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周期与此前几轮上行周期明显不同的趋势是,一二线城市地价上涨速度明显快于实际房价,尤其是在二线城市。由于二线城市供给充足,且受经济下行影响更为严重,认为大多数二线城市的长期房价走势不太可能追随一线城市。
二线土地储备快速增加,一线供给下降
中国前40大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储备土地面积自今年2季度以来快速回升,今年前8个月的土地销售量和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1%和106%。两项指标的同比差距巨大的原因在于地价大幅上升。同时一线城市的土地销售量因供给受限,同比接近腰斩,跌幅达46%。
随着今年二季度以来二线城市土地储备加速,预计从今年四季度开始新项目推盘将会提速;四季度新开盘面积同比增速有望达到40%-50%(年初至今为20%-30%)。
2017年末或现拐点
在以往几轮周期当中,二线城市房价在销售去化率降至80%左右时开始下跌,一线城市下降至90%左右时开始下跌,预计这一情形可能将在2017年末重现。
从房地产投资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达到顶点33%,此后增速不断下滑。以此为界可以将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即1998—2010年的上升周期和2011年以后的下降周期。
因此,《蓝皮书》对于2016年房地产价格走势的判断是,在全面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房地产价格整体上将呈上涨趋势,区域涨幅进一步分化。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在人人喊打的声讨声中仍将持续上涨,上涨幅度将有所减缓;而二线城市房价将全面上涨,涨幅区域性分化明显;三线、四线城市在宽松的政策推动下库存将有所减少,房地产价格跌幅逐渐收窄回稳。
但从较长时期看,如果宏观经济增长继续下滑,房地产价格有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再次出现全面下滑趋势。
看点1:2015,冰火两重天。
目前一线城市和少量二线城市面临补库存难题,本轮房价过快上涨进一步透支居民未来消费能力,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而另一方面,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仍需大力去库存。
全国商品房成交价格总体上是上涨上升,物业类型之间、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房地产库存量比较高,但增速明显下降,商办物业的库存比住宅情况更为严峻。住房租金涨幅比2014年小幅收窄,明显低于住房售价涨幅,但仍高于CPI涨幅。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迷,住宅投资接近零增长。房屋新开工面积全线下降,施工面积小幅增加,仍处于库存去化这样一个时期。
看点2:“深圳速度”,罪在信贷。
2015年,深圳房价上涨近60%,领涨全国。认为,“深圳速度”虽有城市空间有限、产业支撑、居民收入高等基本面支撑,但深究其上涨过程,离不开政策刺激和宽松的住房金融支持。深圳2015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7420亿元,同比增长40%,比北京、上海分别高出1200多亿元和1300多亿元,但是这些住房贷款对应的住房(含保障性住房)总数均未超过京、沪的20%。这表明过于宽松的信贷环境为深圳房价快速上涨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支撑。
看点3:北京楼市,二手为王。
2015年,北京商品房商品房住宅均价仍排名第二、次于深圳,增速也排名第四。由于北京土地稀缺、四环内无地可供,且地王频出,导致2015年二手住宅成交占总成交量的73.6%,创自2004年以来新高,未来趋势依然是上涨状态;二手房还将成为解决中高端住宅购房的需求主力。
看点4:2016,不确定。
分析,(2016年)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在人人喊打的声讨声中持续上涨,涨幅将有所减缓;二线城市房价将全面上涨,涨幅区域性分化明显;三线、四线城市在宽松的政策推动下库存将有所减少,房地产价格跌幅逐渐收窄回稳。在经济结构转型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依然存在较大的风险。
看点5:房产中介,告别“羊毛出在猪身上”。
随着金融行业加强监管,取消首付贷等规定的出台,房地产经济机构将回归交易服务的本质。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寡头化的趋势会在全国范围内逐步的显现,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价值会重新被发现。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信息备案公示制度将会逐步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