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身后纠纷多数受访者支持订立遗嘱

广州中院近期审理的继承纠纷案中遗嘱无效、遗赠无效的情况较多

签名盖指模遗嘱仍无效?

在涉及死亡的话题中,交代身后事的遗嘱是一个很难绕过的部分。立不立遗嘱,不仅是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更体现出一种面对生命的态度。

记者就“遗嘱”问题采访了30多位市民,大多数人对订立遗嘱并不排斥,“希望以法律凭据确认身后财产安排,免得纠纷”。也有市民一听“遗嘱”二字,连声说“大吉利是”,认为现在身体健康不考虑这个。

现实中,因为没有订立遗嘱或遗嘱形式不规范,引发了很多身后事纠纷。在广州中院审理的继承纠纷案中,遗嘱(部分)无效、遗赠无效的情况较多。法官提醒,遗嘱事关重大,其书写和格式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条文来执行,方能具备法律效力。

特写:为何下决心立遗嘱?只为避免身后纷争

今年六十出头的陈先生和老伴只有一个独女,但他早在退休之前,就耳闻目睹多起争遗产事件。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几年前,一名出海航行的同事在工作时不幸遇难,获得90多万元的保险赔偿,其中有几十万元引发他的母亲、兄长和妻子争夺,彼此打了4年官司——如果逝者在生前立下了遗嘱,就可以避免这场纷争,“当年的几十万元用来投资,几年下来早就不止那个数了。”

2015年11月18日,广东遗嘱库(中华遗嘱库广东分库)公益项目在广州启动,陈先生获悉该项目为广东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的咨询、登记和保管服务,就在2016年初去登记预约,3个月后得到通知,就和老伴带上身份证、房产证等去立了一份遗嘱。其间,他们按要求用黑色墨水笔用正楷逐字写下自己那份四五百字的遗嘱,写错字改正过来还要打上手指模。他们还要做一些IQ题,证实自己当时头脑清醒,还要确认是自愿的,排除老年痴呆等状况。立遗嘱的全过程有律师和公证员见证和审核,遗嘱的内容和录像被做成光盘保存。

陈先生坦承,立遗嘱是因为自己有私心——女儿已婚并且有两个孩子,但谁也无法保证女儿的婚姻能持久……他说自己并非大富大贵,也没有很多家产,只不过是普通的打工族,主要是在遗嘱中指定将自己位于市区、目前自住的一套房产由女儿继承,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万一遇到变故时多一分生存的希望。他们告诉了女儿立遗嘱的事情,并且告诉她《遗嘱证》跟房产证在家里的什么地方一起保管着,但是没有和女婿说,担心他若知道后,会怎么对待两个老人家。

生命三问·遗嘱怎立

由于存在订立遗嘱不规范引起身后事纠纷的现象,具有最高效力的公证遗嘱成为很多市民的选择。令人注意的是,年轻人立公证遗嘱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记者近日了解到,以海珠公证处为例,去年该处8000件遗嘱公证有一成是中青年所订立。一个新的现象是,有些年轻人会在出国旅游前订立遗嘱。

公证处:遗嘱公证一成为中青年所立

记者从海珠公证处了解到,近年来在该处立遗嘱的群体仍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但已逐渐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去年海珠公证处共办理遗嘱公证8000件左右,其中约一成是年轻人,集中于三四十岁这一年龄段。

广州公证处的工作人员表示,60岁以上老人是立遗嘱的主体,年轻人立遗嘱近几年逐渐增多,但相对总体数据还不多。现在有一个新的现象,就是有一些年轻人是在出国旅游前立遗嘱,“他们认为,遗嘱就像保险一样,是给亲人的一份责任和保障。”

案例

40多岁企业中层与丈夫一起立遗嘱

70后公务员清明节前夕立遗嘱

清明假期前一天,在某部门任职的公务员利小姐向海珠公证处申办了遗嘱公证,将属于其个人所有的动产及不动产日后全部交由女儿一人继承。

问及立遗嘱的原因,40多岁的利小姐说:“谁也不能预料会发生什么事,我虽然还年轻,但觉得还是及早安排比较妥当。”

分析:立遗嘱仍有继承纠纷“打印遗嘱”问题较多

记者从广州中院获悉,“遗嘱继承纠纷”属于“继承纠纷”中的一种,从2016年至今年3月31日,中院少年家事庭审结的继承纠纷案件共计131件,其中遗嘱继承纠纷有11件,其余继承纠纷案中很多都会涉及遗嘱。

据介绍,遗嘱继承案件中,因各种原因导致遗嘱(部分)无效、遗赠无效的情况较多。

导致遗嘱、遗赠无效的较常见原因有:打印遗嘱上只有遗嘱人签名,代书遗嘱不规范;夫妻双方中,一方已经死亡,而另一方立下遗嘱处分全部夫妻共同财产。

个案1.没有订立遗嘱兄弟二人均分

张先生与谭女士是夫妻,生育了张强、张新(均为化名)两个儿子。谭女士于1997年去世,张先生先于谭女士去世。张新持有低保证。张强右手缺失,领有二级残疾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某大院的一套房屋产权人为谭女士,谭女士生前没有立遗嘱。在谭女士生前,张强一家人和谭女士共同居住生活,照顾其生活起居。在谭女士没有留下遗嘱的情况下,张强对母亲尽了主要赡养义务,能否多分财产?

