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房产再出售个人所得税问题超棱网

"您好!您所咨询的问题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回复如下:

一、根据《》(主席令第九号)第三条、第六条规定;“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二、根据《》()第四条规定:“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

四、根据《》()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若您对此仍有疑问,请联系12366纳税服务热线或主管税务机关。"

答复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

2009年1月之前的解答——

继承房产出让是否要全额缴20%个人所得税

夫妻俩共有唯一一套73.6平方米的企业房改房,已居住20年以上,因丈夫去世,由妻子及二子女3人法定继承,已办理共有产权证各一本。孤独老人想把房子卖了跟子女一起住,在将该房转让时,当地税务要求按评估价全额5.888万元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1.18万元。请问税务机关的做法是否正确

《》及其规定,个人转让住房,以其转让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规定,个人向他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包括继承、遗产处分及其他无偿赠与不动产等三种情况。该文第二条第二款明确,(二)、关于加强个人将受赠不动产对外销售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问题

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计征个人受赠不动产个人所得税时,不得核定征收,必须严格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征收。

据此,继承住房后销售的应按上述文件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THE END
1.继承房产再出售新规定2024继承房产再出售新规定202 立即提问 近7日解答 88423 次· 平均回复速度 3 分钟遗产继承案件·推荐文章 继承的房产再出售新政 房产继承后,再次出售是需要缴税的个人所得税的,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使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遗https://m.64365.com/tuwen/uzkbw
2.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不动产继承为加强继承(受遗赠)不动产登记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化水平,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制定了《北京市不动产继承(受遗赠)登记操作规范》。经2024年1月17日第1次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特此通知。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2024年3月11日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gfxwj/sj/202405/t20240531_3701120.html
3.房产中介新人培训资料7篇(全文)(一)1990年4月1日之前开工建设的项目(含城镇私有房屋)未经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或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的指标、内容不符的,或超出用地红线的,由国土房产管理部门按规定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后予以办理权属登记手续。 (二)1990年4月1日之后开工建设的项目未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须经规划管理部门处理同意后给予办理权属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mnmyjit.html
4.税法2重点知识记忆改良支出:1、达原值20%以上 2、寿命延长2年以上 3、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按规定还原: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以外(有时间限止的,否则不享受抵免优惠)7、股权投资业务的税务处理1)投资方企业与被投资方的法定所得税率相同,而被投资放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其实际使用的所得税率低于投资方企业从其分https://www.51test.net/show/138563.html
5.遗嘱的写作(通用22篇)1.房产遗嘱公证费用是多少 2.房产证上加名字需要多少钱 3.领取房产证需要多少钱 4.办房产证需要多少钱 5.买二手房交什么费用 6.专利申请需要多少时间 7.房子过户需要什么手续 8.办房产证需要交哪些钱 9.安置房房屋过户需要哪些手续 10.新规定考驾照费用不得超过多少? https://www.baihuawen.cn/falv/hetong/51987.html
6.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会会议纪要(2017年最新版)四川应结合房屋原始规划设计、交付使用的实际用途、业主购买成本等证据,对登记房产的真实权利状态予以审查核实,对于业主已支付公摊面积费用、可以与原始规划相印证,且长期作为物业管理用房的争议房屋,虽登记于开发建设单位名下,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的规定,认定物业管理用房http://www.baotoulawyer.com/info/1660.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