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提前还贷后悔了吗”冲上热搜榜,引发了大家的讨论。随着存量房贷利率集中调降和房贷重定价周期开启,很多借款人的存量房贷利率降幅明显,在50个BP—100个BP之间。而继10月底11月初后,多个城市相继上调房贷利率后,本月初,又有城市再度上调新增房贷利率。本报记者上周也报道过常州等城市首套房房贷利率重回“3时代”的新闻。因此,下降后的存量房贷利率和上调后的新增房贷利率差距进一步缩小。
提前还贷是“还了个寂寞”吗?
“无债一身轻”的心理感觉无价
记者了解到,类似王先生这样想法的市民还有很多。今年4月,居民的CPR(居民早偿率指数)达到37%的历史高位。也就是说,10个人里面有近4个人提前还贷。截至202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7万亿元,同比下降1.6%。而央行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56万亿元,同比下降2.3%。换言之,从去年末到今年9月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又减少了6100亿元。
事实上,提前还贷并非是近年新有的现象,上一波提前还贷潮发生于2016-2017年之间。后来,随着房地产逐渐回暖,按揭贷款利率逐渐上行,才告一段落。
长期国债利率破2%,投资理财渠道收窄
面对明年1月1日之后,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为3.3%的事实,王先生并不觉得“亏”。毕竟,目前市面上不仅难有年化收益5%以上的保本产品,连年化收益3%及以上的产品也“芳踪难觅”。
12月2日早盘,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其中,10年期国债品种收益率破2%,创2002年4月以来新低。当天,各期限存单利率也出现大幅下行,幅度在10BP以上,部分期限品种降幅高达20BP,创近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今年10月18日,国有大型银行率先开启了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的步伐,随后,股份制银行以及地方性商业银行陆续跟进。11月以来,新一轮“降息潮”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又有多家银行宣布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11月15日,微众银行、江西裕民银行、新网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四家民营银行发布公告,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截至发稿,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重庆富民银行、武汉众邦银行、江苏苏商银行等民营银行也跟进了本轮存款“降息”的进程。
有业内人士指出,提前还贷的群体确实减少了利息支出。如果要说“亏”,最大可能“亏”的是机会成本。对于普通人来说,手里有钱大致会去存银行、买理财、或者炒股买黄金等。但很多人并不具备投资理财的能力,对金融认知也不全面,很容易踩坑。同时,理财产品不保本、股市风险大、存款利率低,还不如“无脑”提前还贷,稳赚不赔。
与其提前还贷,不如手握现金
当然,对于“艺高人胆大”、投资经验丰富的群体,确实没必要提前还贷。手里有现金,才能随时捕捉机会。譬如,10月份,股市回暖、某些城市房价企稳,如果手里有钱,就能瞬间“抄底”或买到性价比高的“筹码”。股民张先生说:“资本市场机会转瞬即逝。很多时候都是几天赚几年的钱。当机会来临时,资金体量就很重要。如果钱都拿去提前还贷了,等东拼西凑准备好了资金买入,‘牛尾巴’都过河了。”
由于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增房贷利率的息差进一步缩小,目前,CPR整体呈下降趋势。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CPR指数已经降至12.4%,无限接近2020年的历史最低值。同时,虽然各大银行财报数据显示房贷余额减少,但减少的速度已经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