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问题分析: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例如,甲在2018年1月1日被乙侵权,甲在2021年1月1日之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损害,那么甲应当在2021年1月1日之前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就超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可能不会支持其诉讼请求。如果在2021年1月1日之后甲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损害,那么甲应当在知道权利受损害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
问题分析:离婚后一方支付孩子抚养费的数额通常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一般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例如,子女患有重大疾病、上学支出较大等情况,可适当增加抚养费数额。同时,抚养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总之,具体的抚养费数额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和确定,以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问题分析: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法定休假日,如春节、国庆节等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劳动者享有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应按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婚丧假期间,劳动者因结婚或处理丧事而请假,用人单位也需支付工资,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包括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等,用人单位同样应支付工资。总之,用人单位在这些特定期间支付工资是法律的明确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确保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不会因工作而遭受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