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房颤后一般寿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老年人房颤主要由高龄、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慢性心脏疾病等疾病导致,病因不同,老年人房颤后寿命也长短不一。
1、高龄:房颤是一种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老年人会逐渐随着年龄增大,窦房结功能会逐渐下降,同时心房纤维化的程度逐渐加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也会有所改变,故易出现房颤,若患者积极正规治疗,无其它合并症老年人房颤的寿命与同龄无房颤患者无异。
2、肥胖:肥胖可能会使呼吸道变窄,诱发睡眠呼吸阻塞,也会导致房颤的发生,该类房颤患者心脏功能如未发生结构改变,并接受治疗后寿命无明显影响。
3、甲状腺功能亢进:身体内过量的甲状腺激素会对心房肌产生毒性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现房颤的几率约为12%到18%,甲状腺功能亢进纠正后一般房颤可以消失,对于寿命的影响不大。
4、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房颤的一大病因,大多数的房颤患者发病源于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增肥变厚,使心房压力太高,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出现房颤,患者寿命达到5年的概率大约为50%。
5、慢性心脏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二尖瓣疾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都会导致房颤,患者寿命达到5年的概率约为50%。
此外,情绪激动、大量饮酒、手术后都可诱发房颤,且房颤可增加老年人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心衰等疾病的风险,甚至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等,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遵医嘱规律治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