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主席亲自给她的题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年仅15岁的刘胡兰为了民族大义坦然赴死,令无数中国人敬佩。
作为家中的老大,受到刘胡兰精神的影响,她的弟弟妹妹们也都成长为国家栋梁,为祖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个世纪30年代,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中,作为家中的老大,刘胡兰从小就懂得帮助家庭减轻负担。
这也让刘胡兰看到了社会上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在那个封建的小山村里,像是刘胡兰这样的农民家庭还有很多,整天被地主欺压。
从这个时候起,刘胡兰就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变的更大更强,不让家人受到欺负。
在刘胡兰5岁那年,母亲就因为肺结核去世了,当时家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妹妹。三年后,在朋友的介绍下,刘胡兰的父亲和其他人再婚,家中又添了三个弟弟妹妹。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刘胡兰所在的县城也成立了抗日组织。10岁的刘胡兰也加入其中,成为了抗日儿童团的团长。
平日里刘胡兰就带领着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还会跟着士兵一起到敌军所在的地方侦察敌情。
有一次,八路军被敌军包围住了,刘胡兰所在的组织到前线支援,刘胡兰提出自己也要前往,却被部队领导直接拒绝。
领导告诉她:“战场上十分危险,现在的你年龄太小,在战场上照顾不好自己。”
但刘胡兰的态度非常坚决,表示自己不害怕,在战场上能照顾好自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听到刘胡兰的这番话,领导只好同意了她的请求。
就这样,刘胡兰跟随着战士们一起前往战场给伤员们处理伤口,并且给前线的战运送物资。这一年,刘胡兰刚刚13岁。
经历了这件事情后,刘胡兰参加了当地举行的学习班,并且成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组织上也决定将刘胡兰收为预备党员,等到刘胡兰18岁那天,就可以成为正式的共产党员了。
原本刘胡兰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意外还是发生了。
成为预备党员后的刘胡兰,在村子里做妇女工作。可村子里的村长不仅欺压百姓,还经常给国民党传送情报。
于是经过党组织的讨论后决定,将村长处死,一方面是为了解救当地百姓,另一方面则是防止此人今后会妨碍到我党的工作。
同年12月,当时的刘胡兰正在配合武工队员,参与处死村长的活动时,敌人突然偷袭了村庄,并且抓走了共产党三名地下交通员。
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下,其中一位没有承受住,供出了当时村子里所有的党员干部,就这样,刘胡兰不幸落到了他们手中。
敌人将刘胡兰等人带到一处空地上,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逼他们将党组织的机密说出来。
然而面对身体上的疼痛,刘胡兰丝毫不害怕,即使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的牺牲在敌人的刀下,刘胡兰也誓死不背叛组织。
最后刘胡兰从容的走到敌人的镰刀前,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这时的刘胡兰才15岁。
当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的故事后,心中十分感动,也非常敬佩共产党中有这样的人,于是为刘胡兰同志题了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虽然刘胡兰的肉体已经死去,但她却一直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刘胡兰的精神鼓舞着无数共产党员,同样也鼓舞着自己的家人。
在刘胡兰精神的领导下,她的家人都走上了为共产党奉献一生的道路。
在胡文秀嫁给刘胡兰父亲的时候,刘胡兰以及妹妹刘爱兰对她充满敌意。但幸运的是,胡文秀并不是一个恶毒的后妈。相反她对两个孩子十分疼爱,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
并且胡文秀非常支持刘胡兰的一系列行动,还经常鼓励刘胡兰要为百姓着想。
在刘胡兰死后,作为母亲的她心痛万分,恨不得自己替女儿去死。但逝者已逝,胡文秀明白女儿的愿望就是希望生活过的越来越好。
胡文秀便开始奔走在前线,宣传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同时接手了女儿的事业。后来胡文秀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家里的时候,胡文秀也一直在给其他孩子宣传共产党的好,从小教育他们要向姐姐一样,为国家付出自己的力量。在胡文秀的教育下,孩子们也十分懂事。
在家人的鼓励下,她渐渐的走出了阴影,带着姐姐未完成的遗愿,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中。
刘爱兰本想和姐姐一样奔走在一线,但党组织却将她分配到了战斗剧社工作。并且跟她说,在后方宣传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后来被改编成了歌剧《刘胡兰》。因为刘爱兰和姐姐的身材、神态都很相似,所有她就成为了扮演姐姐刘胡兰的演员。
每次在表演的时候,刘爱兰总能想到姐姐生前的场景,这也让她每次演出都十分投入,台下的观众都不由得流下眼泪。
但长期扮演刘胡兰,让刘爱兰的精神状况越来越不好,最终只能离开剧社,到学校读书。
在学校里刘爱兰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所爱,后半辈子过着幸福平淡的生活。虽然她没有再继续扮演姐姐,但姐姐却一直活在她的心中。
胡文秀一共生下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刘芳兰、刘继烈和刘继英。刘胡兰牺牲时,刘芳兰刚刚出生,对姐姐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那时的刘继烈和刘继英更是没有出生,所以他们对姐姐的认知,和大家从话剧中知道的一模一样。
不过在母亲胡文秀的长期教导下,他们明白自己的姐姐刘胡兰是个伟大的人,自己也要像她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后面姐弟三个都加入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刘芳兰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射击战士,在1966年国庆节时,还有幸参加了天安门观礼活动。
周总理在看到刘芳兰后,热情的和她握手,并表示刘芳兰要向刘胡兰学习。刘芳兰也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向姐姐靠近。
刘继英和刘继烈后面也都加入了军队中,但由于胡文秀的年龄越来越大,兄弟俩先后退伍回到老家进入公安局工作,一方面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另一方面还可以照顾年迈的母亲。
每年清明节和姐姐刘胡兰去世的那天,刘家姐弟总会相约回家祭奠,姐姐刘胡兰永远活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一生的标杆。
为了纪念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刘胡兰所出生的村庄也改名为刘胡兰村,当地的小学也改名为刘胡兰小学。只要有一个人还记得刘胡兰,那她就永远的活着。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还有很多像是刘胡兰这样的烈士,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置身事外,在面对敌人时丝毫不害怕,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