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8日讯(记者王海春)上海住房交易优惠税收政策正式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9月底“沪七条”政策已明确,按国家工作部署,上海将及时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减少住房交易成本,以更好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
中指研究院上海分析师刘卓维指出,上海最新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取消个人出售非普宅2%的所得税,以1%的标准核定征税;二是个人出售2年及2年以上住房,免征增值税;三是上海个人购房契税优惠政策与全国统一。
“上海本次对税收政策的调整,取消了个人出售非普通住宅2%的所得税,以1%的标准核定征税,扩大了交易税优惠覆盖面,或将有助于释放改善性置换需求。”刘卓维称。
就个人出售住房增值税,上海最新政策明确,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
分析师认为,增值税政策与房屋出售关系较大,最新政策有望大幅降低住房交易成本。
“符合年限的住房免征增值税,降低了个人转让住房的交易成本,简化了税收流程,有利于提高二手房与新房之间的流通速度。”刘卓维称。
对于个人购买住房契税,上海适用与全国统一的个人购房契税优惠政策。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面积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业内人士表示,上海住房交易契税政策调整,或在两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在严跃进看来,在上海购买面积14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契税降至最低水平,即1%,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刚性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有力支持了购房消费行为。再者,购置二套房的契税,减轻交易税费负担的效应明显。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从二手房交易环节来看,由于针对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契税、增值税税率不同,并且非普宅占比较高,但两者的交易成本相差较大;取消划分标准后,随着受益面的扩大,会促进更多改善群体入市。
刘卓维认为,上海最新出台的政策降低了个人所得税以及购房契税支出,使得交易成本更加合理,同时能更好满足居民置换需求,对于改善性住房置换需求尤其有利。这些举措将增强市场参与者信心,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据中指院监测数据,11月1日-15日,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套数4909套,同比增长58.5%。
其认为,这一政策如果能与更多措施组合,将会释放出更大的效力。“除了与税收相结合,下一步如果能与第四代建筑,以及多孩家庭、限购等政策调整,进行多维度结合,将更有针对性向市场释放出精准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