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仅是春意盎然,甚至已经提前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各地城市都纷纷动手了,严查经营贷、消费贷等进入楼市,官方调控政策指向了信贷和货币。可以有人不明白,消费贷到底是如何进入楼市的,如今银行是怎么查出来,个人通过消费贷进行房屋购买的呢?
一、什么是消费贷?消费贷进入楼市的情况怎么样?
说到贷款,很多老铁的第一反应都是“住房贷款”,以为只有买房子的时候才需要贷款。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还是能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进行贷款,比如教育、旅游、装修、买家电、甚至结婚等都可以贷款,这些都算个人消费贷款。
不过,当在严控房贷额度和上调房贷利率的背景下,消费贷就会变得异常疯狂,那简直是爆发性增长,这是因为消费性贷款申报限制较少,也就成为贷款资金违规的重要出口。
那么,这些钱究竟有多少流入了房地产领域?根据一份《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流入楼市现象研究》报告显示,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二、按规定消费贷是不能流入房地产的,可是为何仍然屡禁不止呢?
大家都知道,当前国家推行政策是住房不炒,为了防止炒房客各种融资拿来买房,所以国家已经禁止银行资金流入房市,那自然就会对消费贷资金流向严查,现在如果发现你征信有显示最近办理过消费贷,按揭往往都是会受阻的。
按照规定,信贷和消费贷是不能流入房地产的,但总是也有一些银行打了擦边球,也就是部分“不上征信信贷”还可以用于首付的,而且这种现象总是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呢?
也就是说,这个市场有需求,就仍有大量不符合银行资质的人需要资金周转。比如一对男女朋友合伙买房,女朋友用房产做抵押,贷出了钱让男朋友做首付买(银行查不出贷后用途),这样一来,杠杆就非常高了,要还A房房贷+B房首付贷+B房房贷……
这部分原因,说到底是资金进入楼市的动力还在。
大家都知道,银行本身有放贷考核指标,所以对很多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银行来说,消费贷款利率普遍高于房贷,这让银行更有积极性,也导致不少信贷员在明知客户申请消费贷是为了买房的情况下,选择视而不见。
这主要是因为中介可以从中提取高额手续费,而且不仅是中介,甚至开发商也在帮忙垫资。曾经有报道显示,环北京区域一个名为孔雀城的楼盘,购房者只支付首付的一部分,由开发商垫付另外的首付余款,以此达到银行的首付规定后办理银行按揭贷款。
三、最后谈谈,一般银行是怎么查出个人通过消费贷进行房屋购买的?
上面所说的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目前很多银行可能都存在,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在现实当中很多资金违规进入楼市,其实都是房产中介帮客户包装的。
对这些隐瞒实际贷款用途的客户来说,银行有时候确实比较难查,但也并不代表没有办法查,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银行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监测客户资金流向:
贷后管理其实包括到实地调查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比如你当初申请贷款,用途是购买原材料,那么到企业查看,如果这笔原材料不存在就有疑问了。
再比如某一个个人客户申请了一笔消费贷款用于房子装修,但上门调查发现这个房子根本就不存在装修的情况,那这笔钱就存在可疑情况。
总之,产业发展是需要资源投入的,一是资本用于投资,如果钱都被房地产吸走了,拿什么资金助推产业升级;二是人们要敢于消费,如何才能敢于消费?房贷没那么重就敢于消费了,即使有消费贷也不能拿去买房,大家都不消费,谈什么升级呢!