法院观点:兄弟均有可照顾情形判均分遗产

由于谭女士没有立下遗嘱,故该房屋应按法定继承处理。继承法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虽然张强及其家人与谭女士共同居住生活,照顾其生活起居,对其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同时张强患二级残疾,符合“可以多分”遗产的情形。但是,张新因触犯刑法而长期服刑,与社会脱节,出狱后缺乏谋生技能,生活有特殊困难,亦符合“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的情形。综合考虑,张新与张强应当均等分配谭女士的遗产。

个案2.自书遗嘱没有亲笔书写判令无效

徐宏(化名)和妻子名下有两套房产,妻子生前曾立下遗嘱,约定在任何一方逝世后,其依法所得份额全部归属于仍然生存一方,并由生存方按子女赡养的实际情况,全权处置。徐宏称,该遗嘱是妻子去世前在电脑上打好并打印出来的,两人签名后,还盖上了各自的指模。但是,女儿徐俐不认可这份遗嘱,认为该遗嘱不具备法律效力。

法院观点:

既没有亲笔写又无亲自打印的证据

广州中院二审认为,徐宏出示的《遗嘱》,抬头明确为“遗嘱”,内容为遗嘱人死后的财产归属问题,因此其应为“遗嘱”而非普通的“遗书”。该份遗嘱不符合“自书遗嘱”中,遗嘱人亲笔书写的要求,徐宏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是由妻子亲自打字打印出来。最后,该遗嘱也不符合代书遗嘱的要求,没有两位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因此,法院认定该遗嘱为无效遗嘱。

个案3.遗嘱见证人次日签字打印遗嘱无效为免身后麻烦,2012年,87岁的兰婆请了两位律师作见证立遗嘱,因为二儿子一直在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因此兰婆在遗嘱中约定去世后她名下的房产由二儿子一人继承。兰婆的二女儿还写了一份赠与协议,自愿将父亲遗产中自己的份额赠与二哥。

在这份打印遗嘱上有兰婆的签名和指印,代书人有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工作人员签名。第二天律师事务所出具《律师见证书》,见证遗嘱之订立,但是经办律师有二个笔迹不同的签名。

法院观点:代书遗嘱需两名以上见证人当场签名

兰婆的《遗嘱》为打印体,并非由被继承人本人亲笔书写,因此属于代书遗嘱。《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对该条款应理解为:“两个以上见证人”应当当场见证并在代书遗嘱而非其他文书上签名。

在见证遗嘱后的第二天,经办律师在《律师见证书》上签名,既不符合“当场”的要求,也不符合“在代书遗嘱上签名”的要求,因此不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法院最终认定遗嘱无效,按法定继承处理。不过,法院认可二儿子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依法对其予以多分。三套房产一套面积较大的归二儿子所有,其余两套三个子女均分。

法官建议

立遗嘱形式要求严格

全符合才有法律效力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黄文劲法官表示,立遗嘱是大事,在法律形式上有严格规定。遗嘱在实际司法操作中,其书写和格式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条文来执行,才是合法有效的遗嘱。在少年家事庭审理的继承纠纷案中,关于打印遗嘱的纠纷逐渐增多。

最常见的两类遗嘱:

“自书遗嘱”“代书遗嘱”

“自书遗嘱”:

必须是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其次要有立遗嘱人本人亲笔签下的姓名和日期。

“代书遗嘱”:

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黄文劲法官表示,认定为代书遗嘱有以下几个关键条件:首先,遗嘱应是他人代写的;其次,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再者,代为书写的,应是见证人之一;最后,要有立遗嘱人和见证人签下的姓名和日期。

最有法律效力遗嘱:

“公证遗嘱”

黄文劲法官表示,立遗嘱是一件大事,特别是房产类的继承,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的资产,立遗嘱甚至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衰。因为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忌讳以及立遗嘱的观念较为淡薄,人们对遗嘱的了解甚少,导致许多遗嘱失去法律效力,许多关于遗产继承的官司便因此产生。

为确保遗嘱的法律效力,黄文劲法官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若是自书遗嘱,请务必本人亲笔书写。亲笔书写的,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都一定被视为自书遗嘱。

第二,若是代书遗嘱,则务必保证见证人与本人没有利害关系,且必须同时见证。

第三,目前来看,法律效力最高的,便是委任公证处代书,并由其进行公证。

读者调查:多数受访者支持订立遗嘱

记者就“遗嘱”问题随机采访了30多位市民,年龄从20多岁到70多岁,大多数受访者支持订立遗嘱,希望以法律凭据确认财产安排避免纠纷。

也有市民持比较中立的态度,例如有两名市民表示,没什么财产也不会产生纠纷,对是否订立遗嘱持中立态度。也有个别受访者一听到“遗嘱”二字,直呼“大吉利是”,很忌讳这一话题。

