过程中公证人员耐心询问、认真记录,热情地为两位老人服务,办完业务后老人给予了公证人员及公证处高度的评价。公证处为申请办理遗嘱公证时已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积极服务于社会民生,充分发挥惠民生、促和谐的社会职能,得到了申http://www.bjft.gov.cn/ftq/bmdt/201907/6c3cc58b3ece4f2486fb95c8932b88f9.shtml
6.父母房产转给子女:哪种方式能避税?继承最划算!连日来,公证机关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服务的好事备受关注。据了解,房产行业人士一度认为“把房屋卖给子女,比赠与和继承过户更划算”,但从今年开始,房管部门和公证机关接连推出便民新政,那么,如今把房产给子女,究竟选择哪种方式更省钱?哪种方式又更方便?近日,信息时报记者走访房管部门、公证机关发现,如今父母https://m.loupan.com/lixian/news/201810/258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