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小冯曾在这家典当行累计当了9只金手镯。由于是清一色的“活当”,陈女士考虑用火烧会破坏手镯,经过目测鉴别,她没有察觉出什么破绽。小冯在典当时和陈女士约定好,一两个月后就拿钱赎回这些镯子,同时声称她最近手头拮据,急等着花钱,情急之下才将家中的金器拿来抵押。双方后达成了协议,小冯留下这些金器,也借走了8万余元。
眼看对方没有来赎回镯子的意思,陈女士有些慌了。她又催促小冯,“再不来的话,我就把手镯卖给厂家了,让他们把东西回收。”一听这话,小冯建议:“你就卖给个人吧,卖给厂家价格便宜,不划算。”应陈女士要求,小冯还发来了所谓的某珠宝店的销售发票。
9只金镯子都是假的
典当行吃熟人亏马失前蹄
去年7月左右,小冯先后几次来到典当行,共抵押了9只黄金手镯。第一次来到店里,小冯拿出两只手镯,声称资金周转困难,抵押后一个月内就能赎回。此前小冯也曾光顾这家典当行,和陈女士有过业务往来。鉴于大家都是熟人,陈女士仅凭肉眼查看了手镯,便爽快收下了。
半个月后,小冯又来了,这次她拿出两只手镯继续进行抵押。后来,小冯接连来过三趟,当了5只手镯。小冯共计典当了9只手镯,款式几乎如出一辙。“手镯押在我这,她便借走了8万多元。”陈女士回忆,这些手镯款式很像,自己一开始有些怀疑,但考虑到大家都认识,再加上小冯提出很快就来赎回,因此也不好采用技术手段辨别真伪。
警方揪出骗子
她为筹钱踏上诈骗之路
经专业鉴定机构鉴定,小冯典当的9只“金”镯和手链含金量均是零。警方接到报案后,根据陈女士提供的信息,迅速将居住在当地某小区的小冯捉拿归案。
经查,小冯手机中的消费记录显示,她是在网上用几十元至一百元左右的价格购买的这些“金”镯。在铁证面前,小冯的心理防线逐渐崩塌,她交代,“因为之前在这家典当行当过真的金子,所以打算用假黄金蒙混过关。”
仅凭双方是熟人的关系还不够,小冯供述称,她发现典当行有个行规,即顾客提出“只抵押、不售卖”的要求后,店家一般不会破坏,称重后大体相当就能成交。就这样,年纪轻轻的小冯找到了生财之道,从陈女士手中骗取了8万余元。这些钱都去哪了?民警询问得知,部分钱被小冯借给了朋友,剩下的一些钱被其挥霍一空。
记者了解到,警方已将该案移交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以涉嫌诈骗罪对冯某提起公诉。“冯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她的行为触犯了刑法。”高邮市公安局珠湖派出所民警表示,小冯为筹钱踏上了诈骗之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小冯滑向犯罪深渊,与其贪恋钱财,妄图不劳而获有关。“年轻人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任何人想要通过非法手段骗取钱财,都难逃法律制裁。”民警表示。(文中涉案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