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邻居家里漏水导致我家房屋损坏,沟通无果如何起诉?
朋友欠债不还,我想起诉,不知怎么写诉状?
我想来法院立案,但不知道需要带什么材料?
在法院立案大厅,诸如此类的问题屡见不鲜,纠纷发生后如何高效便捷完成立案可谓是诉讼的第一步。本期民事立案宝典,将通过指引立案具体流程、提供实用的民事诉状范本,供大家立案时作为参考。
手把手指引立案具体流程
民事纠纷发生后,向法院申请立案分为三步。
立案小Tips
原告是自然人的,应当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户籍人口登记信息、居住证复印件、有效的居住证明等。原告是企业的,应当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被告是企业的,应当提交被告的工商登记信息,可以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查询并打印。被告是其他单位的,应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信息,可以在“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平台”查询并打印。
1.现场立案
静安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内配备诉讼文书智能辅助书写系统,提供起诉状等各种文书格式,供当事人进行参考。
2.网上立案
当事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申请网上立案,经法院审查,符合条件的可以立案。该种立案方式较为省时省力。
①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网
②上海一网通办政务平台
登录一网通办网站,进入“诉讼服务”特色专栏,在网上立案模块中进行网上立案申请。
④“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上海)”小程序
⑤随申办APP
打开“随申办市民云”APP,选择“法律咨询”中的“诉讼服务”,在上海移动微法院页面进行网上立案。
3.邮寄立案
当事人还可以通过将诉讼材料邮寄至法院的方式申请立案。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1111号
邮编:200042
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免交诉讼费?
提示:诉讼费用的免交只适用于自然人。
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减交诉讼费?
当事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减交诉讼费用:1.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2.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的;3.社会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站;4.确实需要减交的其他情形。
提示:人民法院准予减交诉讼费用的,减交比例不得低于30%。
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缓交诉讼费?
当事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缓交诉讼费用:1.追索社会保险金、经济补偿金的;2.海上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请求赔偿的;3.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4.确实需要缓交的其他情形。
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书面申请书一份;
3.诉讼费交纳通知书原件;
4.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等有效身份证明。
五种常见民事纠纷的起诉状模板
建议收藏!
一、民间借贷案件(民间借贷纠纷)格式
原告需提供下列证据材料:
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如以原告所在地确定管辖法院的,原告是自然人的,应当提供最新的口卡信息);
2.被告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信息;
3.借条、欠条、合同、银行转账凭证等;
4.原告银行卡开户行和开户账号。
提示:除最后将所有借款的还款金额都记载在一张对账单或承诺书的以外,原则上一张借条(合同)一个案件。
注意事项(以下诉状格式中注意事项相同):
1.除居住证明等需提供原件外,其余证据材料均提供复印件;
2.起诉状用A4纸打印,或黑色水笔填写和签名;
3.一个被告诉状一式两份,两个被告诉状一式三份,以此类推;
4.除有关身份证明之外的其他证据材料复印件与诉状份数一致;
二、离婚案件(离婚纠纷)格式
原告应提供的证据材料:
1.结婚证原件、复印件(若无可至民政部门开具结婚证明);
2.原告身份证复印件;
3.被告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信息;
4.子女出生证明或户籍信息;
5.财产清单、房产证复印件(或公房租赁凭证);
6.原告银行卡开户行和开户账号。
三、交通事故案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格式
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
2.事故认定书;
3.车辆登记信息;
4.肇事者或车主身份证明;
5.肇事车辆保险公司工商登记信息(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后打印);
6.肇事车辆保单;
7.车辆维修发票、被损坏物品发票;
8.医药费发票、病史资料、误工证明、护理费的依据、交通费票据等;
9.鉴定意见书;
10.原告银行卡开户行和开户账号。
提示:请向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或加害人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四、继承案件(继承纠纷)格式
2.被继承人死亡证明及死亡时户籍信息;
3.原被告与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
4.被告户籍信息或身份证明;
5.被继承人名下财产凭证;
6.应穷尽列举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未满80周岁的,还需提供其上一代人的生存或死亡证明;
7.原告银行卡开户行和开户账号。
五、相邻案件(相邻关系纠纷)格式
原告需提供下列证据材料:
2.原告房屋产权证或公房租赁凭证、被告房产信息;
3.违章建筑照片;
4.物业公司出具的整改通知书,或当地居委会主持调解的说明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