支持

希望法律凭据可免除财产纠纷

邝先生:

49岁,已婚,

有小孩

支持理由:

“因为能行使自己设定财产分配的权利,保障财产日后按照自己意愿进行分配,避免纠纷。主要处分房屋等已经进行了登记的财产,会选择公证遗嘱。”

王女士:

40岁,已婚,

“我自己辛苦挣来的财产,我有处分的权利,我珍惜这个权利,也希望万一意外死亡,我的亲人在悲伤之余,不要因为财产纠葛彼此抱怨、纠缠,甚至仇恨。处分的所有财产,包括房子、存款以及书籍,视每一位亲人的需要合理安排;努力让遗产分配的过程平静、有序,也对活着的人有益处,这是对我最好的怀念。”

卢女士:

37岁,已婚,

“人生都有意外,如果忽然离世,希望以法律凭据确认身后财产安排,免得纠纷。但遗嘱内容会和所有家人沟通,争取最大共识。”

中立

财产不多争议也不会多

李先生:

42岁,已婚,

理由:

“不排斥,但是觉得还年轻,离死亡早着呢,不用这么早立遗嘱,等到60多岁再立也可以。就是财产如何分配,一来没多少财产,二来在分配上也没有什么争议,个人认为没必要立遗嘱。”

秋哥:

71岁,

从事篆刻工作

“很多广州人很忌讳遗嘱的事情,因为老来觉得人生可恋,都不想死。立遗嘱没有用,现在说好财产如何分配,到时钱都花光了。对于子女多的家庭更加麻烦,分配往往不均,立了遗嘱也一样要争破头,到头来还是道德问题。从不考虑立遗嘱,因为自己没有很多财产,有遗产的话就顺其自然转给下一代。”

反对

一听说立遗嘱

就“大吉利是”

平姨:

61岁

反对理由:

61岁的老广州平姨是一名退休的理发师,一说起立遗嘱就连声说“大吉利是”。

张阿姨:

57岁

张阿姨是北京人,几年前从医院的行政岗位上退休,现随女儿女婿在广州定居,她也觉得自己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不考虑立遗嘱这种事情。(记者魏丽娜伍君仪)

THE END
1.公证费用收费标准及办理全攻略(附公证样例)遗赠公证处公证书公证5. 证明遗嘱,每件收费 200 元;证明遗赠抚养协议,每件收费 200 元。 6. 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的 2%收取,最低收取 200 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收费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收费可能因地区和公证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办理公证前,建议您向当地的公证处咨询详细的收费情况。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1GAVKI05568FCL.html
2.老人立遗嘱免费公证吗?专家导读 老人立遗嘱之后进行公证,并不是免费的,需要收取一定的公证费用。进行遗嘱公证的时候,需要立遗嘱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相关的手续,立遗嘱人需要神志清楚,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老人立遗嘱免费公证吗? 一、老人立遗嘱免费公证吗? 并不是免费的,办理遗嘱公证一般是需要收取一定的公证费。老人办理遗嘱公证需要https://m.64365.com/zs/1535881.aspx
3.律师您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能申请翻盖农村宅基地吗?七十岁以上老人免费公证遗嘱吗北京 问答 0人阅读 南京八十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是多少 问答 137人阅读 七十岁以上老人车祸死亡怎么赔赔钱 问答 57人阅读 阳泉专业律师推荐,如有专业问题,可在线咨询 严选律师 严格认证 · 平台监督 纪鹏拆迁律师团律师 帮助0 人 咨询律师 农村六十岁老人可以在宅基地上建房吗 问https://m.66law.cn/question/14541276.aspx
4.60岁老年证到哪里去办律师普法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怎么认证 视频27,836人观看 郝科名律师|专职律师,4年经验在线咨询 80岁老人免费遗嘱公证去哪里办 问答584人已浏览 申办遗嘱公证当事人应提交: 1、立遗嘱人身份证明(身份证以及户口本) 2、遗嘱处分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屋产权、购房凭证、股票、存款证明等) 3、遗嘱中指定遗嘱执行人的,还应https://m.110ask.com/tuwen/16060983583081305364.html
5.《婚姻法》《继承法》被废除后,《民法典》将给婚姻家庭带来重大2.新增录像遗嘱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 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 以及年、月、日。 3.公证遗嘱不再需要以公证遗变更和撤销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http://www.mzyzk.com/bjmzyzk/vip_doc/17384469.html
6.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3.pdf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3.pdf 305页内容提供方:bosunram 大小:7.57 MB 字数:约22.53万字 发布时间:2024-04-19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2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3.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8/8131112016006060.shtm
7.老年人权益保护讲座(精选6篇)今年5月,北京市92岁的刘老太太咬破手指按下一枚血手印,一纸诉状将自己的儿子告上朝阳法庭。老人伤心欲绝地说:儿子过得很好,收入很高,但是同在北京生活,却整整13年没有看望过她了。 刘太太的老伴已经过世,家住东城的儿子曾经长期拖欠老人赡养费。后来经过居委会出面调解,儿子吴某才勉强同意恢复对老人的赡养。但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m1f7s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