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遗产继承的顺序

法定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没有留下遗嘱,其个人合法遗产的继承由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分配原则进行遗产继承的一种法律活动。

法定继承是以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姻亲、血缘(含拟制)等一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继承法》第十条明确规定法定在人为“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丧偶的儿媳对公婆、丧偶的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法定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除此之外,还有孙子女、外孙子女、出生时是活体的遗腹子等。”

法定继承人按照什么顺序参加遗产继承

在继承开始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继承人都能同时参加遗产继承,而是依法律规定,有先有后,而是分两个顺序。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得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丧偶的儿媳对公婆和丧偶的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在遗产继承出现下列情况时,适用法定继承:

一、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没有合法遗嘱的情况下;

二、遗嘱的继承人、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遗嘱失去效力的情况下;

三、遗嘱的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

四、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下;

五、遗嘱的受赠人表示放弃赠与的情况下;

六、遗嘱的受赠人丧失受赠权的情况下;

七、遗嘱不合法或因故而全部有效的情况下;

八、遗嘱部分无效情况下无效部分的遗产;

九、未涉及遗产处理的遗嘱,继承人对遗产的处理;

十、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或受赠人不履行遗嘱中的合法义务,被人民法院决定取消继承或受赠权的情况下;

十一、遗嘱中为胎儿保留的特定遗产份额,出生时是死胎,其为胎儿保留的份额适用法定继承。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顺序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顺序是什么? 导读:继承顺序是分为第一继承顺序和第二继承顺序,父母、子女以及配偶是属于第一继承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则是属于第二继承顺序,一般来说,只有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或者是没有时,才会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https://www.64365.com/zs/1063473.aspx
2.2020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2021房产是大部分家庭中*价值的财产,房产继承纠纷常会发生。那么父母房子子女继承新规2020年是什么?2020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规定是什么?接下来小编将带来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2021。 父母房子子女继承新规2020年 2020年父母房子子女继承新规主要是根据《继承法》中的相关规定继承的,具有的房产继承顺序如下: https://m.qizuang.com/baike/24218.html
3.2022年新规定继承人顺序律师普法2、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首先由配偶、孩子和父母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配偶、孩子和父母都不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有遗赠协议和遗嘱的,那么继承顺序为遗赠人、遗嘱顺序、法定顺序。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https://www.110ask.com/tuwen/1748790966162992624.html
4.《民法典》继承新规:这4种财产不能继承!(详解+法条)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 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https://www.yueyang.gov.cn/sfj/58105/58109/content_1814955.html
5.继承法颁布近30年未修改多内容不适应现实需求新闻“这起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继承顺序,这种争议在继承权纠纷案件中相当普遍。若能合理调整配偶和父母在继承中的顺序,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纠纷。”陈昶屹说,“国外继承法规定,父母通常是第二顺序继承人,与子女、孙子女不在同一继承顺序上。而我国继承法,依照尊老的传统习惯,将父母与配偶、子女规定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虽然http://news.cntv.cn/2014/07/23/ARTI14060812045785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